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649002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学生姓名:余璐 准考证号:222610190002初中语文专业摘要:留守儿童在农村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留守儿童问题主要归结于生活和心理问题。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对来自江西和河南的916名(470名非留守儿童,446名留守儿童)四-九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父母不在生身边,造成亲情缺失、然后就是学校的关心度不够、最后是社会的不理解,社会各界的关注不足。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就必须要获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支持,需要一起

2、寻求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日常生活 心理 家庭 学校 社会前言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14岁(含)以下儿童总量为2.22亿,占总人数的16.6%。全国留守儿童数量为5800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已超过2000万人。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中劳动力外流家庭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的规模将不断扩大,这种形势随着地域经济、文化水平差异的不断拉大,将呈继续增加的趋势。这也就意味着当今社会留守儿童会越来越多,这也将会对社会有越来越多的危害,因为他们存在的一些问题会导致他们误入歧途,自然的对社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一、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 (一)、留守儿童的

3、现状分析在家庭生活中,由于留守儿童本身的特殊性,即他们是在单亲、或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是其他人的陪伴下成长,所以他们所在的家庭单位是不完整的。相比同龄的孩子,他们在家庭生活中缺少父爱、母爱或者都缺少,造成他们长时间缺乏亲情关爱。而且监护人大多数是老人,文化程度不高,监护意识薄弱,他们往往认为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事情则孩子学校的事了。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孩子则成了绝对的自由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当孩子们遇到一些身心困惑或面临抉择而矛盾的时候,不能从心理上开导孩子,难以对孩子们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这也让他们在身心成长的过程中缺少了一个具体的

4、、趋于完善的成人模板,容易受不良诱导,不利于他们性格的健康成型。在学校生活中,一方面留守儿童通过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性格相似的孩子容易成为好朋友,在纯真友谊磨合的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纠正对方的缺点。是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另外一方面留守儿童在学校也会遇到成长上的问题,针对留守儿童在校期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学校在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时,常需要与监护人协商、共同探讨,但由于监护人本身素质不太高,监护人不会引起重视。在他们的固有思维里,认为把孩子放在学校以后,一切都是学校的事情,而且把孩子的成长问题归结为孩子个人因素,学校在教育留守儿童上往往是有心无力,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孩子的学习兴趣下降,成绩自然下滑

5、,生活陋习得不到纠正。学校得不到监护人的支持后,在对待留守儿童的态度上开始冷淡下来,最后甚至不闻不问,放任留守儿童的非正常成长。造成留守儿童不信任学校,厌学。一方面归结于监护人本身素质和观念的局限性,一方面也是由于教师没有高度的责任感,没有继续努力设法获得监护人,还有社会的支持去教育、关心留守儿童。同时在农村有些老人家的观念是认为读书没什么用,所以留守孩子们在学习方面的一些问题,他们也不会有太多的关注,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其学校的教育也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现在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6、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加之“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在社会生活中,和同龄人相比,留守儿童在周末一般都不能够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进行适当的娱乐活动,监护人一般也只能满足孩子们的温饱问题,一般不会过多的去关心孩子心里的想法。而且留守儿童所在的家庭,一般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当其他孩子休息或者参加补习班巩固知识的时候,留守儿童不得不分担家里的一部分家务

7、活,甚至是繁重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孩子与社会亲密接触的机会,使得孩子不知道如何以一种正确的姿态在社会生活中交往,并且使孩子的童年记忆被繁重的家务劳动充斥着。总之,相对的,留守儿童接触正确的社会生活机会少,这让孩子们在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缺失,造成性格孤僻,产生厌恶社会的情绪。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工业发展快,而忽视了农业发展,致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其次,社会教育制度不够完善,使得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性行不良少年,他们整天游手好闲,拉帮结派,偷摸拐骗,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

8、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最终误入歧途。再次,因有关部门缺乏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致使众多未成年“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干劲不足等不良的学习心态,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电玩等等,不能自拔。(二)、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分析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处在性格成型的时期,虽然具有了独立意识,但毕竟经历不够、能力不足,还是有很多事情是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还是会有很多的心理困惑,对父母还具有很强的依附性。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思念父母,感到孤独、对学校和社会失望、得不到理解,遭人歧视,甚至为今后的生活着急等等。这显然不是一个儿童无忧无虑的童年的主旋律。在这种超负荷的压力下,留守儿

9、童的心理压力必然是很大的。由于留守孩子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该要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独等不同的情形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课余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没有上进心。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2)自尊心过强、内心比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3)对父母产生元和情绪,认为父母为了挣钱而

10、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不理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远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又因农村环境的特殊性,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或者同学之间拉帮结派,与社会上的问题青年纠合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罪恶的深渊。调查发现,13%的留守儿童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5%的人有过偷人钱物、破坏公

11、物、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2据统计,历年刑事犯罪中有近20%的青少年为这类孩子。留守儿童正处于树立理想、认识人生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上的帮助,他们极易产生人生观、价值观念上的偏离,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三、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家庭生活方面 首先父母亲情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元素,这就要求父母亲双方在能力所及的条件下保持和孩子的联系,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经常沟通消除孩子心理方面的困惑,正确引导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父母在家的检查作业、参加家长会等对孩子最基本的学习监督职责都无人担当。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本

12、来较差,在缺乏必要的鼓励和督导,甚至失去监督后,就没有学习压力和动力,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自然难以上进。其次监护人在不能过分的要求孩子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且应该保证孩子通,共的基本生活所需,但是也绝对不能有溺爱倾向,多向学校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从实际生活上关心孩子的成长;最后是留守儿童本身,遇事要大胆的跟爸妈、监护人和教师沟通,消除困惑,减少自卑心理、多参加集体活动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成长。(二)、学校教育方面学校是孩子的第二父母,孩子的性格和成长与学校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感觉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太少,学习压力大。这就要求学校对于留守儿童,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

13、关怀心。首先学校可以成立“自立组织”,并鼓励留守儿童参加,让他们按能力担任一定的组织职位,在互相交往,参加一些组织活动,有利于培养留守儿童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一定的自立能力,对事情有一定的把握能力;其次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密切注视孩子们在校生活行为,正确的加以引导,不良的加以纠正,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最后学校通过开展定期的“学生、家长、老师交流会”与监护人之间的沟通探讨解决的办法,获得监护人的支持。学校课余开展围绕反映留守儿童家庭的班会,引导学生形成关于父母外出打工现象的正确认识;也可以邀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父母参与班会,通过他们打工经历的讲述,和打工者与学生间的直接交流

14、,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三)、社会生活方面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留守儿童的保护和关心。具体的表现为是否可设法让孩子们到父母亲工作的地方上学、是否可以降低留守儿童的入学费用,对孩子们的学习环境进行改善等等;其次是社会各界、各部门要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意识这个社会性问题,摒弃对留守儿童的歧视心理,从实际行动关心留守儿童,对身边的留守儿童家庭实行帮扶办法。(四)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首先需要父母亲经常和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想法,进行开导;其次是学校老师要真心走进孩子的心里去,好比师生结对子一样,真心实意的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在校的日常

15、行为规范,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最后社会方面要营造相对宽松、友好的氛围,公平的看待每一个孩子。家长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一方面,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动态的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上,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是单纯的,只要心里装

16、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其次,父母或监护人应该多关注孩子,监护人最好是比较有文化、有责任感、能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既不要娇惯孩子,也不要让子女干过多的家务、农活,保证子女充分的学习时间。如是祖辈监护,一定要嘱咐其对孙辈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监护人需要具有一定的素质,能够及时的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对他们细心的观察与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如果监护人没有能力的话,可以请家教,那样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也会让他们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对生活充满热爱,并且有上进心。四、总结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农村发展在社会主义转型时期的产物,因为城乡经济、文化的差异,大量的农村中劳力将孩子留在农村老家,到城市中打工。造成大量的留守儿童主要出现在农村。因为缺少父爱、母爱;监护人监护意识薄弱;学校关心较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