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絫音引证群籍玉篇》撰例考.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317805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修絫音引证群籍玉篇》撰例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修絫音引证群籍玉篇》撰例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修絫音引证群籍玉篇》撰例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修絫音引证群籍玉篇》撰例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修絫音引证群籍玉篇》撰例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修絫音引证群籍玉篇》撰例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修絫音引证群籍玉篇》撰例考.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撰例考魏現軍摘 要 金代邢凖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完整保存了唐代孫强玉篇“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二言”,具有突出的文獻價值。輯校及研究孫强玉篇,首先要考察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的編纂體例。通過梳理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成書的時間層次及絫修的過程,對其“顯例”與“隱例”進行了考探。文章認為:邢書部首、徵引書、部内字、釋文的排列上都有序有據,體現了邢凖先進的辭書編纂理念。所謂邢書“體例甚陋”說並不能成立。關鍵詞 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孫强玉篇;撰例作者簡介 魏現軍,河南理工大學講師,文學博士。(河南焦作 454011)金人王太以玉篇為基礎類集八書,“推而廣之”成增廣類玉篇海。其後,祕祥等八

2、人重修增廣類玉篇海。邢凖又在祕祥等人的基礎上“絫音引證”成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王太書和祕祥書已亡佚,邢書金刻本尚存,先後被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和中華再造善本(金元編)。楊正業老師孫强輯校論提出: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首段玉篇“是孫强玉篇,共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二言” 楊正業,馮舒冉,魏現軍:孫强輯校論,辭書研究2009年第6期,第126页。若其如此,輯校及研究亡佚近千年之久的唐上元本孫强玉篇,首先要弄清楚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的編纂體例。關於邢書撰例,楊正業老師 楊正業老師著世家(辭書研究2006年第2期,第196-203頁),直觀、形象地論述了增廣類玉篇海、重編改倂五音篇和改倂四聲篇海之間的關係,並旁

3、涉宋遼金之間辭書的交流和傳播問題。此文叙事不以時代為先後,而以譜系為準繩,為辭書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辭書史不只有編年體一種,建立在影響視閾下的辭書史更能反映辭書發展演變的綫索。、梁春勝先生 梁春勝先生著有從到中國字典編纂史上的一個轉折點(中國典籍與文化,2004年第2期,第21-26頁)和引書考(中國典籍與文化2008年第4期,第55-60頁)。上述二文比較早、比較全面地對新修玉篇(本文引作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和四聲篇海(本文引作改倂四聲篇海)的關係及引書問題進行了討論,糾正了一些錯誤認識,並對四聲篇海的符號錯亂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尤為可貴的是,文中論及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和改倂四聲篇海

4、兩部金代字書在中國辭書史上的地位及影響,有助於推動辭書史研究開拓新的研究疆域。、胡平先生 胡平先生編纂體例整理研究(河北大學2008年碩士學位論文)從收字、注音、釋義、書證等方面對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的編纂體例進行通觀性闡釋和分析。其中部分内容以編纂體例探究為題發表於保定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第91-95頁,作者署名為:胡平、陳春風、王曉樸)。等皆有論及,材料依據都是邢凖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卷首的三篇序:梁顧博士玉篇序、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增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序。這三篇序也是孫强輯校論一文的主要依據。但是,同樣的材料得出的結論却不盡相同,有的甚至截然不同。舉其大者,新修絫音引證群

5、籍玉篇首段之玉篇,梁文與胡文認為是陳彭年在孫强玉篇基礎上重修而成的大廣益會玉篇,楊正業老師則認為是孫强玉篇。這種分歧,反映了學界對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體例認識上的不一致,因此也就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 本文撰例研究之目的指向於孫强玉篇輯佚,側重於從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這一橫截面,通過考察其撰例,反映其歷時纍積的時間層次。與之前研究不同,本文注重比較分析邢凖“所標明”與“實際所有”之間的差別,注重解析邢書中所體現出的邢凖之辭書編纂理念。同時,本文不涉及對邢書不足的論述:批評之前,理解先行;這也是本章設置“邢書體例甚陋辯”的初衷。今略抒淺見,以就教於梁春勝先生、胡平先生。一、成書過程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

6、篇的成書基礎是祕祥等八人的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而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又是在王太增廣類玉篇海的基礎上重修的。因此,考辨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的編纂體例,要從王書和祕書開始。(一)王太增廣類玉篇海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言:王太,洨陽人也,幼習音韻,常有心於此。時請諸明公相與言曰:“篇韻者,分文析字之樞筈,立訓申義之津涉。可使統之有宗,會之有元,多而不紊,詳而不雜,無眩於目耳。”故日以聚居,潛精勉志,歷乎數載。類八家篇韻,校其相犯者芟除之,考其當用者收采之;及諸家篇中隱注,盡立為大字;凡自來諸篇中有闕者,今具言之。雖三教經書廣大而一無脫漏,其如積塵之山,納川之海,成其大,就其深,靡有遺焉

7、。玉篇元數大字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二言,又八家篇内增加大字三萬九千三百六十四言,經及音訓計六十萬餘字,集成一書,号曰“增廣類玉篇海”。從這篇序,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書名序言中說的很明白,王太以玉篇為藍本,又從“八家篇内增加大字三萬九千三百六十四言”,集成一書,名字就叫增廣類玉篇海。在改倂四聲篇海 改倂四聲篇海,原名改倂五音類聚四聲篇海,學界多簡稱“篇海”或“四聲篇海”。王太增廣類玉篇海也有簡稱“篇海”的,為了避免混淆,本文簡稱為“改倂四聲篇海”。本文所引為成化丁亥七年釋文儒募刻本,續修四庫全書收入第229册。前所附韓道昇重編改倂五音篇序中首次將王太書增廣類玉篇海簡稱為篇海,今學界多簡稱為類玉篇海

8、。同時,人們還習慣於稱改倂四聲篇海為四聲篇海。這種簡稱的混亂,也部分導致了對篇海世家 楊正業老師將增廣類玉篇海及在其基礎上層層絫修的字書稱為“篇海世家”,為辭書史研究引入譜系的視角。詳參語文詞典編纂史(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174頁),世家(辭書研究,2006年第2期,第196-203頁)。基本事實認識上的不一致。成書時間邢書卷首的三篇序中,都没有提及增廣類玉篇海的具體編纂時間。韓道昇重編改倂五音篇序言“太朝甲辰歲,先有後陽王公與秘詳 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中均稱“祕祥”。等以 梁春勝先生已經指出“以”乃“八”字之誤。詳參從到中國字典編纂史上的一個轉折點,中國典籍與文化,2004

9、年第2期,第22頁)。人推而廣之,以為篇海”。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中又說王太“日以聚居,潛精勉志,歷乎數載”。金“太朝甲辰歲”是公元1125年,楊正業老師據此將“數載”之後的王太書成書時間定為公元1130年左右。3收字的來源增廣類玉篇海收字的來源為玉篇“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二言”,又從 “八家篇内”增加“大字三萬九千三百六十四言”。這裏的“大字”是指字頭。這39364個“大字”,除了原有的字頭外,又將“諸家篇中隱注,盡立為大字”。“隱注”指的是字書韻書釋文中不列目的異體字。由此可知,該書收字總數為六萬二千二百三十六字。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中言及“類玉篇海名件下項”共十部分:省篇韻、塌本

10、篇韻、陰祐 大定甲申重修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中稱“陰佑”,其後“類玉篇海名件下項”作“陰祐”,增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序中“舊字号樣”中亦作“陰祐”,本文統一為“陰祐”。餘文、古龍龕、龕玉字海、會玉川篇、奚韻取有形注、類篇、諸篇下隱注、諸韻下隱注。因此,序中所言“八家篇韻”是指:省篇韻、塌本篇韻、餘文、古龍龕、龕玉字海、會玉川篇、奚韻、類篇。可以看出,儘管用來擴充玉篇的只有八種字書、韻書,但是增廣類玉篇海的“名件下項”却有十項,多出來的兩項分別是“諸篇下隱注”和“諸韻下隱注”。這八家篇韻及其中的“隱注”是增廣類玉篇海收字的來源。(二)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邢書中的第二篇序是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

11、序,對於此序多有争議。一種觀點認為,“類玉篇海一書今已失傳,但金大定甲申年(公元1164)該書重修時,無名氏為該書所作的序(全名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却還保留在新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的卷端。根據此序,類玉篇海是由王太倡導主持,祕祥等八人參與編成的,甲申年重修時亦同時付諸刊刻” 梁春勝:引書考,中國典籍與文化2008年第4期,第56頁。對此,似可再討論。.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的編修者根據前列說法,該書是“王太倡導主持,祕祥等八人參與編成的”。但是,在該序末尾的“編集校勘人”共八人:祕祥、趙卞、周胤、張宗古、楊景、張衠、范詢、李溫,並没有王太。上文顯然注意到了這點,加之該序中用大量的篇幅

12、介紹王太及其增廣類玉篇海,所以便認為是王太倡導主持。如果真的如此,那麼在編集校勘人就應該是王太等九人,而且在編集校勘人中應該出現王太的署名。其實,通過研讀該序我們知道,王太編纂的書名叫增廣類玉篇海。大定甲申編集校勘的書名叫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是王太增廣類玉篇海的重修本。在重修的過程中王太並没有參與,編集校勘人是祕祥等八人。之所以該序中用很大篇幅談王太編纂的增廣類玉篇海,主要是介紹重修底本的情況,體現了重修者對原著者的尊重。由於該序没有具體談及重修時的工作,所以容易被認為與增廣類玉篇海是一種書。邢凖增修絫音引證群籍玉篇序亦有類似說明:逮我聖朝彌文煥著,韻學尤工。是以洨陽王太集上數家篇韻總之

13、為一,庶乎詳而不雜,條然不紊。抑又祕祥等八人校讎編類以成一家之書。從邢凖論述來看,王太和祕祥等八人的工作是各自獨立的,不存在“王太倡導主持,祕祥等八人參與”的情況。“以成一家之書”,既與王太增廣類玉篇海相區別,又說明其重修非小修小補,而且“校讎編類”與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中所言“編集校勘”也是一致的。邢凖書成於公元1188年,祕祥書成於公元1164年,邢凖又稱編集工作“僅二十年”。由此可見祕祥書成不久,邢凖就開始增修,邢凖對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的情況應該是瞭解的。2大定甲申重修增廣類玉篇海序的作者邢書卷首共三篇序。第一篇梁顧博士玉篇序與大廣益會玉篇前所附大廣益會玉篇一部並序内容基本一

14、致 所不同者有二:“由來者尚矣”,大廣益會玉篇作“由來尚矣”;“謹條例同異具以上呈”,大廣益會玉篇作“謹依條例同異具以上呈”;“簡册所傳,莫今比盛”,大廣益會玉篇作“簡册所傳,莫令比盛”;“空思朱墨,懼必無傳”;大廣益會玉篇作“空思朱墨,燿必無傳”。通過序末所言“野王霑濡聖道,沐浴康衢”來看,應是顧野王原序,只不過在序首多出了對孫强重修情況的介紹 孫强書成之後,對顧序未加刪改,只是加上了“唐上元元年甲戌歲四月十三日南国處士富春孫强增加字”及介紹其規模的“凡五百四十二部,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二言,注一十八萬六百四十字”。今大廣益會玉篇序在孫强玉篇序的基礎上改写而成,删去了“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二言”。大廣益會玉篇实有字頭為22804个,比孫强玉篇還要少68字,這也許是大廣益會玉篇中不列總字數及孫强玉篇字數的原因。讀者對字書的字書編纂成就的最直觀的認識是該書的收字規模,這對奉敕編纂的大廣益會玉篇是個挑戰。官修的集韻和康熙字典在收字上“屢創新高”,也從側面說明了這個問題。梁顧博士玉篇序,是玉篇中所保留的顧野王原序。推測起來,可能是王太將其放入增廣類玉篇海中。之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