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省商贸经济运行情况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34644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三季度全省商贸经济运行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前三季度全省商贸经济运行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前三季度全省商贸经济运行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前三季度全省商贸经济运行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前三季度全省商贸经济运行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前三季度全省商贸经济运行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三季度全省商贸经济运行情况(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三季度全省商贸经济运行情况和下阶段工作重点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2008 年 10 月 27 日一、 2008 年前三季度商贸经济总体概况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全省商贸系统认真按照年初的总体部署,围绕改善民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农村经济等重点热点问题,大力推进商贸流通领域“三体系一工程”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全省商贸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活性流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围绕如何为广阔居民提供便利、实惠、安全和多元化的消费环境,我省积极推进消费网络建设,不断挖掘消费热点,加强市场运行监测等工作,保障物资稳定供给,促进了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1

2、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发展趋势平稳。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01.1 亿元,同比增长20.0% ,增速高于去年同期 3.6 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1.6% 。 从行业看, 零售贸易业继续占主导地位,餐饮业增长态势良好。 1-9 月份,全省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 4148.6 亿元, 占社零比重到达76.8% , 同比增长 20.0% ;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23.4 亿元, 同比增长 21.3% , 个百分点。 从地区看, 各地发展相对平衡,增速最高的杭州市与最低的台州市分别为 20.7% 和 19.4% ,二者之间只相差1.3 个百分点。 其中, 杭州、

3、 绍兴、 丽水市 3 市增副超过20%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商品类别看, 日常必需品市场持续保持较高增幅,中高档消费品市场增幅有所回落。当前经济形势对生活必需品消费的影响不大,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销售继续快速增长,增幅比上年还提高;而金银珠宝、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等商品涨幅回落明显, ;服装、针纺织品和化装品涨幅也有所回落。2 、消费品市场供求总体平稳,物价涨幅继续回落。 市场监测系统监测结果说明, 1-9 月份, 58 大类 600 种城市 生活必需品市场总体供求稳定,其中, 41.3% 供过于求,53.2% 供求平衡, 5.5% 供不应求,较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特别是奶制品市场经过

4、整顿后,市场供给充足,没有出现断档和脱销现象。物价方面进一步呈现回落态势, CPI 呈逐月下降态势, 1-9 月上涨 % ,涨幅比第一季度回落 1.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1 个百分点。 ,为全年最低。特别是食品价格逐步开始回落,同比下降 1.8% 。食用油、猪肉等一些生活必需品经过前段时期价格大幅上涨之后已开始回落,其他食品价格基本趋于稳定。3 、消费网络不断健全,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环境初步形成。 大型商业网点有序发展,截止9 月底,全省 5000M以上大商场到达206个,建筑面积368多万平方米,实现总销售 447 亿元。重监测的 115 家批零连锁企业的门店总数达 5980 个, 同比

5、增长 30.2% 。 商业外资稳步引进, 1-9月份, 全省审核设立商贸领域的外资法人企业 170 家, 大多数跨国零售企业已经在我省布点,并有加快发展的趋势。社区商业网络快速发展,便利店、早餐、家政服务等企业通过连锁经营加快在各社区布点;社区服务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全省社区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取得预期成效,继台州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开业之后,杭州市也即将投入运行。此外、商业特色街、 餐饮、 茶楼等多层次、 多元化的消费网络逐步形成,很好满足了我省居民日常消费需求。二生产性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生产资料供给和工业品销售平稳。按照大流通的要求,服务于我省工业生产的原材料供给和产品销售,积极推进现代生

6、产性流通体系建设,有效保障了全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1 、生产资料市场供给平衡。 前三季度,我省生产资料市场持续较快增长。 据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销售情况说明, 1-9月份,煤炭及制品销售增长50.5% ,金属材料销售增长41.2% ,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增长15.1% ,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39 、 16 、和 10.8 个百分点。生产资料的市场供求平衡, 价格稳定。 根据对 300 种重要生产资料供求情况监测分析, 有%供过于求, %供求平衡, 8.2% 供不应求。 煤炭、钢材、橡胶等市场价格经过前段时间的快速上涨后,已经开始回落,环比分别下降0.3% 、 7.0% 和 8.3%, 较去年同

7、期还有较大涨幅。有色金属价格继续下跌,环比下降 2.3% ,同比下降 22.0% 。水泥价格继续上涨,同比上涨18.1% ; 10月 23 日,纽约国际原油价格已跌到 67.8 美元,成品油价格趋于稳定,并有下行空间。2 、工业品销售总体稳定。 1-9 月份,全省工业总产值达 29833.8 亿元,工业销售总值为 29045.55 亿元,产销率达 97.36% ,与去年同期。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和流通渠道的不同,各行业产销率也有较大差异。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食品和饮料产销率保持较高的水平,分别为 98.72% 和 99.31% ; 纺织、 服装和皮革制品虽然受出口回落影响,但通过

8、发展一般贸易和开拓国内市场,销售情况总体良好,产销率分别达97.43% 、 96.88% 和 97.59% ;石化行业总体销售情况良好,特别是橡胶制品产销率到达100.16% ;受工业投资回落影响,金属制品、设备制造和电器机械器材等机械行业产销率较低, 均在 96.5% 左右。 医药、仪器仪表等产品由于流通渠道相对单一,受销售终端的控制 程度较高, 产销率处于较低水平, 分别为 94.81% 和 95.63%而燃气、电力、烟草等由于行业流通渠道的特殊性,一直保持较高的产销率,均在99% 以上。3 、工业品流通渠道日趋健全。 已从传统单一的中间商流通模式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形成了中间商代理、大型零

9、售企业采购中心、 专业批发市场、 展销会成交、 商场开设专柜、自建连锁专卖网络、电子商务等七种主要流通渠道。专业市场继续发挥着浙江工业品流通的重要渠道作用,目前,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072 多个,上半年实现交易额4777.75亿元,同比增长7.3% 。工业品牌企业逐步通过自建专卖网络拓展, 采取特许经营方式, 将销售终端延伸到国内外市场,有效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赢利能力。电子商务在工业品销售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全省有 20% 的中小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成交额超过5000 亿元。阿里巴巴浙江电子商务专区中,已有40 多万家中小企业进行网上销售,其中,礼品饰品企业达10.9 万家、五金企业

10、达7.2 万家、 建材企业达5.5 万家、纺织皮革企业达5.4 万家、服装企业达。 “万企电子商务推进工程”实施两个多月以来,全省新增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近6 万家。此外,各类会展、采购中心、中间代理商在我省工业品销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品销售体系正初步形成。三农村新型流通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有效保障了农民生活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围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产品增值的目标,推进农村新型流通体系建设,农产品消费市场不断提升,农资供给平稳,农产品流通效率得到了一定提高。1 、农村消费市场持续较快增长。 千镇连锁超市建设工作继续推进,逐步提高了农村商业网点覆盖面和统一配送率。截止9

11、月底,全省所有乡镇共建立连锁超市 1723 个,比去年底增加 33 个,建立村级连锁便利店 13406 个,比去年底增加2618 个,农村消费网络不断健全,有效带动了农村消费市场增长。 1-9 月份,县及县以下实现零售额527.0亿元和 1274.4 亿元,分别增长20.0% 和 18.0% ,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3.9 和 2.6 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城市与农村的消费增幅差距略有现在,但总体上还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2 、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平稳。 由于重点农资流通企业的带动,全省农资连锁经营不断加快。截止9 月底,全省已累计开设农资连锁门店3345 个,农资连锁经营销售额占全省农资销售额

12、的比重约达40% 。 各类重要农村销售市场实现较快增长,化肥类销售增长20.6% ;综合价格有所回落,环比下跌 0.1% ,目前为 2812.00 元/吨,但同比还上涨62.2%,其中,进口氯化钾、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和国产三元复合肥氮磷钾价格涨幅较高。农机、种子等农资市场供求和价格相对平稳。3 、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 通过“双百市场工程”的实施,我省农产品流通市场和流通企业不断发展,辐射能力逐步增强,有效的促进了农产品流通。目前,我省销售额在 3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56 个,销售额在4000 万元以上的农产品流通企业39 家,有力促进了农副产品销售。四流通领域转型升级逐步推进,行业竞争力有所

13、提升。 通过做大企业规模、 培育商贸品牌和节约流通成本手段,推进我省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商贸行业竞争力有所提升。重点流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我省重点培育的 39 家流通企业得到较好发展,大部分企业的经营规模、上缴税金和企业利润均处于同行前列。1-9 月份,省物产集团、兴合集团、杭钢商贸等省属企业的销售规模均实现较高的增长,分别实现销售额亿元、亿元和336 亿元,同比增长%、 %和 70% 。宁波三江、浙江人本、浙江供销等大型连锁超市分别实现销售额 40 亿元、亿元和亿元,增幅分别为 21% 、 % 和 42.92% ;均高于同期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即便在中高端商品销售回落的前提下,我省重点

14、培育的几家百货企业也取得不俗的业绩,其中,杭州大厦,同比增长24.39% 。特别是重点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上半年实现成交额超过 400 亿元, 已超过去年全年交易额, 流通领域组织化和集约化水平逐步提高。此外、流通领域品牌建设和节能降耗工作都有序推进, 行业监管不断加强, 市场秩序日趋标准,产业竞综合争力得到提升。二、当前商贸业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当前,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欧美等主要海外市场需求下降,出口压力明显增加;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近年来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消除, 有效内需不足,经济回落的风险增加,商

15、贸流通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更加凸显。当前,既要关注经济总体形势对流通业的影响,也要关注如何通过发展流通业来带动生产、促进消费和农村经济发展。一经济总体发展平稳,但回落风险开始显现。前三季度,我省经济继续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5302 亿元,同比增长10.6% ,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第一、二、三产分别实现增加值亿元、亿元和亿元,增长%、 10.6% 和 1% ,一、二、三产的比重为 8% 、 54.0% 和 41.42% ,产业结构更为合理。消费、投资和出口增幅分别达20% 、 16.1% 和 25.7% ,呈现出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从发展趋势来看,经济下滑的风险开始显现。三季度GDP 增幅,各项综合经济指标增幅都逐渐回落。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增幅为20.3% 和 23.2% ,分别比上半年回落3.2 和 3.7 个百分点。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第三季度城镇新就业人员 23.7 万人,比二季度减少 4.5 万人,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