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业化水平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453986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工业化水平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年工业化水平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年工业化水平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年工业化水平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年工业化水平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工业化水平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工业化水平调研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业化水平调研报告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经过“十二五开展,工业经济进入新的开展阶段,并力争“十二五期间建成湖北工业强市和长江经济带强劲增长极。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必须坚持科学开展观,创新开展思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工业化进程,从而推进现代化进程。 一、工业化内涵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农业及其就业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工业及其就业人口比例不断上升,整个社会经济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开展的过程。是工业生产不断开展,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化水平、国民人均收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是评判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开展总体水平是否上升到一个较高层次、是否进入现代化的重要

2、标志。 目前,普遍存在对工业化进程认识不够的问题,一般是从全市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开展方式以及三次产业构成等特点进行定性分析,缺少对工业化水平的具体量化判断,不能很好地指导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开展。 二、工业化评价标准 关于衡量工业化程度,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众多不同标准,尤以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通过多国模型模拟研究的工业化水平评价体系被广泛使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我国首部工业化蓝皮书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提出了综合评价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有五项: (一)人均生产总值评价标准为。工业化阶段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按美元计算,人均gdp分别为12002400美元、24

3、004800美元、48009000美元。 (二)三次产业gdp结构(%)评价标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gdp结构在高于33.7%、低于28.6%、低于37.7%为工业化准备时期,在33.7: 28.6: 37.7期间为工业化初期,在15.1: 39.4:45.5期间为工业化中期,在8.0:50.9:41.1期间为工业化成熟期。 (三)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评价标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在高于63.3%、低于17.0%、低于19.7%时为工业化准备时期,46.1: 26.8: 27.1为工业化初期, 31.4: 36.0: 32.6为工业化中期, 24.2: 40.8: 35.0为工

4、业化成熟期,低于17.0%、高于45.6%、高于37.4%时,那么进入工业化开展后期即经济稳定增长阶段。 (四)城市化率(%)评价标准为。低于32.0%为工业化准备期,低于36.4%为工业化初期,低于49.9%为工业化中期,低于65.2%为工业化成熟期,高于65.2%为进入工业化后期的第三阶段即经济稳定增长阶段,包括兴旺经济初期和兴旺经济高级期。 (五)食品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评价标准为:高于60.0%为工业化准备期,50%-60%为工业化初期,40%-50%为工业化中期,低于40%为工业化成熟期,低于30%为进入工业化后期的第三阶段即经济稳定增长阶段。 按人均gdp占50%

5、、三次产业结构占15%、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占15%、城镇化率占2023%、消费结构占2023%的权数计算分值,综合分值(即实现程度)在34.2-51.4分之间的为工业化初级阶段,在51.4-71.9分之间的为工业化中级阶段,在71.9-20230分之间的为工业化高级阶段。 三、对我市工业化程度量化评价 (一)从人均gdp指标看,年全市gdp为160亿元。人均gdp为31860元(总人口50.22万人),折算成美元为4755美元(年人民币与美元平均比价1: 6.7计算)。参照钱纳里评价标准,为工业化中期水平。 (二)从三次产业构成指标看,年我市三次产业构成为21.3:47.7:31,由于二产比重大

6、于39.5%、低于50.9%,且一产比重小于二产,参照评价标准,为工业化成熟期。 (三)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看,年我市第一、二、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口的比重为48.7: 33.6: 17.7,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偏大, 二、三产业比重偏小,参照评价标准,为工业化中期水平。 (四)从城市化率指标看,据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城镇化率达44.5%,参照评价标准,为工业化中期水平。 (五)从食品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重看,全市家庭年消费量1202358元,其中食品消费3302元,占年消费量的30.1%。参照评价标准,为工业化成熟期。 根据工业化评价指标标准值及权数,计算出年市工业化主要指标得分及综合分值如下表: 根据工

7、业化评价指标及标准值综合计算市工业化实现程度为62.3%,离完成工业化阶段尚差37.7个百分点,比进入工业化中期标准高2023.9个百分点,说明我市工业化进程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向工业化中期后半段迈进。 四、我市工业经济开展主要特点 我市在迅速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经济呈现出比较鲜明的特点。工业生产总量和开展速度是反映工业开展最直接、最直观的指标。“十二五期间,工业经济始终保持高位快速增长态势。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3.9亿元,年均增速高达35%,无论是总量还是速度均取得惊人的开展,连续5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开展先进县市行列,有2年进入全省2023强。 (一)结构调整渐趋深入。经过多年的开展

8、,工业由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化,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传统产业主导期。90年代,产业结构主要表现为最终需求型,尤以农化工、食品酿造、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新兴产业崛起期。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外向带动战略的逐步推进,新兴产业开始崛起,这一时期,南辉电子、奥美卫材、迅达科技等一大批表达工业化水平,积极采用现代技术、新材料,与需求高级化相关,并且产业关联度大的新兴产业开始持续增长,在工业中地位迅速上升。这一时期投产新建的企业,无论规模、还是产业层次,都呈现明显提高的特征,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开始逐步提升。 一般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移期。“十二五期间,为进

9、一步稳固领先优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层次,我市规划建设了“一区四园工业开展格局,引进了一大批科技含量较高、投资强度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内外资工程,推动产业集群开展。随着松懿力腾、船舶制造等一大批电子、制造产业的新建及投产,具有领先水平的制造业基地初步构建,工业未来开展核心竞争点和新增长点开始形成,标志着工业正从一般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移。 (二)集聚效应明显凸现。产业集聚是产业开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剧烈的新趋势,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具有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开展规模效益。 区域集聚。采取集约化开展方式,在宏观布局上,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突出表现为开发区在经济中

10、的支撑作用。年末,开发区已聚集规模工业企业129家,完成工业产值194亿元,占全市比重达86%。工业产业在区域上的集聚,有力的整合了土地等生产要素,使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同时,随着安福寺工业园、姚家港化工园、白洋装备工业园、江口民营创业园等专业园区的建成,的区域集聚效应更加明显。 行业集聚。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已成为全省重要的食品酿造、医用卫材、磷化工、机械电子产业基地,酒业产业集群集聚各类配套企业35家、奥美医用纺织产业集群集聚各类配套企业20家,两大产业集群已成为行业内较具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也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两大产业集群的县市。磷化工产业集群、机械电子产业集群正加快开展,形成特色。

11、企业集聚。近年来,大企业纷纷崛起,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领头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产值1.28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29家,比“十五末净增18家,完成产值17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1.5%。全年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1家,超30亿元的企业1家,超2023亿元的企业1家,超5亿元的企业3家。 (三)竞争能力大有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产业开展的方向,是提升产业层次的关键因素。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到达8家,比“十五末增加3家,完成产值25.9亿元。全市有34家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其中省级技术中心4家,43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为企业加快产业调整,站在科技前沿提供了可

12、能。 (四)外向带动作用明显。坚决不移抓招商引资,始志不渝抓工程建设,规模工业企业比“十五末增加97家,年均递增20家,招商企业已成为工业快速开展的重要引擎。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我市经济结构性矛盾与经济快速增长不相协调。产业化的最终目的是现代化,产业化的最高阶段是信息化,最终的社会结构要向第三产业高度开展迈进。经济开展离不开众多比较优势产业的支撑,我市虽然已初步形成了食品酿造、化工、纺织、机械电子四大支柱产业,但经济结构主要是以传统产业为主,纳入统计的电子信息类工业企业仅有2家,比较而言相对单一。多年来,虽然我市也进行了屡次产业结构调整,也培育、开展了船舶制造、包装制造等众多的产业门类,

13、但收效甚微,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制约着我市经济的进一步开展。 二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效劳业开展严重滞后,制约工业化的进一步开展。就年而言,从gdp比重看:第一、第三产业gdp比重总计只占到52.3%,第二产业那么占到47.7%;从增幅看,全市gdp增长24.4%,其中第二产业增长31.8%,第三产业只增长了21%。第三产业增幅比平均水平低3.4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低2023.8个百分点。先进国家的效劳产业比重都应该是5565%之间,而我市刚刚到达30%,第三产业开展的瓶颈及严重滞后已经制约了我市工业化的进一步开展,第三产业开展有待进一步加速。 三是城市化开展相对缓慢,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待进一步加强。城

14、镇人口占比低(30%)、城市化开展滞后于工业化开展,特别是镇村工业“离土不离乡的现状,使我市经济增长中始终有一块巨大的增长和就业空间没有释放出来。与东南亚国家的工业化经验比较:农村劳动力向外部转移过程中,农业和非农产业就业的比例平均为13,泰国、印尼等更高,到达16,而我市仍然存在倒挂的现象。正是由于城市化开展水平低下这一原因,使我市gdp总量中,有近20%的增长份额没有释放出来。 六、几点建议 年,我市工业经济开展成绩显著,实现增加值76.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47.7%,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开展的主动力。这是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开展观,坚决不移实施“两市一极战略的结果;也是我市坚持走新

15、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开工业经济开展的结果。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时期,为促进全市工业化开展进程,重点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坚决不移开展工业。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工业化蓝皮书显示,按照目前的开展速度,我国将在很短的时间内走完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到2023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将到达20230,中国将实现工业化。对我市而言,可供开展工业的时间已经不多。唯有抓住机遇,才能与全国的开展同步,才能充分享受到国家为工业开展提供的政策平台。当前,我市面临着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一带两圈战略等众多开展机遇。作为沿江突破重要的节点城市,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把工业放在优先开展的位置,在更大的范围内审视自身地位,在更高的要求中确立开展目标,以更新的思路来谋划工业开展,努力把我市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人文优势转化为现实竞争力。 (二)遵循产业演进规律,加速推进开展进程。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三次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