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25年).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491379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鄞州区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25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鄞州区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25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鄞州区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25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鄞州区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25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鄞州区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25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鄞州区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25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鄞州区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25年).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鄞州区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25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率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成为浙江“重要窗口”标志区的决定,助力实现“全国争一流、全省当示范”的目标任务,不断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增强文化软实力,依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25-2035年)浙江省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行动计划(2020-2025年)宁波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文件精神,结合宁波市鄞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行动计划纲要。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着力构建

2、“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科技引航、素质提升”的工作格局,引导公众把相信科学、尊重科学转化为文化自觉,用科学文化丰富鄞州文化、用科学精神淬炼鄞州精神,树立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鲜明导向,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全面增强区域科学文化实力,使公民科学素质达到新高度,努力在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继续走在前列,为鄞州当标兵、攀新高,建设“两高四好”示范区,夯实公民科学文化基础,为率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助力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注入强大动力和持久活力。二、总体目标到2025年,科学文化教育、传播与普及取得长足进步,科学文化水平处于全省、全

3、市的前列,完成浙江省首批“科技文化省”基层创新试点任务,实现区域创新实力全国领跑。1.科学文化精神进一步弘扬。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挥 “院士之乡”的地域优势,带动本土科技人才快速成长。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发产业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拉动鄞州制造的品质和品位升级提档。打造鄞州风格的科学文化体系,营造浓厚的科学文化社会氛围,使科学文化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部分。2.科学传播效果进一步增强。加强科学文化传播的议题设置,及时回应公众对科学热点问题的关切,使传播内容更加精准化。搭建多层次、广覆盖、全媒体的科学文化传播平台,整合科学文化传播资源,采用

4、数字手段,建立数字平台,把全区科学文化传播全面推向“互联网+”时代。加强“三长”、“泛三长”、科普志愿者队伍管理,打通科技资源与基层实时对接的最后距离。3.全民科学素质进一步提升。到2025年,全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20%,在全省、全市居于前列。进一步缩小公民科学素质在城乡、性别、年龄方面存在的差异,进一步提高公众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文化作用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增强公众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技术的运用能力。做好“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5年内培训10万人次以上。4.科学文化设施进一步优化。综合科技场馆设施的数量和综合服务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充分利用宁波科探中心等市级主要科技场馆

5、位于鄞州区内的优势,优化场馆布局,突出场馆特色。建立由综合+专业科技场馆、社区(村)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以及社区科普图书馆、流动科技馆和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等构成的、覆盖全区的科普设施体系,初步建成15分钟科普圈。5.进一步助增创新驱动能力。促进科学与文化、社会深度融合,促使公众形成符合现代科学文化理念的生产生活方式。构筑科创与科普比翼齐飞新格局,推进“科创中国”宁波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持续推进人才和创新“栽树工程”,着力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高地、国家双创示范高地、区域性创新策源高地,为高水平建成全国一流创新强区提供科技硬核支撑。三、重点任务(一)实施科学文化繁荣发展行动顺

6、应世界高科技发展趋势,贯彻落实中央“兴文化”的内在要求,推动科学文化繁荣发展,形成具有中国气派、浙江特质、鄞州风格的科学文化体系,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内生精神动力。1.大力宣传科学家精神。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倡导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发挥“鄞州院士之乡”优势,组织科普讲师团、科技工作者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家精神宣讲和传播活动。利用好院士公园,挖掘整理宁波院士和科学家的故事,激励后学蔚为国用。保护鄞籍院士故居,做好科学思想和文化精神的传承工作。2.培育

7、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培育壮大科技企业种群的同时,培养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实现科技与生产要素的重组,以科技赋能市场活力,用创新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以科学文化的引领力和感召力激励企业家专注专长领域,持续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打造“百年老店”;厚植工匠精神。加快发展与技术创新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工匠精神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鼓励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与行业企业互动合作,培养一批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把工匠精神融入设计、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为劳模和技能人才发

8、挥作用搭建宽广舞台。3.构造鄞州风格的科学文化体系。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以新精神助推新发展,以科学文化推动社会文化大繁荣,围绕区委区政府重大科创主题、重要时间节点,聚焦“四知”新宁波精神和“四先”新鄞州精神,增强高质量科学文化供给能力。在浙江科学文化的大范围中突出鄞州科学文化的特色风格,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和优势高新技术业资源,在海丝文化、名贤文化、博物馆文化、“三字经”蒙学文化等品牌地域文化建设和打造中,以及“天天系列”“鄞领新生活”等特色文化活动创建和实施中增加科学文化元素、强化科学文化形式,注重与现代科技的对接和延伸。发展科普+旅游项目,在东钱湖等为重点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历史文化街区、风情

9、休闲区和网红打卡地的设计中体现现代科学文化的元素。依托南高教园区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建设科学文化高地,拓展科学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二)实施科学文化传播惠民行动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科学技术普及推广,建设科学文化智慧传播体系,以科普惠民为出发点,以普惠创新为着力点,提升科学文化传播的精确性、普惠性和有效性。1.内容传播精准化。推动科普工作从知识补缺型向素质提升型转变,在传播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的同时,更加重视传播具有批判力、反思力的科学精神。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等方式,不断增加高品质科学文化产品供给数量。细分服务人群,了解对象需求,开展点单式、订单式科普服务。细分服务类

10、型,重点突出与公众生命财产密切联系的生命健康、生态环境、资源规划、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科普活动。探索建立平战结合的科普工作长效机制,使日常科普与应急科普相协同,探索建立应急领域科普工作长效机制,警惕伪科学和谣言传播。加强科普议题设置,及时回应公众对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卫生防疫等科学热点问题的关切。2.传播方式信息化。精心设计智能机器人、5G、AR、VR技术及互动体验等科普项目,让科学文化传播更具人间烟火气。在打造数字鄞州、云上鄞州、争创全省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区的同时,搭建多层次、广覆盖、全媒体的科学文化传播平台,办好科普钉钉群、网上挑战赛,筛选分拣实用信息,进一步缩短科普与居民之间的连通

11、回路。推出科技成果科普发布新模式,打造“科技成果科普发布”等直播项目。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借助鄞州区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等数字经济前沿产业布局的契机,整合科学文化传播资源、创新传播途径、拓展工作方法,推进全区科学文化传播全面走向“互联网+”时代,用数字赋能全域治理的同时赋能于科学文化建设。 3.工作模式社会化。加强科技教师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创新、创意、航模、风筝、机器人、程序设计等技术培训,开展两年一届的科技教育先进校、优秀科技辅导员评比。鼓励医院(卫生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等基层“三长”,科普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科普讲师团团长、技术研究院院长等“泛

12、三长”进入镇(街)科协领导机构兼(挂)职,打通教育、卫生、农业等领域的科技资源下沉渠道。以政府购买服务为方式开展科普资源下基层活动,进一步做好“科学风车”的精品化提升;引导培育更多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科普工作,搭建服务机制和平台,畅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服务科学传播的渠道,优化整合科普服务资源,实现共建共享。(三)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提升行动深入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突出重点人群,分层分类开展科学文化普及活动,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缩小城乡之间、性别和年龄之间的差距,促进全民科学素养水平实现整体提升。1.面向青少年。以“科教融合”、“馆校融合”、“研学体验”三轮驱动,使青少年从小养成学科学、爱科

13、学、用科学的志趣和习惯。定期举办“九系科教”为载体的青少年科技节、青少年科技夏令营、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创意”等系列活动。利用校内外科技场馆,开辟青少年科普实践教育第二课堂,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组织青少年积极参加市级以上各类科普大赛、科普活动,在体验与锻炼中激发科学兴趣,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2.面向农村劳动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推动构建农村科技科普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通过现代农业园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等建立农村实用技术组织和科普团队。以土专家、田秀才、农业科技示范户等为骨干,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提高种养殖能力、推广实用新技术、新品种。开展特色种业、农旅文融合

14、、农村电商、农产品加工等创业创新人才培训,培育一批“农创客”。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应用,探索“互联网+”农业科技服务新手段,使数字赋能农业。用好农村文化礼堂阵地,开展实用知识科普,引导村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3.面向城镇劳动者。强化对城镇劳动者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教育,提升城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建立专业化、全程化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教学体系。以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为主,侧重于弘扬新时代精神和工匠精神,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劳动大军。提高城镇劳动者科学生产和健康生活能力,实现由知识向技能的转化、由技能向创新力的转化。4.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定期在区委党校(行政学院)举办科技

15、创新专题研讨班,提高镇(街)基层党校科技科普培训实效。以“鄞领云党校”“周二夜学”“领导干部上讲台”等为载体,结合干部网上学习平台,形成线下点单培训、网上自主选课、手机在线点读等多维度学习方式的结合。构建多样化的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体系,把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纳入培训范围。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在领导干部考核和公务员录用中体现科学素质的要求,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决策、科学管理能力。5.面向老年群体。把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能力列为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扩大老年智能手机知识普及工程的受众范围,结合全省“银龄跨越数字鸿沟”专项行动,引导老年群体跟上社会科技发展步伐。依托基层组织、老年大

16、学、社区学院等各类资源及各类应用现场,帮助老年人解决在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中网络技术运用面临的困难,使之在数字时代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四)实施科学文化阵地优化行动建设和完善科学文化基础设施,为居民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体验历史文化、提高科学素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合理布局鄞州科学文化设施版图,提升核心城区的科学文化影响力、聚合力和辐射力。1.完善科学文化设施网络。根据国家、省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标准,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运转良好的科学文化设施网络,完善现有科技场馆的服务功能,打造在鄞北以海洋世界科普教育基地为核心、鄞东以宁波科探中心科普教育基地为核心、鄞南以院士公园院士文化宣传基地为中心的“三核多点全覆盖”的科普阵地网络体系。将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新建扩建改建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发挥数字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