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 木 也 会 有 可 雕 之 日.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368020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朽 木 也 会 有 可 雕 之 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朽 木 也 会 有 可 雕 之 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朽 木 也 会 有 可 雕 之 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朽 木 也 会 有 可 雕 之 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朽 木 也 会 有 可 雕 之 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朽 木 也 会 有 可 雕 之 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朽 木 也 会 有 可 雕 之 日.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朽 木 也 会 有 可 雕 之 日一、基本情况: 唐宇,男,13岁,今年读六年级,经过多方面的接触了解得知:他来自湖北,自小父母离异,监护人母亲常年在广州打工,一年难得回来看他一次,父亲因吸毒,常年在戒毒所。因为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他们自己的生活都难以料理。所以,唐宇平时和姨夫姨妈一起生活,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正如他自己在作文中写道:“一次跟姨夫上山打猎,姨夫扛着猎枪走在前面很是威武,而我穿着破旧的衣服跟在后面,就像一个叫花子”由于唐宇自小缺乏温情和父母之爱,性格比较暴躁,容易冲动好斗,喜欢惹是生非。二、主要表现情况: 唐宇是个思维活跃,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都较好的男孩,个性和自尊心都比较强,喜欢

2、无拘无束。什么时候想讲就讲,什么时候想搞事就会乱搞一通,经常还会把男生的裤子拽下来,摸女生的头发,极无纪律观念。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同学间甚至与老师也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任课老师更是厌恶他,经常不做作业, 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 是班里有名的 “捣蛋鬼” ,真让人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 这学期第一次单元考试各科竟然不及格。 看到他不思进取, 我的心都快凉了, 算了吧,或许他天生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 。

3、可是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 还用语言秽语辱骂科任老师。最可气的是小偷小摸,一天早晨,我来到班级,其他同学都在早读,而他的位子却是空的,我刚准备了解,就有同学报告说:老师,唐宇因为偷书,被书店的老板扣在书店了我很尴尬的去了书店,当问他为什么要偷拿别人的东西时?他振振有辞地回答“因为姨夫姨妈不给他钱买。”他的回答让我吃惊,他一点都不觉得这是丑陋的行为,认为自己偷东西是有理由的。 此时,我觉得逃避不了,必须正视现实!案例分析 震惊之余,我在冷静地思考: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我觉得心理隐隐作痛,说实话我感觉孩子有些可怜,虽然自制力比较差,这跟他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不能把孩子较差的

4、表现都归罪于孩子。唐宇之所以变成这样,与他缺乏温情、缺乏教育的家庭有关,他自幼成长于一个破碎的家庭。孩子们都喜欢与自己的父母相处在一起,从父母身上学到点点滴滴的知识。但是唐宇却因自小父母离异,父亲因吸毒长年在解毒所,母亲长年在外地打工。从小与他一起的只有关心他起居饮食的姨夫姨妈,姨夫姨妈对于他的其他情况却束手无策。这样的家庭环境是造成唐宇任意妄为、小偷小摸的重要原因。而鉴于他的种种不良表现,造成其他同学认定他是一个坏学生,同学们又不愿意和他在一起玩,看见他有不对之处又总爱告诉老师,造成唐宇心理上认定同学们不喜欢他, 老师不爱他,所以就以不恰当的方式来引起大家的注意,其实这正是他内心缺乏自信,渴

5、望得到关怀的体现。四、教育措施: 1、 老师的爱心与耐心 我深深的知道,对像唐宇这样的学生不能再一味的批评教育了,后进生的心理成熟程度和自控能力处于动荡状况,在学习和纪律上通常出错或违纪。对此特点,教师应有清醒的认识,正确引导,耐心教育。我时刻提醒自己做到“三不”:不急、不火、不粗暴。急于求成或粗暴批评只会导致转化工作的失败。要善于沟通,尊重学生,做后进生的良师益友,叩开他们的心灵窗户,才能顺利地做好转化工作。有一次期中考试,唐宇竟然偷了好几位同学的文具盒,结果那几位同学无笔答卷。对此我很恼火,当众批评他为“小偷”。我原以为这样做会引起他的注意,触及其心灵。然而,这样做不但没有使他改正错误,反

6、而使他更加敌对我,经常用仇视的眼睛注视我。这时,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做法伤害了他。于是我主动找他并在班上承认自己的教育方法是错误的,请求他原谅。此后,我改变了教育方法,常跟他促膝谈心,深入了解他的思想状态。课余活动时,常与他一起打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在路上遇到他,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看到他的文具掉在地上主动帮他捡;天冷了,看到他只穿一件毛衣,提醒他加衣服,防止感冒。 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就及时给予表扬、 激励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 信赖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对他的思想动态给予正确引导,将其错误行为的危害后果剖析清楚。功夫不负有心人 ,后来,唐宇竟然还主动把以前

7、偷来的东西还给了同学,并在班上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保证以后不再做这种事。我好感动,第二天,我买了一支新钢笔送给唐宇同学,鼓励他认真学习,面对现实,正确对待生活挫折。从此,他经常做拾金不昧的好事,努力学习,乐于助人;还被学校评为校“十佳好少年”。2、奖励尺度的放低对后进生的奖励标准也不一样,班级实行加星奖励制,一般的同学考试成绩九十分以上可以得到一颗星,后进生只要考到70分就可以;一般的同学平时作业得到5个“优”可以换取一颗星,后进生得到3个“优”就可以换取一颗星。这大大的调动了一批同学的积极性。另外,对取得点滴进步的后进生都要给予真诚的适时的表扬;对进步显著、较快的后进生也要给予标榜表扬,并给予

8、一定的物质奖励。记得唐宇一篇作文妈妈,我真的好想你写得比较感人,评讲时,我让他在班上读了。当他读完时,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唐宇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借着这次机会,我还把那天他在书店想偷的那本乌龙院,买了回来,当作奖品奖给他了。当他接过乌龙院时,用不相信的眼神看着我,看着他疑惑的眼光,我对他说:“拿着吧,想看书不是坏事,这是老师奖励给你的。你的作文太棒了,只要你今后表现好,老师会送给你很多书。”手捧着那本乌龙院,他第一次留下了感动的热泪。秋游的时候,别的小朋友带了很多食品,而他,没到中午,所带的东西全部吃完了,总不能让他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吃吧,于是,我给了他一合饼干,一块面包。开始,他不好意思

9、拿,我随手又给了一个主动捡垃圾的学生一块面包,并对他说今天你表现不错,给你。然后我又对唐宇说:“最近你进步太大了,这是老师奖给你的,拿着吧。”他这才接受。这件事之后,唐宇不仅没有做过一件违反纪律的事,而且还能主动制止不守纪律的同学。学习成绩也大有进步。刚入学时,语文成绩32分,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成绩竟然考了90分。 春节他妈妈从广州回来,他还特地带他妈妈来看我,他妈妈对我说:“这孩子变了,以前,我要去学校拜访老师,他总是不让我去,现在能主动叫我到学校。”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在想,可能是以前的老师总会在家长面前告状,而现在的他已找回了自信。3、同学的关心与帮助我深深的知道:转化差生,光靠我一个人的力

10、量是不够的,我要靠集体的力量。为此,我规定:不允许班委干部到我这里来告差生的状,对差生一定要多一点关爱,要让他们从内心感觉到:你是在真心的帮助他,而不是到我这里来报告“老师,唐宇又怎么了”我在班委会上特地强调:对后进生不歧视,少批评多鼓励,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渐渐地,我发现来报告唐宇缺点的同学少多了,课间同学也能同唐宇一起玩耍了,唐宇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五、反思: 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学生之间有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必然的,但是作为老师只有尊重他们的差异,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扬长避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

11、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段感叹名言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将欣赏的目光投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后进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相信,只要老师在学生的心里播下真爱的种子,并且用赏识去浇灌它,学生的心灵就会开出灿烂的花,这正是教育的希望所在。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知识粗浅、意志脆弱,但又极力的想表现自我,想得

12、到别人的承认;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一些想法不可避免地带有幼稚性和不成熟性。如果老师因此去责备他们,甚至蔑视他们,就会严重地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我们老师若能以赏识的眼光和态度去对待他们,从积极的方面去肯定他们,学生就会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说过:“我们应当像尊敬上帝那样尊敬孩子。” 的确,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关爱和欣赏,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炽烈。所以老师应该学会关爱和欣赏学生。爱心与赏识具有神奇的力量,适时、恰当地爱心与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激情,引发学生潜在的才华,就像是在漆黑的房间里点燃了一支小蜡烛,我相信,只要我们付出真爱,只要我们学会欣赏。朽木也会有可雕之日的。南京市六合区灵岩小学 戴秀琴手机:18913025076 邮箱 :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