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设备学大纲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528695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设备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麻醉设备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麻醉设备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麻醉设备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麻醉设备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醉设备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设备学大纲(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医学院麻醉设备学教学大纲Anesthetic Facilities课程代码:编写单位:内蒙古医学院临床学院麻醉学教研室执笔人:审核人:编写时间(四号宋体)二OO五年十月教务处印制年月日课程中文名称麻醉设备学课程英文名称Anesthetic Facilities课程性质考查课适用专业麻醉本科班先修课程解剖、药理、生理并修课程妇产科、内科、疼痛治疗总学时36总学分使用教材麻醉设备学参考书目25部1郑方主编.麻醉设备学第一版 2赵俊,刘俊杰.现代麻醉学第二版 3谢荣.麻醉学第二版3 Miller. Anesthesiology 5th教学方式讲授和见习考核方式闭卷考试课程概述(课程的意义,教学

2、目标,内容简介等)麻醉设备学是麻醉学与理工科学相渗透、交叉的边缘性的应用学科,归属于麻醉医 学中的基础学科类。它的内容包括麻醉设备、监测仪器的结构、原理、功能及应用。麻醉设备学是麻醉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好麻醉设备学有下面几点重要意 义:1物理学知识是深入了解呼吸、循环与麻醉不可缺少的基础。2现代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临床麻醉工作提供了许多新的设备和仪器。3通气机是重症监测治疗的重要 工具。4仪器监测是保证麻醉安全的必要手段。5人工气道管理器械必不可少。6监 测吸入麻药浓度、血药浓度、对保证患者安全,了解药代动力学有重要作用。7计算 机在脑电监测方面的应用。注:以上表格字体均为五号宋体,表格

3、中所要填写的内容均为五号楷体学时分配表章次章名学时备注绪论0.5讲授二麻醉物理基础知识3.5讲授三人工气道管理器械不讲(临床麻醉学讲授)四麻醉机6讲授四麻醉机见习2见习五麻醉蒸发器6讲授六通气机6讲授六通气机见习2见习七麻醉监测和测量仪器4讲授八麻醉设备的保养、校验和消毒4讲授八麻醉设备的保养、校验和消毒见习2见习总学时合计36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标与要求熟悉:1麻醉设备学的研究对象了解:1学习麻醉设备学的重要意义2学习麻醉设备学的方法教学时数 (0.5)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一、麻醉设备学的研究对象二、学习麻醉设备学的重要意义三、学习麻醉设备学的方法第二章 物理基础知识教学目标

4、与要求掌握:1掌握混合气体的压强、气体的弥散、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和分配系数的概念2. 掌握气化的概念、方式(蒸发和沸腾)及其意义3. 掌握饱和蒸气压、汽化热、湿度及液化的概念4. 掌握层流和湍流的概念及区别熟悉:1熟悉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范德瓦尔斯方程和安德鲁斯实验的实质内容2熟悉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的实质内容了解:1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范德瓦尔斯方程和安德鲁斯实验的实际应用2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的实际应用重点与难点1.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范德瓦尔斯方程和安德鲁斯实验2. 气化的概念、方式(蒸发和沸腾)及其意义3. 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的实质内容4. 饱和蒸气压、汽化热、湿度及液化的

5、概念教学时数 (3.5)教学内容第一节 气体定律一、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二、范德瓦尔斯方程三、安德鲁斯实验四、混合气体的压强五、气体的弥散六、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和分配系数第二节 物态的变化一、气化(一)蒸发(二)沸腾(三)饱和蒸气压二、液化三、湿度第三节流体的运动一、连续性方程二、伯努利方程(一)空吸作用(二)皮托管三、层流四、湍流五、射流的附壁效应练习题1、气化的概念、方式、意义及影像因素2、混合气体的压强、气体的弥散、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和分配系数的概念3、饱和蒸气压、汽化热、湿度及液化的概念4、层流和湍流的概念及区别第四章麻醉机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麻醉机的结构及分类;2 麻醉通气系统

6、。熟悉:1供气装置;2 流量计。了解:1麻醉残气清除系统;2 麻醉机的安全保障系统。重点与难点重点:麻醉机的结构及分类难点:麻醉通气系统;麻醉残气清除系统教学时数 6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麻醉机的结构和分类一 麻醉机的结构(一)高压系统(二)中压系统二 麻醉机的分类(一)按功能多少、结构繁简分类1全能型2普及型3轻便型(二)按流量分类1高流量麻醉机2低流量麻醉机(三)按年龄分类1成人用麻醉机2小儿用麻醉机3成人小儿兼用麻醉机第二节 供气装置一 气源二 贮气筒三 中心供气系统四 减压阀和压力表(一)减压阀(二)压力表五 针形阀第三节 流量计一 转子流量计二 浮杆式流量计三 滑球式流量计四 压力代

7、偿五N2O-O2联动式安全装置第四节 麻醉通气系统一 开放系统二Mapleson通气系统(一)Mapleson A 系统1. Magil 回路2Lack 回路(二)Mapleson B 系统(三)Mapleson C 系统(四)Mapleson D 系统(五)Mapleson E 系统(六)Mapleson F 系统(七)A/D兼容回路(八)Mera气路三半紧闭CO2吸收环路四紧闭CO2吸收环路(一)CO2吸收器(二)呼吸活瓣和排气阀(三)螺纹管、贮气囊和面罩第五节 麻醉残气清除系统第六节 麻醉机的安全保障系统一 氧气阻断安全装置二 氧供故障报警装置三 低氧防护装置四 蒸发器选择装置练习题1、

8、麻醉机的气路按压力分为几部分?2、Mapleson 通气系统有哪些结构、功能。3、阐述碱石灰的组成及CO2吸收过程。第五章 麻醉蒸发器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麻醉蒸发器原理2、蒸发器的结构方式熟悉:1、典型蒸发器简介2、连接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与难点 重点:麻醉蒸发器基本原理及影响麻醉蒸发器输出浓度的因素 难点:蒸气流量调节方式、蒸发方式、温度补偿方法教学时数 6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麻醉蒸发器的原理一 基本原理二 影响蒸发器输出浓度的因素(一)温度(二)载气与药液接触面积(三)大气压(四)间歇逆压(五)新鲜气流(六)稀释气流与载气分流比(七)载气的组成(八)麻醉药量(九)震荡(十)蒸发器的位置三

9、 制造蒸发器的材料第二节 蒸发器的结构方式一 基本原理二 影响蒸发器输出浓度的因素(一)温度(二)载气与药液接触面积(三)大气压(四)间歇逆压(五)新鲜气流(六)稀释气流与载气分流比(七)载气的组成(八)麻醉药量(九)震荡(十)蒸发器的位置三 制造蒸发器的材料练习题1、有哪些因素影响蒸发器输出浓度?2、简述蒸气流量调节方式、蒸发方式、温度补偿方法。3、麻醉蒸发器使用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第六章 通气机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掌握通气机的基本组成2掌握控制通气工作原理和通气机的基本工作参数3掌握临床性质分类及其特点熟悉:1熟悉通气机的分类2. 熟悉动力系统、通气源、控制系统和通气机的输出气路了解:1

10、了解通气机的物理特性和安全报警系统重点与难点1、通气机的基本组成2、控制通气工作原理概述3、掌握通气机的基本工作参数教学时数 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通气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一、通气机的基本组成1 动力系统2 控制系统3 通气源4 输出气路二、通气机工作原理概述(一) 控制通气1 控制通气吸气切换原理2 吸气期3控制通气呼气切换原理4呼气期(二) 辅助通气 1辅助通气吸气切换原理2 辅助通气呼气切换原理三、通气机的基本工作参数1 呼吸频率2 潮气量3 吸呼比第二节 通气机的物理特性一、医用通气机的特点二、通气机的工作周期1.通气周期(T= TI+ TE)2 .呼气时间(TE)3. 吸气时间(T

11、I)4. 通气频率(f)5. 吸气末平台时间(TIP)6呼气末静息时间(TEP)三 通气机的特性公式和曲线四 通气机物理特性的电机模拟第三节 通气机的分类一、动力分类1 气动气控2 电动电控3 气动电控二、用途分类1 急救通气机2 麻醉通气机3 呼吸治疗通气机4 小儿通气机5 高频通气机三、吸气切换原理分类四、呼气切换原理分类五、临床性质分类1 定容通气机2 定压通气机六、吸气气流分类七、发生器分类第四节 动力系统、气源、电源第五节 通气源、压力通气源一)直接驱动通气源二)射流空混通气源三)重力风箱通气源、容量通气源一)电机恒速驱动通气源二)电机正弦变速驱动通气源三)气动容量通气源第六节 控制

12、系统、气动控制原理二、通气阀电控原理第七节 通气机的输出气路一、治疗通气机输出气路基本流程1 单管输出气路2 双管输出气路二、麻醉通气机输出气路(一)袋箱气路(二)长管驱动气路三、通气机输出气路的主要构件(一)呼吸管道和接口(二)呼气阀(三)湿化器(四)呼气末正压装置第八节 安全报警系统)一、气源气压降低报警二、气道低压报警和电源中断报警三、气道高压报警练习题1、掌握通气机的基本组成2、掌握控制通气工作原理和通气机的基本工作参数3、熟悉通气机的分类(掌握临床性质分类及其特点)第七章 麻醉监测和测量仪器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掌握吸入麻醉气体、二氧化碳监测的原理;脉搏氧饱和度、血压监测的原理熟悉:

13、1麻醉设备学的研究对象了解:1了解肌松监测的原理及常用的周围神经电刺激方式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吸入麻醉气体、二氧化碳监测的原理;脉搏氧饱和度、血压监测的原理 难点:质谱仪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内容一 概述(一)麻醉监测的意义(二)麻醉监测的目的(三)麻醉监护仪的特点(四)常用的麻醉监测指标第一节麻醉气体浓度监测仪器一、红外线气体分析仪二、质谱仪第二节 呼吸功能监测仪器一、气道压二、潮气量及分钟通气量三、氧浓度监测四、呼气末二氧化碳测定第三节 血氧饱和度监测仪一、SpO2监测二、搏容积图描记第四节 循环系统监测仪一、血压的测量方法(一)手动测压法(二)自动测压法主要采用自动振荡技术(automated oscilometry)。由压力换能器、充气泵和CPU等组成。能够定时自动充气和排气。通过压力换能器形成震荡电信号,震荡最大时为平均动脉压。收缩压通常取自压力震荡由最大的25%升高至 50%时,而舒张压的定点取自压 力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