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能力之培养策略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317203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能力之培养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能力之培养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能力之培养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能力之培养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能力之培养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能力之培养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能力之培养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能力之培养策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机电类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社会的深度关注, 主要表现为就业质量不高。 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宗旨的高等职业教育, 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应放在人才培养目标的首位。近年来,为了缓解高职机电类学生的就业压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鼓励高职机电类学生自主创业。 因此,学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 将开发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 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 然而, 创业之路异常艰难,高职机电类学生要想成功创业, 必须注重创业能力的培养。 只有不断加强创业能力的培养, 才能满足社会对应

2、用型和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一、必要性分析1. 促进机电行业发展的需要。创业教育作为国际教育界的潮流, 已引起我国各高校的普遍重视。 各大高校积极开发创业类课程,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创业和就业。在机电专业教学中,强调创业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能使学生有更多接触行业的机会,彻底克服理论脱离实践的不良倾向,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对于机电专业实践的本身, 也要求学生把职业素质的训导和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 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创业中体现机电行业对人才的需求。2. 培养一专多能的学生。机电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一专多能、 具有复合

3、性和多元性, 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整合各种创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前提。 机电类专业要求学生不仅可以把单项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 还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运用机电类专业理论和技能的能力。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传统学科,实践导向性非常强, 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 从机电高职教育定位来看, 本身就是培养机电行业和领域的应用性人才。 通过开展创业教育,一方面强调学生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处事能力、政策法规运用能力, 等等。 而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一专多能的高职学生。3.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当前,高职院校对机电类专业提出“培养创业型、 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之一。 而机电类学生的创业活动, 不仅是专业能力的较量, 还是思路的比拼。 谁的思路合理、科学、新颖,谁就赢得市场先机,争取到更广阔的职业前景。但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制约, 多数院校重理论教育, 轻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引入创业教育,可使机电教学实现教、学、做统一,实现老师和学生走向生产一线,让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思路,还能够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二、培养策略1. 深化高职创业教育改革。创业教育理念是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对整个创业教育的

5、发展方向起决定性作用。我国高校经过十多年的探索, 在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一定成就。 然而,在教育理念方面功利化、简单化、狭隘化倾向明显,导致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教育异化为就业培训和岗前培训。 因此, 现在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刚起步阶段, 需要加大发展自主创业教育的力度, 转变传统的因袭式传习教育观, 把自主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课堂教育相融合, 与深化教育改革相结合, 突出人才素质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创建以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为导向,以情境教育和实训教育为主要方法的教育方式, 把自主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全过程, 塑造机电类学生的自主创业人格。 这样就抓住了自主创业教育的根本和

6、高职机电类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的关键。一改传统“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 照单收”的创业教育方法, “以创新创业实际过程与问题为导向”,进行启发式、互动式教学,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问题, 在思考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和技能, 在积累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丰富经验, 在丰富经验的过程中提升创业能力。2. 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职机电类学生自主创业教育 课程的具体设计既要满足宽口径、 厚基础的要求, 又要符合“分流培养”原则。合理安排专业课与创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关系,加强通识教育,奠定厚实的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适应性。根据分流培养原

7、则,对有特殊要求的学生提供一些科学研究训练、素质拓展教育、专业深化教育、工程实践教育或职业培训教育等。建立与机电专业教学相平行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独立设课,包括开设政策与法规、经营、贸易、金融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建构完善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设立“人文素质教育”、 “科学素质教育”和“工程素质教育”三大课程模块。 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 还应当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 如请有关政府机关负责人讲授纳税程序, 如何办理工商登记及税务登记, 特种行业管理, 等等, 让学生掌握实战的经验和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3.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教育的成

8、败关键在于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 许多高职院校纷纷提出要建设 双师型 教师队伍, 培养了一大批既充满创业热情又能理性分析创业流程、 既有创业精神又了解创业过程、 既掌握创业知识又能讲授创业课程、 既懂得创业理论又有创业实战经验的优秀专职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使其能够在教学第一线为广大机电类学生开设创业类课程。另外,还可以通过聘请创业成功、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 以及具有创业经历的优秀毕业生、 政府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等作为任课教师。4. 加大创业教育硬件设施投入。在师资建设的同时,加大创业教育硬件设施的投入。 根据创业教育注重实践性和亲历体验等特点, 为

9、了让学生在各种模拟的场景下体验创业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创业学习期间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需建立一系列专门的、先进的创新创业实训室, 如创业战略分析研讨室、 模拟信息交流服务实训室等。同时,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完备的整体,要保证其运行良好,就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体系,以推动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教育的行政管理体制、 教学管理体制、 服务体系等平台建设。 5. 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得到创业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政策法规等软环境支持。目前,中央和地方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措施, 但没有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 激励机制和帮扶机制, 力度还不够,

10、 实施的效果也不太理想。因此, 国家和地方需要加大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优化创业能力培养的软环境,高校、政府、企业协会可以加大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协会、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基地、高职机电类学生科技园、成果转化服务机构、校外实践基地、科技信息中心等服务机构的建设; 还可以定期评选出一批高职机电类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 树立 “标杆”, 营造氛围,培育人文环境,引导和鼓励高职机电类学生自主创业。6. 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观。在创业过程中,既可以创造财富,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在对机电类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观。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多 生偏爱稳定的工

11、作单位,如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等,使部分高 职机电类学生失去创业热情。 另外,高职机电类学生存在着不正 确的财富观,把精力放在关于社会财富的分割上,而很少考虑如何创造财富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的创业苦乐观。 加之当前社会诚 信缺失,政府部门公信力下降,这都使创业更具风险。因此,在 培养学生创业能力过程中, 应加强学生风险意识教育, 让学生树 立创业光荣、创业有为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观,使学生在 校就做好足够的创业心理准备。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观是培养其创业能力的前提。加强创业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不断加强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 养,不但可以促进学生自身成长, 还可以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最重要的是能为社会培育企业家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国 家、社会和学校应该创造足够的条件, 为高职机电类学生提供良 好的创业环境,培养学生执著的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促进机电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