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源市2023学年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477177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凌源市2023学年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辽宁省凌源市2023学年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辽宁省凌源市2023学年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辽宁省凌源市2023学年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辽宁省凌源市2023学年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凌源市2023学年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凌源市2023学年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是A苯

2、B乙酸C乙醇D四氯化碳2、聚丙烯酸酯的结构简式可表示如图所示,可以由丙烯酸酯加聚得到。下列关于聚丙烯酸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聚丙烯酸酯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单体为CH2=CH-COORD1mol分子中有n个碳碳双键。3、体育竞技中服用兴奋剂既有失公平,也败坏了体育道德。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遇FeCl3溶液呈紫色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证明其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C1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分别为10mol和7molD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A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的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K+、Fe2+、NO3-、HCO3-B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K+、Cl-、MnO4-C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存在: Na、Ca2、Cl、CO32-Dp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Mg2+、Na+、NO3-、I-5、实验室按如下装置测定纯碱(含少量NaCl)的纯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滴入盐酸前,应将装置中含有CO2的空气排尽B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装置C必须在装置、间添加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D反应结束时,应再通入空气将装置中CO2转移到装置中6、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

4、L1的是()A将0.5 molL1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C1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D标况下,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含有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B人体缺乏铁元素,可以补充硫酸亚铁,且多多益善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纹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霾尘积聚难见路人”, 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8、下列4组实验操作或装置图(略去部分夹持仪器)中,有错误的图有( )个 A1

5、 B2 C3 D49、下列有机物属于脂肪烃的是( )A新戊烷B氯乙烷C硬脂酸D甲苯10、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SO42、HCO3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ab段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3+3OH=Al(OH)3,Mg2+2OH=Mg(OH)2C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必定有H+、NH4+、Al3+但不能肯定Mg2+和Fe3+的中的哪一种Dd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只有Na2SO411、下列说

6、法正确的是:A淀粉、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石油分馏和煤的干馏过程,都属于物理变化C聚乙烯是无毒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制作食品包装袋D甲烷、汽油、柴油、酒精都是碳氢化合物,都可作燃料1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Na、NaOH、NaHCO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恰好反应时,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32B321C111D32213、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Fe3+、K+、Al3+、Mg2+、NH4+、Cl-、SO42-、HCO3-、Mn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的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

7、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肯定有Al3+、Mg2+、NH4+、Cl- B肯定有Al3+、Mg2+、HCO3-C肯定有K+、HCO3-、MnO4- D肯定有Al3+、Mg2+、SO42-14、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化学平衡移动的是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B反应体系的压强C正、逆反应的速率D反应物的转化率15、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b的M层上有1个电子,a与c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bcd

8、B简单阴离子还原性:dc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acDa、b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16、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和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B和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DV1L 与V2L 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7,则V1V2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高分子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图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G的流程。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为烃,则A的名称为_,物质E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2)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_。(3)由B生成C的化学

9、反应方程式为_。(4)F的结构简式为_。(5)M是D的同分异构体,M满足以下条件:苯环上取代基的数目不少于两个,且能够与NaHCO3反应放出CO2,共有_种。其中核磁共振H谱为4组峰,其峰面积比为6:2:1:1的结构简式为_。(6)根据题中信息和有关知识,以2-丙醇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写出合成路线 _。18、石油铁储罐久置未清洗易引发火灾,经分析研究,事故由罐体内壁附着的氧化物甲与溶于石油中的气态氢化物乙按1:3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丙自燃引起。某研究小组按照以下流程对粉末丙进行研究:已知:气体乙可溶于水,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52g/L。请回答下列问题:(1)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_。

10、(2)化合物丙在盐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化合物丁还可用于氧化法制备高铁酸钾(K2FeO4),试写出在KOH存在条件下用次氯酸钾氧化化合物丁制备高铁酸钾的化学方程式_。19、某学习小组为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实验方案:(1)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取剩余固体质量,计算。完成本实验需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若实验前所称样品的质量为m g,加热至恒重时固体质量为a g,则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2)方案二: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A中,将稀硫酸装入分

11、液漏斗中。D装置的作用是_。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分别称量_装置反应前、后质量(填装置字母代号)。根据此实验得到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该缺陷是_。有同学认为,用E装置替代A装置能提高实验准确度。你认为是否正确?_(填“是”或“否”)。(3)方案三: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用盐酸进行滴定,从开始至有气体产生到气体不再产生,所滴加的盐酸体积如图所示,则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0、某科研小组设计出利用工业废酸(稀硫酸)来浸取某废弃的氧化铜锌矿的方案,实现废物综合利用,方案如图所示。已知:各离子开始沉淀及完全沉淀时

12、的pH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酸浸”步骤中,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通入空气“搅拌”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任写一点即可)_。(2)物质A最好使用下列物质中的_(填选项序号)。AKMnO4BH2O2CHNO3(3)除铁过程中加入氨水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pH应控制在_范围之间。(4)物质B可直接用作氮肥,则B的化学式是_。(5)除铁后得到的氢氧化铁可用次氯酸钾溶液在碱性环境将其氧化得到一种高效的多功能处理剂(K2FeO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1、水污染的防治、环境污染的治理是化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在适当的条件下,将CO2转化为甲

13、醚:2CO2(g)+6H2(g) CH3OCH3(g)+3H2O(g) H ,既可降低CO2造成的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还可得到重要的有机产物。(1)在容积为2 L密闭容器中合成甲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该反应的H_0;S_0(填“”、“”或“”)。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醚产率的是_。A升高温度 B将CH3OCH3(g)从体系中分离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醚的平均速率为_。(2)一定条件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 mol CO2和y mol H2合成甲醚下图1中能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为_(填“a”或“b”)。若x=2、y=3,测得在相同时间内不同温度下H2的转化率如图2所示,则在该时间段内,恰好达到化学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的压强之比为_。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答案解析】A.苯呈液态,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A符合题意;B.乙酸易溶于水,B不符合题意;C.乙醇与水混溶,C不符合题意;D.四氯化碳呈液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