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春酒》.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450195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课《春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4课《春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4课《春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4课《春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春酒》.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春酒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家醅、一马当先、挑剔、炮制、顾名思义、兴高采烈”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作者及其创作概况。3了解作者故乡杭州一带的新年习俗,领会文章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声传情,领会文章的情致,感受作品的意蕴。2精读课文,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生活,发现并领略生活的诗意。教学重点感受作品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生活、诗一般的童年,激发学生珍惜花样年华,追意人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乡怀旧之情。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孩子们对于新年总是有许多丰富的感受。课前教师可以让

2、学生提交新年家庭录像带并播放,引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营造教学氛围。2朗读教学法。朗读是领会文章情致的最好方法。教师宜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如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练读;学生表演朗读;个体读、集体齐读等方式。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3讨论点拨法。4品读鉴赏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以猜谜形式激趣导入)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文化悠远。你了解我们的祖国吗?你能在老师的描述中猜出这是我国的哪座城市吗?它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优美的自然和人文风光,白居易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描绘它的春天,杨万里惊叹于它的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东坡发现了它的雨中的绝世之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图片配图展示四幅图画(谜底为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节课让我们随着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一杯怀乡春酒,来走进杭州,走进杭州的百姓生活。杭州是女作家琦君的故乡,也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从文学的视角来看西湖,把它自然的美与人文的美牵引出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牵动文化情结。也为后文理解琦君思乡之情,及理解两岸文化同根设下伏笔。二、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沉浸在作者娓娓的述说中。教师强调需要积累的字词。(多媒体显示)家醅(pi)炮制(po)挑剔(t)一马当先:作战时冲锋在前,形

4、容领先、带头。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2、学生默读,体会文中深情。3、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明确:文章主要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如今自泡八宝酒等四件事。4、作者回忆儿时过年、喝春酒、喝会酒这几件事,有何意义?明确:这几件事显示了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5、文章结尾写道:“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春酒的味道吗?明确:作者在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

5、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6、教师总结引申:琦君散文中的童年记忆、故乡怀想是那样的美,儿童圣洁的心灵,乡民美好的生活情趣,似乎轻笼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光辉。她曾经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三、深入阅读1、教师提示:找出你喜欢的语句,把它推荐给大家,并说明理由。学生自由发言。例如:(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比喻新奇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新年儿童情不自禁、乐不可支的情形。(2)、“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

6、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运用语言描写,刻画出一个善良、大度、充满灵性而又慈爱温柔的母亲形象。“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得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这里运用生动的外貌描写,形神毕肖,热情好客、朴实大方的母亲从字里行间浮现出来,栩栩如生。“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叙事中带着抒情,在娓娓的叙事中,让自己的情感自然流淌。(3)、“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

7、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刻画了“我”的活泼、调皮。“母亲给我小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这一段文字活泼灵动,夸张中透着情趣,比喻中透着诙谐,儿时的欢乐跃然纸上。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从字里行间凸现出来。 “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看似十分随意的几笔细节描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在故乡,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融洽温馨。这种温馨的人际关系让人向往不已,

8、而这一切都只包蕴在文中极不起眼的细节描写中。“吃会酒,得了两条印花手帕,于是开心得要命。”运用细节写出“我”的天真可爱。 (4)、“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寥寥几笔,就写出了阿标叔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2、教师总结:琦君认为:好的文章必须语语动人,字字珠玑。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平易、净化、蕴藉、真挚。我们在春酒一文中可以看到这些特征。琦君善于使用叙事抒情并行的方式;善于设喻,平易又蕴藉;善于刻画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细腻又传神;善于运用细节,随意点染,意境浑然天成。善良大度、慈爱温柔、勤俭朴实的母亲,活泼灵动、天真可爱的“我”,热情助人的阿标叔栩栩如生,形神毕现,

9、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琦君正是通过这些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抒发了她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浓浓情思。阅读文学作品,只有细细品味文中的细节,才能充分体味文中感情,理解文章的意旨。四、积累迁移、乡愁诗拓展男女生积累大比拼:关于乡愁的诗句文章。、余光中的乡愁的意象分析。李白寄愁心于月,琦君寄乡愁于酒。那么另外一位台湾诗人余光中,把他的乡愁寄托在哪里呢了?教师激情背诵,多媒体配合四副图画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从情感上打动学生问题:余光中为他的乡愁选取了哪四种寄托?这是作者哪四段人生经历的浓缩?那么你认为四段分离中最惨痛的是?余光中与琦君同为台湾作家,由于是诗歌,乡愁中的意象显然比春酒中的要更鲜明凝炼,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寄情于物的写法。同时由于乡愁中从个人情思升华为民族悲痛,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台湾同胞思乡深情,激发共鸣,为下面寄情活动蓄势。五、结束语人间有情,亲情友情乡情;天地有爱,爱国爱民爱家。珍惜心中这份真挚的情感,这是我们写作的源泉,更是世界美丽的原因。祝愿每一个同学们都能怀一颗真挚的心,创造属于你们的精彩人生!六、板书设计春酒琦君寄童真母爱形情 散于乡情年味神物 聚思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