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影子的游戏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345457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影子的游戏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题影子的游戏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课题影子的游戏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课题影子的游戏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课题影子的游戏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影子的游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影子的游戏(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影子的游戏 学时:2学时学习领域:造型*体现 教材简析:本节课通过手影游戏,让每个同窗呈现自己的“艺术之手”、“机灵之手”、“勤奋之手”等,从中理解了人类的双手不仅能劳动,从事艺术活动,协助其她小朋友,还能传达情感。使学生有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快、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 教学目的: 1、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通过描画和添加的体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理解。 、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 教学重、难点: 通过合理的构图使影子图形作为主体鲜明、饱满的反映在画纸上。产生对事物外形变化的观测爱好,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理解力。 教学准备

2、: 教师:准备皮影、剪影作品、录像,准备投影仪。 学生:收集剪影作品,在大自然中寻找影子。准备手电筒、彩色纸、画板、作业纸、铅笔。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学时 活动一:看影子 放有关皮影戏表演的录像,体会其中的乐趣。运用投影仪做类似的表演。带领学生来到校园里,在阳光下观测自己和大树及其他事物的影子,感受影子的奇特造型。试着在阳光下做手影游戏。 活动二:再现影子 以游戏的形式与学生一起通过阳光的照射画影子。学生们自由组合,一人在灯光下做手影游戏,另一人将投影在作业纸上的手影描画下来。活动三:再造影子 通过对物体的旋转,观测由此而产生的不同的影子变化,理解物体外形构造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活动三:创作

3、影子 学生在阳光下做出多种形体姿态,互相描画。创作出美丽的影子。 活动四:美化影子:在描画影子的画中进行联想与添加,使它成为一张完整的创作画。 第二学时 活动一:看剪影 欣赏民间剪影作品,体会其简洁图形的艺术美。 活动二:把影子留住 师生一起以游戏的形式,在投影仪的协助下将一位小朋友的影子轮廓画在一张彩色纸上,然后用撕或剪的措施作成剪影。 活动三:我来抓住你的影子 学生自由组合,运用手电筒将同窗的侧影投射到彩卡纸上画下来并用撕或剪的措施使其变成剪影。 活动四:我们一起演皮影 将作好的剪影放到投影仪上动一动,请人们猜猜体现的是哪位同窗。 教学评价: 1、合理的构图使的影子图形作为主体鲜明而饱满的

4、反映在画纸上。 2、描画的影子清晰并精确的造型。 、与否有助于学生产生对事物外形变化的观测。札记:通过“玩影子”、“画影子”,一年级一班的李嘉宝在家长的协助下用深灰色的纸剪出了“老鼠音乐会”,造型憨态可掬,布满了童趣。其她学生也基本可以运用画或者剪的措施来体现影子的外形了,本节课的目的已达到。 -课题:妈妈的节日 学时:学时 学习领域:造型*体现 教材简析: 本课要引导学生会议“三八妇女节”或妈妈的生日的情景,用绘画或其她形式、材料进行创作。教学目的: 、让学生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引导学生通过简朴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中为妈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教学重、

5、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体现出自己的愿望,并敢于在一幅画中使用多种体现措施。教学准备: 教师:录音机、准备某些不同类型的同龄人的作品供学生欣赏。 学生:在课前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并收集妈妈工作时的照片等。水彩笔、蜡笔、彩色纸、图画本、及时贴、彩色塑料纸、手工纸、剪刀、胶水,橡皮泥。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听天下的妈妈都是同样的歌曲进教室。分小组交流课前理解到的有关“妈妈的辛苦与喜好、妈妈工作时的照片”的资料,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活动二: 集体交流:“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 分小组讨论:在妈妈的节日里,自己可觉得妈妈送上一份如何的心意?活动三:欣赏同龄人的

6、作品,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想为妈妈做的一件事体现出来。引导学生注意构图、色彩搭配、材料与形式等。活动四: 以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将自己组要体现的情景表表演来,同窗们讨论这样构图与否合适,再添加哪些道具会更好。 活动五:小组为单位画一幅体现“妈妈的节日”的画,可以用拼贴加画的措施。 可先让学生将“我在干什么?”或“我送给妈妈过节的礼物”放在明显的位置上,再添加当时的环境(以家为主,教师为学生提供某些家具、家用电器等的图片资料)提示学生注意主体与背景间的色彩搭配。 活动六:在充足肯定学生大胆、自由体现的基本上,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收拾整顿。第二学时活动一: 向学生展示一幅体现妈妈的画,向学生呈现这

7、幅画是如何“变”成一幅贺卡的。启发学生回忆自己还见过哪种贺卡形式。 活动二: 欣赏马蒂斯、夏加尔等艺术家的粘贴作品,体会其画面的构成。 活动三: 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如何为妈妈制作一幅贺卡?用何种形式、哪些材料、体现什么主题及贺卡的打开方式等。 集体交流:有无更好的措施? 活动四: 分组合伙送给妈妈的贺卡。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多种材料涉及废旧物品,并尽量做到色彩搭配和谐。 活动五:欣赏交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妈妈。还可以独立的再做一份。 收拾与整顿。教学评价: 1、与否通过绘画体现了自己的愿望。2、与否认同自己的作品。、与否敢于在一张画上使用多种体现措施。札记: 在第二学时中,我教了

8、学生一种心形的镂空贺卡的做法,没想到学生们自己由此进行发散思维,制作出了多种半镂空、半立体、多种图形的贺卡。孩子们长大了,真不能小瞧她们了。看来在此后的教学中,要合适的提高教学规定了。 课题:走近大自然 学时:2学时 学习领域:造型*体现 教材简析: 本课与上学期所学的“人们一起做”有些相似,但本课重要是运用自然界中的材料进行造型。教学目的:1、可以运用自然界中垂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同窗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毕作品。 、走进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与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与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伙。 2、与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理解,与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

9、的美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幅欣赏图片、有关录像资料、电教设备。 学生:收集多种废旧瓶子、彩色纸、绳子、竹竿等,带小碗或小盘子。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第一学时 活动一: 通过录像、实物投影设备观看岩画、沙雕等装饰大自然的造型活动的录像。欣赏大地艺术作品的图片。请学生谈一下观看的感受,说一说这种艺术形式与自己此前接触过的艺术形式有何不同。 活动二:出示教师制作的小冰花,请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引起学生爱好。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它是如何做成的。 活动三: 看看自己带的材料哪某些直接就可以用来制作小冰花,哪某些还需要进行改造再做。 2-人一组,制作小冰花的胚子。活动四: 将冰花胚放到小碗或小盘里,拿

10、到操场上使其上冻。在等待冰花上冻的时间里,学生观测自己学校的校院里哪一种地方、适合进行什么样的大地艺术发明活动。并根据各组讨论成果分派各组下节要准备的工具材料。 活动五: 将冻好的小冰花小心的取出,人们一起玩一玩,并把它吊到学校里的松树上,再运用带来的其他材料,把松树打扮成圣诞树。 活动六: 收拾整顿,整队回班。 第二学时 活动一:带队来到校园里。将材料工具放好。 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小动物是如何在雪地里作画的。运用带来的工具在沙地上仿造一下多种小动物的脚印。体会造型的快乐。 活动二: 各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组上节课讨论得要进行的艺术活动的创作思路,教师和其她同窗可以提出建议,使

11、其思路更趋合理。可以根据造型内容互换各组需要的工具、材料。 活动三: 小组合伙完毕作品。教师要指引组长分派任务,鼓励每个人都要发扬合伙精神,还要注意安全。 活动四: “大地艺术展”,互相参观。活动五: 收拾与整顿。 教学评价: 1、与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与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伙。 、与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理解,与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札记: 在上这一课的头一种星期五下了一场罕见的冬雪,但星期一上学时,雪却化的干干净净。这让我懊悔极了:为什么不能灵活的请教导处调节学时,充足运用最合适上这一课的时间?!却让孩子们只能用沙子假装堆雪人!好懊悔,好懊悔!如果再这样抓不住机会,孩子

12、们也会对美术课失去爱好了。课题:花地毯 学时:一学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教材简析: 本课是引导学生用绘画或剪贴的措施来设计一小块地毯,然后再拼成一块大地毯。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引导学生运用剪贴及绘画措施来设计一块小地毯。 、指引学生用许多“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否创作出富有特色的图案。 、能否积极参与讨论、绘画、拼贴、欣赏等活动。 、在拼贴“大地毯”的过程中,与否发扬合伙精神,色彩搭配与否合理。教学准备:教师:实物投影仪、准备若干绘画和剪贴的小地毯的范例及多种颜色的纸。 学生带一块泡沫拼图地垫。准备旧挂历

13、纸、画报纸、油画棒、剪刀、水彩笔、胶水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地垫拼图游戏:由一种小组的同窗一人拿一块地垫,拼插起来,看拼成的大地垫的图案是不是更美,更富有变化。 活动二: 出示一幅大地毯,然后把它拆成小块,分发到各组,小组欣赏交流。 讨论:“小地毯”图案是如何构成的,“小地毯”均有用什么措施体现的?它美在哪里? 集体交流,再把发到手中的“小地毯”拼成大地毯,反复体会形式美。 活动三: 运用实物投影仪具体展示、分析设计“小地毯”的措施:剪贴、绘画,懂得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体现自己独特的设计。按设计措施不同窗生自由组合,互相交流设计构思。学生运用间或绘画的措施设计一块“小地毯”。活

14、动四: 分组把做好的“小地毯”拼成“大地毯”,小组互评。 “地毯展销会”展示所有的地毯。 收拾与整顿:提示学生收拾好学习用品。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课后拓展: 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旧材料,如布、线、绳、绒线等来设计制作“小地毯”。 教学评价:、与否创作出富有特色的图案。、能否积极参与讨论、绘画、拼贴、欣赏等活动。 3、贴“大地毯”的过程中,与否发扬合伙精神,色彩搭配与否合理。 课题:分蛋糕 学时:1学时学习领域:造型*体现教材简析: 本课的题目是“分蛋糕”但实际是圆形的分割、重组。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 2、激发学生想象,并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 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分割措施,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描绘出新颖独特的蛋糕。 、在重组画面时要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蛋糕的范图、多种颜色的纸、多媒体课件等。学生:准备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活动一: 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和吃过的蛋糕的种类。 活动二: 教师出示多种造型的蛋糕的范画。请学生先讨论再说一说,还可以设计出什么样的蛋糕,蛋糕上还可以画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