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624038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大学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授课专业各法学院法学专业年级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必修课校级公共课( );基本或专业基本课( );专业课( )选修课限选课( );任选课( )教学目的通过系统、进一步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可以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就业能力。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考核方式考试( );考察(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34学分数学时分派课堂讲授 28 学时;实践课 6 学时教材名称劳动法学作 者郭婕、刘俊等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指定参照书劳动法学作者王全兴出版社及出版时间法律出版社,。授课教师李雄职 称讲师单 位民商

2、法学院授学时间-第1学期注:表中( )选项请打“”。X大学教案周 次第 1 周,第 1 次课编写时间章节名称第一章第一节:劳动法概述劳动法调节对象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实践课( )教学时数时间分派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劳动关系的概念及其内涵。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具有法律规定性。实现劳动过程在抽象意义上是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互换过程,在具体意义上是劳动力与劳动报酬的互换过程。劳动过程强调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以及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人身依附属性。、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概念及其内涵。教学难点:1、劳动关系与

3、非劳动关系的辨别。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强调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其体现的本质是实现劳动过程,即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互换过程。与劳动关系相辨别的其他社会关系(例如承揽关系)不具有实现劳动过程的本质特性,而强调劳动成果的实现。2、对的理解并辨别劳动法的调节对象。劳动法有两类调节对象,一是劳动关系,二是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内涵和本质已经阐明。着重把握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其要么是劳动关系的发生前提,要么是劳动关系的必然成果,或者是劳动关系的附随关系。1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展1、通过典型案例,协助学生深化对劳动法调节

4、对象的结识,提高其对劳动关系本质的把握能力。例如,辨别在招聘过程中所发生关系的性质,其与劳动关系有什么区别;在劳动者退休后其与原用人单位之间所发生的关系的性质,其与劳动关系有什么区别。2、结合劳动法发展需要以及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等背景,进一步理解劳动关系的内涵与外延的变化及其发展。1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措施状况及教学仪器设备)重要是研究式教学,并采用案例分析、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措施。师生活动设计通过案例实现师生互动。案例:中国银行成都分行招聘职工时而发生纠纷。重要问题:在招聘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否是劳动关系?思考题或作 业1、什么是劳动关系?2、如何辨别劳动关系、

5、劳务关系及雇佣关系、承揽关系?XX大学教案周 次第 周,第 次课编写时间章节名称第一、四章:劳动法地位、性质;劳动法律关系概述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时间分派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劳动法的地位和作用。劳动法有其特殊的调节对象、价值目的、法律原则和责任体系等,劳动法是一门独立于私法和公法的新型法学。同步,结合解说劳动法与民法、经济法等部门法的关系及其演变过程,进一步理解劳动法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劳动法的性质。劳动法是典型的社会法。社会法在观念上已经得到国内政府的承认,社会法是国内法律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但对其自身内涵及本质的结识尚未得以广泛的讨论并达到一

6、致。劳动法在其特殊的调节对象、法律原则、价值观念、制度体系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与社会法具有一致性,劳动法是典型的社会法。3、劳动法律关系概述。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性。教学难点:劳动法的性质。劳动法在老式观念中属于私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劳动法所承载的功能不断发生变化,劳动法以保护劳动者利益为最高使命,有其独特的法律原则和责任体系等,劳动法是典型的社会法。1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展1、劳动法的发展历史与展望;2、进一步分析劳动法特殊的地位和社会法本质。1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措施状况及教学仪器设备)重要是研究式教学,并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措施。师生活动设计通过问答实现

7、师生互动。例如,如何结识劳动法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劳动法与民法、经济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劳动法是典型的社会法?思考题或作 业1、劳动法特殊地位的重要体既有哪些? 2、如何理解劳动法是典型的社会法?X大学教案周 次第 3 周,第 次课编写时间章节名称第四章:劳动法律关系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实践课( )教学时数时间分派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劳动法中的劳动者具有四要素,用人单位有其法律规定性。劳动法中的劳动者具有劳动年龄、劳动行为能力、劳动意愿以及通过劳动获取劳动报酬维持个人及其赡养家庭成员等四个要素。劳动法中的用人单位必须符合劳动法第二条的规定。2、劳动法

8、律关系的内容重要体现为劳、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劳动法第1条的规定。需要指出的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即劳、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同于一般民事权利与义务,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由于,劳动法的社会法本质决定了劳动权利与义务在很大限度上排除了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3、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特殊性。着重理解劳动行为的不可返还性及其在劳动法律责任体系中特殊的地位。教学难点:劳动法中的主体与现实的差别,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精确界定是对的合用劳动法的基本前提。劳动行为具有不可返还性,并决定了劳动法律责任的特殊性。1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展、举例阐明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与一般民事主体的辨别。例如,家庭保姆与雇主与否属于劳动法

9、中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法全球化视野下,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已有所松动和突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自身面临分化和重构。这种变化和发展对劳动法的调节对象和任务提出了新的挑战。1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措施状况及教学仪器设备)重要是研究式教学,并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措施。师生活动设计通过问答实现师生互动。例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践中的理解与辨别;结合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如何具体判断劳动法应当调节的主体范畴?劳、资双方商定的劳动权利与义务与劳动法的规定有什么关系,如何解决其间的冲突?思考题或作 业、什么是劳动者? 2、用人单位的法定形式有哪些?XX大学教案周 次第 4

10、周,第 次课编写时间章节名称第六章:增进就业制度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时间分派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增进就业制度概述。劳动就业的概念与特性。劳动就业具有经济性、社会性和政治性。国内劳动就业立法。政府在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2、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国内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问题。劳动力市场在增进就业中的特殊地位。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趋势。3、就业保障与就业服务。特殊群体的就业保障。国内就业服务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就业服务体系的改革。大学生就业观念、就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1、就业的经济性、社会性和政治性。在国内,就业的经济性和政治性受到

11、极大的注重和鼓舞,这与国内老式的经济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就业的社会性受到极大的冷漠与忽视。所谓就业的社会性,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国家通过保障个人的就业权利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和公平分派。就业的社会性不仅强调个人的就业权利,也强调就业对社会发展的增进作用,把个人的就业权利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劳动力市场在增进劳动就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国内,什么样的劳动力市场最可以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这是改革的一种“硬核”。同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完善和发展又与经济、政治和法律等密切有关,需要系统改革,配套进行。1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展1、国内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制度建构。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必须

12、结合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充足考虑国内特殊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劳动力市场改革的中心任务。2、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有关制度。重要涉及:灵活的用人制度,富有弹性的就业制度,无障碍的劳动力流动机制,趋同的工资制度,健全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的法律制度,等。1本单元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措施状况及教学仪器设备)重要是研究式教学,并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措施。师生活动设计通过问答实现师生互动。例如,如何结识就业的“三性”?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基本目的是什么?国内劳动力市场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哪些?思考题或作 业、劳动就业的性质。 、国内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基本目的和制度建

13、设。X大学教案周 次第 周,第5次课编写时间章节名称第七章:劳动合同(一)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实践课( )教学时数2时间分派授课要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劳动合同的概念。劳动合同的本质是劳动行为的给付。老式的劳动合同概念需要重新建构,实现从劳动合同的“书面化”到“劳动行为”的质的转变。2、国内劳动合同制度的历史与现状。劳动合同制度在增进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劳动合同制度改革的基本评价。劳动合同法(草案)的有关内容。3、劳动合同的分类。劳动合同按照不同的原则有不同的分类。着重理解借用劳动合同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劳动合同的法定分类及其具体规定。理解定期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互

14、相关系,各自在调节劳动关系、增进就业和劳动权保障等方面不同的作用机制。教学难点:、劳动合同的概念。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建立劳动法律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合同。根据国内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触发机制,但劳动合同又不等于劳动关系。由于,劳动关系一旦建立,劳、资双方需要基于平等和协商对劳动权利与义务进行调节,实现双方各自的利益。2、劳动合同制度在增进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劳动合同一方面是劳动用工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劳动合同对稳定劳动关系、建立和谐社会等具有积极作用。核心问题是,如何对的评估劳动合同在就业增进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继续进一步探讨。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国内劳动合同制度改革的基本评价及发展方向。劳动合同制度改革已有0余年的历史,发挥积极的历史作用。但从劳动合同签订状况来看,劳动合同无论在签订率上还是在其内容上,都存在某些突出的问题。同步,劳动合同立法应当如何面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