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学总论复习题1.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59536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原学总论复习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病原学总论复习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病原学总论复习题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病原学总论复习题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病原学总论复习题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原学总论复习题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学总论复习题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病原生物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细胞器较发达的微生物是( B )A、链球菌 B、真菌 C、放线菌 D、衣原体 E、支原体2下列哪种消毒灭菌方式不合适( E )A、空气紫外线 B、牛奶巴氏消毒法 C、接种环烧灼法D、皮肤碘酒 E、血清高压蒸气灭菌法3正常微生物是指( E )A、无侵袭力的细菌 B、不产生毒素的细菌 C、健康人的致病菌D、健康带菌者所携带的细菌 E、在人体内长期存在的有益或无害的细菌4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特征的是( C )A、有细胞壁 B、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C、无典型细胞核结构D、细胞器较发达 E、有质粒5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C )A、支原体 B、衣原体 C、病毒

2、D、细菌 E、真菌6寄生现象是( B )A、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受害B、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得利,另一方受害C、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受益D、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既受害又受益E、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而另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二、填空题1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 病原体 、 宿主免疫力 、 环境 。三、问答题1何谓正常微生物?简述其主要生理作用。2试比较真核、原核、非细胞型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点。3简述“生物安全”包含的四重含义。第七章 医学病毒一、单项选择题1构成病毒核心的化学成分是( E )A、磷壁酸 B、蛋白质 C、类脂 D、肽聚糖 E、核酸2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D )

3、A、二分裂 B、原体、始体 C、芽生 D、复制 E、菌丝、孢子3病毒增殖周期环节中不存在( D )A、吸附与穿入 B、脱壳 C、衣壳合成 D、孢子形成与释放 E、核酸复制4病毒的遗传信息从RNA转移到DNA的过程称为( B )A、转导作用 B、逆转录 C、转化 D、翻译 E、重组5下列哪种蛋白属于病毒的早期蛋白( C )A、包膜子粒 B、核蛋白 C、DNA多聚酶 D、壳粒 E、基质蛋白6下列哪种肝炎病毒为缺陷病毒( D )A、HAV B、HBV C、HCV D、HDV E、HEV7一种病毒所产生的衣壳或包膜包在另一种病毒基因组外,这种变异称之为( D )A、突变B、基因重组 C、加强作用 D、

4、表型混合 E、互补作用8下列病毒吸附蛋白与病毒受体组合错误的是( E )A、HIV-CD4分子 B、EBV-CD21分子 C、鼻病毒-CD54分子 D、单纯疱疹病毒-硫酸乙酰肝素 E、脊髓灰质炎病毒- CXCR49缺陷病毒指的是( E )A、表面缺少刺突的病毒 B、缺少胞膜的病毒 C、缺少衣壳的病毒D、缺少某些酶的病毒 E、基因组缺损不能复制的病毒10干扰素抑制病毒增殖的作用机理是(E )A、直接干扰病毒的mRNA转译 B、阻止病毒进入易感细胞 C、直接抑制病毒DNA的转录 D、阻碍病毒吸附于细胞膜上E、诱导宿主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11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 )A、DNA B、RNA C、DNA

5、和RNA D、DNA或RNA E、蛋白质12病毒变异的类型不包括( E )A、突变 B、重组 C、重配 D、表型混合 E、减数分裂13干扰素主要作用于病毒复制的哪一阶段( D )A、吸附 B、穿入 C、脱壳 D、生物合成 E、装配与释放14下列哪种方式不适用病毒培养( D )A、传代细胞培养 B、组织培养 C、动物接种 D、人工合成培养基E、鸡胚培养二、填空题1根据病毒壳粒数量和排列方式的不同,病毒形态可呈现 20面立体对称型 、 螺旋对称型 、 复合对称型 。2病毒的释放有 宿主细胞裂解 和 出芽 。3病毒变异的主要机制是 基因突变 、 基因重组 以及 非重组变异 。4病毒的非重组变异包括

6、互补作用 、 表型混合 。三、问答题1、简述病毒包膜的来源,及其生物学意义。2、简述病毒复制过程的主要环节。3、持续性病毒感染的形成原因。第八章 医学细菌一、单项选择题1细菌细胞壁的最基本成分是( D )A、脂多糖 B、脂蛋白 C、磷壁酸 D、肽聚糖 E、RNA2芽胞决定了细菌的哪一种特性( D )A、抗吞噬 B、细菌在体内的扩散能力 C、细菌的产毒性D、细菌的耐热性 E、细菌对上皮细胞的黏附性3鞭毛主要( C )A、与细菌的抵抗力有关 B、与细菌的分裂繁殖有关 C、与细菌的动力有关D、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 E、与细菌的耐药性有关4性菌毛的功能是( D )A、抗吞噬作用 B、有助于细菌黏附于黏膜

7、表面 C、与细菌运动有关D、能在细菌间传递质粒 E、使细菌进行二分裂繁殖5细菌质粒( C )A、化学性质是RNA B、一般含有500-1000基因 C、可在细菌间转移 D、属细菌的特殊构造 E、不能自主复制6携带-棒状杆菌噬菌体后,不产毒的白喉棒状杆菌便可形成毒素的现象称为( D )A、转导 B、转化 C、接合 D、溶原性转换 E、原生质体融合7溶原性细菌是指(A )A、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B、带有R质粒的细菌 C、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 D、带有F质粒的细菌 E、带有Col质粒的细菌8革兰氏染色的步骤是( A )A、结晶紫-碘液-酒精-复红 B、复红-碘液-酒精-结晶紫C、结晶紫-酒精-碘液-

8、复红 D、复红-酒精-碘液-结晶紫E、结晶紫-复红-酒精-碘液9细菌革兰氏染色不同是由于( C )A、细胞核结构不同 B、细胞膜结构不同 C、细胞壁结构不同D、中介体的有无 E、胞浆颗粒的有无或不同10支原体的结构特点之一是缺乏( A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核质 D、细胞质 E、脂质11肉眼直接观察细菌有无动力常选用( A )A、半固体培养基 B、液体培养基 C、固体斜面培养基D、固体平板培养基 E、选择培养基12关于革兰阳性菌的叙述错误的是(E )A、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B、细胞壁较革兰阴性菌厚 C、含有大量磷壁酸 D、胞内具有高渗透压 E、肽聚糖的外层还有外膜13在细菌生长曲

9、线中菌数增加最快的是( B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全部生长过程14受菌直接摄取供菌游离DNA片段而导致性状变异称为( A )A、转化 B、转导 C、接合溶原性转化 D、溶原性转化 E、接合15雄性菌是指( A )A、带有F质粒的细菌 B、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C、带有R质粒的细菌 D、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 E、带有Col质粒的细菌二、填空题1、细菌的特殊结构有 、 、 和 。2、经革兰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是 菌,被染成红色的是 菌。3、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 、 和 。三、问答题1、列表比较G+与G-菌细胞壁的差异。2简述细菌遗传变异发生的主要形式与作用机制。

10、 3、简述细菌致病岛的概念、结构特点与生物学意义。4、何谓溶原性噬菌体?其生物学意义如何?第九章 医学真菌一、单项选择题1不符合真菌培养特点的是( )A、营养要求不高 B、生长温度较低 C、pH要求偏低D、生长速度较快 E、菌落较大2关于真菌菌丝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菌丝为管状、中空结构 B、多个细胞组成的菌丝称有隔菌丝 C、气生菌丝可产生孢子 D、无繁殖能力 E、有助于真菌的鉴别3培养真菌最常用的一种培养基是( )A、普通琼脂培养基 B、血琼脂培养基 C、沙保培养基D、罗氏培养基 E、玉米粉培养基4与细菌的芽胞生物学意义相同的是( )A、接合孢子 B、游动孢子 C、分生孢子 D、芽孢子

11、E、厚垣孢子二、填空题1真菌的营养体分 和 _ 两种。2真菌的菌落形态可分为 、 、 。 第十章 医学寄生虫一、单项选择题1吸虫纲的形态特征不包括( )A、成虫背腹扁平 B、外形呈叶状 C、具有口、腹吸盘D、消化系统有口有肛 E、除血吸虫外多为雌雄同体2吸虫的终宿主一般多为( )A、淡水螺类 B、人或哺乳动物 C、水生植物 D、禽类 E、鱼类3非消除性免疫是指( )A、能够消除寄生虫,不能抵抗再感染 B、不能够消除寄生虫,能够部分抵抗再感染C、不能够消除寄生虫,不能抵抗再感染 D、不能够消除寄生虫,能够抵抗再感染E、能够消除寄生虫,能够抵抗再感染4寄生虫的终宿主定义是( )A、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的宿主 B、幼虫期或有性生殖阶段的宿主C、成虫期或有性生殖阶段的宿主 D、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的宿主E、成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的宿主5人体寄生虫一般分为( )A、吸虫、绦虫、线虫 B、吸虫、绦虫、原虫 C、原虫、线虫、节肢动物D、原虫、蠕虫、节肢动物 E、蠕虫、吸虫、节肢动物二、填空题1完全变态昆虫的发育过程为 、 、 、 。2寄生虫的传播方式有 、 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