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802金属学及热处理考研试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516523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802金属学及热处理考研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802金属学及热处理考研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802金属学及热处理考研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802金属学及热处理考研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802金属学及热处理考研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802金属学及热处理考研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802金属学及热处理考研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02华南理工大学2008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金属学及热处理适用专业:材料加工工程共9页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1纯铁在固态时有两种晶格类型,存在于912C以下以及高温139415381之间的具晶格,分别称为Fe和.Fe,其致密度为_Fe,其致密度.晶格,称为存在于9121394C温度范围内时,具有2.3.已知纯金属铝的原子半径为0.1434 nm,则其晶格常数为4.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有线缺陷、三类缺陷。其中线缺陷为一维缺陷,它有两种基本类型。5.位错线是的边界线。6.金属结晶过程是的过程,而

2、是必要条件。7.塑性变形的方式主要有,而大多数情况下是8在工业生产中,为了细化铸态金属晶粒而提高性能,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第 1 页和。9合金中的基本相结构有 和两大类,其中前者具有较高的性能,适宜做相;后者具有较高的,适宜做 相。10. 二元合金组元 完全相同是形成无限固溶体的必要条件。11碳在aFe中的间隙固溶体称为 ,它具有晶体结构,在C时碳的最大溶解度为 %。12变形金属在加热时,会发生、和三个阶段的变化。13锡的熔点为232C,其再结晶温度是 ,在室温下变形属于 口工。14随着塑性变形量的增大,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升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现象,这种现象可通过 处理加以消除。15钢的淬硬

3、性主要决定于,而钢的淬透性主要决定于 和16共析钢加热时奥氏体化形成是由、及四个基本过程所组成。17采用45钢制造的机床传动齿轮,预先热处理应采用 处理,使其整体获得组织,最终热处理应采用 理,使其表面获得组织,以满足使用性能要求。18. HT200是的牌号,其中的碳主要以的形式存在,其形态呈状。19. 20CrMnTi钢是钢,Cr的主要作用是。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面心立方晶格中原子排列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分别是 。A. 110、 B. Ill、 C. 100、 2. 在立方晶系中,点阵常数是指 。A. 最近邻原子间距B.晶胞棱边的长度C.最近邻原子中心间距之半3铁丝在室温

4、下反复弯折,会越变越硬,直到断裂;而铅丝在室温下反复弯折,则 始终处于软态,其原因是。A. Pb不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Fe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B. Fe不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Pb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C. Pb发生加工硬化,发生再结晶,Fe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D. Fe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Pb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4. 一个位错环可以是 。A. 各部分都是螺位错B.各部分都是刃位错C. 一部分为螺位错,一部分为刃位错5原子越过能垒的激活能为Q,则扩散速率。A.随Q增加而减小B.随Q增加而增加 C.与Q无关6 置换固溶体中原子扩散机制为。A. 换位扩散

5、机制B.空位扩散机制C.间隙扩散机制7滑移面及滑移方向与外力 时,最易滑移。A. 平行B.成45夹角C.加工硬化8在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鼻子”处孕育期最短,故 。A. 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最好,转变速度最快B. 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最好,转变速度最慢C. 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最差,转变速度最快D. 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最差,转变速度最慢9采用65Mn钢制造的弹簧,淬火后经450oC回火获得组织,从而具有高的弹性极限。第 3 页A.回火马氏体B.回火托氏体C.回火索氏体10. 对于亚共析钢,适宜的淬火加热温度一般为 ,淬火后的组织为均匀的马氏体。A. Aci+3050CB. Acm+3050CC. Ac3+

6、3O50CD. A0+3O50C11. 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 。A. 晶体结构不同,组织形态相同B. 晶体结构相同,组织形态不同C. 晶体结构与组织形态都不同12对球墨铸铁进行热处理,是通过改变 来改善性能的。A.石墨形态B.石墨数量C.基体组织13.为改善有严重网状渗碳体的T12钢的切削加工性,宜采用 作预先热处理。A.球化退火B.完全退火C.正火+球化退火14有一过共析钢工件,淬火后组织为粗针马氏体+大量残余奥氏体,硬度、韧性、 耐磨性均偏低,其主要原因是 。A.淬火泠却速度过慢B.加热温度过高,超过了 AccmC.加热时间不足,奥氏体未均匀化15某零件调质处理以后其硬度偏高

7、,可采用的补救措施是。A. 重新淬火后,选用稍低一些的温度回火B. 再一次回火,回火温度降低一些C. 再一次回火,回火温度提高一些16淬火钢回火处理时,力学性能变化的一般趋势是随着回火温度升高, A. 强度、硬度降低,塑性、韧性升高B. 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降低C. 强度、硬度、塑性、韧性都升高17高速钢淬火处理冷却时,常常在580600C停留1015分钟,然后在空气中冷第4页却,这种操作方法叫做。A.双介质淬火B.等温淬火C.分级淬火18下述材料中,的锻造性能最好。A.可锻铸铁B.优质高碳高合金钢C.低碳钢19马氏体片的粗细,主要取决于 。A.淬火冷却速度B.母相奥氏体的晶粒度C. M

8、s点的高低20对于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其热处理方法为 。A.淬火+低温回火B.完全退火C.水韧处理D.固溶+时效三、判断题(正确用叫”,错误用“X”表示。每小题1分,共15分)()1空间点阵相同的晶体,它们的晶体结构不一定相同。()2在立方晶系中,晶向112与晶面(112)互相垂直。()3. Cu-Ni合金在室温下是单相固溶体,因单相固溶体的硬度随溶质原子的 溶入量的增加而提高,所以含Ni90%的合金的硬度比含Ni50%的高。()4碳原子通常位于a-Fe的八面体间隙中,这说明体心立方晶格的八面体间隙比四面体间隙大得多。()5滚动轴承钢GCr15由于含碳量高(0.951.05%)、含Cr也高达

9、15%,因而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和红硬性。()6在室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塑性越低。()7除Co以外的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后都增大其稳定性,使C曲线右移,Vk减小。()8再结晶过程是有晶格类型变化的结晶过程。()9采用38CrMoAl钢制造的工件渗氮后经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第5页()10含碳量为0.15%和0.35%的钢属于亚共析钢,在室温下的组织均由珠光体和铁素体组成,所以它们的力学性能相同。()11淬透性相同的钢在任何情况下所获得的淬硬层深度都是相同的。()12.淬火马氏体在回火时出现的第一类回火脆性,既不能用热处理,也不能用合金化加以消除。(

10、)13纯铜在熔点以下加热或冷却均无同素异构转变,故不能通过热处理方法加以强化。()14化学热处理既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又改变其表面组织。()15加工硬化是由于位错密度增加以致缠结,使金属强度提高,所以当金属中无位错存在时,强度最低。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试从亚稳态和平衡态的关系简述相变时过冷和过热现象的本质,为什么会发生这 两种现象?2简述晶界存在对材料变形机制的影响,以及晶粒尺寸对材料力学性能(屈服强度) 的影响,并写出定量关系式。3试从晶体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具有HCP结构的金属的脆性要比FCC和BCC结构的 金属大,并举例说明和分析。4试将下述四种铁-碳(Fe-C)合金

11、及其对应的显微组织按强度由高到低排列,并分析 和解释做出这种排序的原因。(a) 0.25wt%C合金I球状珠光体;(b) 0.25wt%C合金I粗片状珠光体;(c) 0.60wt%C合金I细片状珠光体;(d) 0.60wt%C合金I粗片状珠光体。5某一碳钢在平衡冷却条件下所得显微组织中含有50%的珠光体和50%的铁素体,问:(1) 该钢的含碳量是多少?是什么钢号?(2) 若该合金加热到730C时,在平衡条件下将获得什么组织?第6页(3)若加热到850C时,又将得到什么组织?五、分析、论述题(55分)1某种共析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如下图示,其中A表示奥氏体,B表示贝氏体,M表 示马氏体,P表示珠光体

12、。现将该钢种的小工件加热至800C后进行热处理,请制 定冷却工艺以获得:(a)100%的马氏体组织;(b)100%的贝氏体组织;(c)50%的马氏体和50%的珠光体组织;并说明原因。(可在图中示意画出从共析温度冷却的 工艺曲线)(9分)7Q0600LUUio4Time雋】2下图所示为铪-钒(Hf-V)二元合金相图,图中只标出了单相区。请参考铁-碳(Fe-C相图的各相反应规律,写出共晶点反应和共析点反应的温度和合金成分,并给出冷却过程上述相转变过程的反应式。(提示:共三个反应点)(9分)3现用一块厚度为30mm的低碳钢板将一个密闭容器分隔成两部分,然后在容器的一部分通入渗碳气氛(富碳),而其另一

13、部分与脱碳气氛(贫碳)相通,在700r下达到稳定状态后:(1)试写出描述该过程物质传输的方程;(2)计算通过铁板厚度方向碳的传输量(设定在靠近铁板渗碳侧表面下5mm和10mm处的碳浓度分别为1.2 kg/m3和0.8 kg/m3,碳的扩散系数为3 10m2/s);(3)讨论影响该工艺 过程的主要因素。(此题为选做题,可在此题及下面第4题中任选一题,9分)4含碳2.2%的铁碳合金试样,其室温组织为珠光体和厚网状的游离渗碳体,没有发现莱氏体,试分析其原因。(此题为选做题,可在此题及上面第3题中任选一题,9分)5用W18Cr4V钢制造的高速切削刀具(如铣刀),其加工工艺路线如下: 锻造一球化退火一机加工一1270C加热淬火一560C三次回火一精加工(1)简述钢中的碳(0.70.8%)及各合金元素的主要作用。(4分)(2)请分析工艺路线中各热处理工序的主要目的。(9分)6根据铁-碳合金(钢)典型的显微组织,如球状珠光体、粗片状珠光体、细片状珠 光体、贝氏体、马氏体、回火马氏体,试述其相组成、各相排列特点、力学性能 特点。(1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