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浓度测定方法.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451187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合物浓度测定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聚合物浓度测定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聚合物浓度测定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聚合物浓度测定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合物浓度测定方法.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聚合物浓度测定方法(碘-淀粉法淀粉-碘化镉法)一、 仪器和材料1.721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另外使用型号为UV2601,还可以加上电子天平及其型号,因为这些与最后的数据息息相关;2.50毫升的具塞容量瓶;3.移液管;可以不写,还有烧杯、转子、搅拌器呢,另外容量瓶都是具塞的吧,只有量筒才分具塞与否4.聚丙烯酰胺待测样品不应列于此溶液;5.碘化镉、可溶性淀粉、溴、水合硫酸铝;6.乙酸,三水乙酸钠、甲酸钠、蒸馏水。?都是药品干嘛分成5、6。可以写成后面实验所需的各种溶液,如:5.饱和溴水 6.甲酸钠溶液(1%).二、实验原理碘-淀粉法是精度较高的测定聚合物浓度的方法,其测定浓度的线性范围是

2、06mg/l岂不是与后面实验实测线性范围矛盾?。碘-淀粉法是利用Hofmann重排的第一部反应,在pH=5的条件下,用溴水与酰胺基作用生成N-溴代酰胺,多余的溴用还原剂除去。生成的N-溴代酰胺水解生成次溴酸,次溴酸能定量的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在有淀粉存在的条件下形成蓝色三碘-淀粉络合物。因此,即使酰胺基的浓度很低,任然能够用淀粉-碘化物法有效地测定出来。碘-淀粉法是基于酰胺基团,对于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特别敏感。碘-淀粉法适合测定油田盐水和地表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浓度。三、试验方法1.相关溶液的配制a.淀粉-碘化镉试剂的配制将11.0g碘化镉(分析纯)溶于300400ml纯水中,加热煮沸10分钟并使

3、之溶解,稀释至700ml左右。加入2.5g可溶性淀粉,搅拌、煮沸5分钟其间不断加入少量纯水以保持适当不变的体积,再加入约600ml纯水并加热至沸。称取2.5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纯水溶解后完全加入到碘化镉溶液中,加热沸腾5min,冷却后稀释至1000ml,摇匀备用。,溶解后用三层慢速滤纸在玻砂漏斗中过滤(水压抽滤),最后稀释至1000ml。b.缓冲溶液的配制称取25g三水合乙酸钠溶解在800ml蒸馏水中,溶解后加入水合硫酸铝0.5g0.75g,用冰醋酸调节至pH=5.0,最后稀释至1000ml备用稀释了pH=?不能稀释的。c.饱和溴水的配制用移液管吸取50ml溴至装有1000蒸馏水的棕色瓶中。在

4、2小时内不断地摇动棕色瓶,并微开瓶塞放出蒸汽。定期振荡并释放溴蒸汽,保持瓶内有未溶解的液溴,经过一段时间(约2周)待溴饱和稳定后方可使用。2.样品测试移取定量缓冲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聚合物溶液及25ml纯水,混合均匀后,加入定量饱和溴水,振荡后反应一定时间;加入过量甲酸钠溶液除去多余的溴,摇匀,静置反应5min;加入淀粉-碘化镉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溶液,静置20min。用分光光度计在590nm处,1cm比色皿,按质量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测试吸光度,以纯水作参比溶液。a.聚丙烯酰胺溶液浓度标准曲线的测定(1)打开721分光光度计的电源开关,预热20分钟。(2)用波长选择按钮将单色

5、光波长选为580nm。打开比色皿盖是不是样品室盖?,将参比液(可用蒸馏水或5ml缓冲液,5ml甲酸钠溶液,1ml饱和溴水,5ml淀粉-碘化镉,用蒸馏水稀释至50ml你这也太麻烦了吧,没必要写了吧)放入比色皿,将仪器比色皿盖合上,使灯管发光,我们仪器的灯一直亮的哦,怎么做的就怎么写啦按调零键。(3)分别吸取纯水25ml至于10个50ml容量瓶内,再分别移取浓度为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ppm的聚丙烯酰胺标准溶液各2ml于10个容量瓶内。分别加pH=5缓冲溶液5ml,混合均匀后再加饱和溴水1ml,摇匀静置15分钟。再加甲酸钠溶液(1%)5ml,摇匀静置5分钟。最后加淀粉-碘化镉溶液5ml,用纯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20分钟。用分光光度计测试在不同浓度下的吸光度值A,绘制吸光度与聚合物浓度关系标准曲线。b.未知聚丙烯酰胺溶液浓度的测定由于本方法测试的线性范围小,且要求溶液浓度较低,对于一般的未知浓度溶液须要视其大致浓度稀释到线性范围内。移取未知溶液或其稀释液2ml按照a的步骤测得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对比代入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所得测试结果如果超出线性关系范围,则重新确定未知溶液稀释倍数再次测试,最终计算出其浓度值。,要是不在曲线范围之内,稀释一定倍数,继续测吸光度值,直到其值在标准曲线范围内,根据曲线对比查的其浓度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