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须做有心人(梁迪谦老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316207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人须做有心人(梁迪谦老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育人须做有心人(梁迪谦老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育人须做有心人(梁迪谦老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育人须做有心人(梁迪谦老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人须做有心人(梁迪谦老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育人须做有心人赴上海参加培训学习有感梁迪谦2014年10月10日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育人的艰难。是的,尤其是在当下,教育的诸多困惑正在“折磨”着我们,有时甚至让我们觉得无计可施,哀叹连连。有没有其他一些锦囊妙计之类,能够帮助我们破解这些困惑呢?通过这一次上海培训学习,尤其是听了迟希新和方海东老师的报告,大家都觉得收获颇丰,感慨良多。导师们的理论报告和实践经验再一次启示我们:教育虽难事,但如果能甘愿做一个有心人,这些教育难题往往会迎刃而解。一、做教育材料的收集者1、做生活现象的留心者。许多教育名家都说过,生活即教育。现实生活中,会存在大量的可以用来教育学生的事例。只

2、要我们能时刻留心观察,并收集保存,日后,就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许多惊喜,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们应该力争像迟希新教授那样,胸挂一部相机,身带一本笔记,走到哪里就拍记到哪里。看到“生时何必就睡,死时就可长眠”“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样新奇的标语,马上记下来;看到小摊上摆卖“流氓证”“泡妞证”,也马上拍下来,或者买回来;听到感人的故事,就简要地记下来;街上大妈们的争吵,也不妨把它录下来。这样,久而久之,你的教育仓库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随时可以“调兵遣将”,派上用场。更重要的是,这样会为你今后的研究积累了丰厚、翔实的材料,为自己今后成为学有专长、教有成就的教育者或者名家打下了

3、坚实的基础。2、做网络和其他新闻媒体的关注者。铺天盖地的报纸新闻,日新月异的网络消息,如果我们能够经常看我所爱,取我所需,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拷贝和整理,这无疑也是教育者丰富的宝藏之一。像马加爵事件,武汉捞尸公司见死不救事件,小悦悦事件,老人讹人事件,感动中国人物,身边的好人好事,等等,都是很好的教育材料,应该注意收集和储藏。大家知道,在很多时候,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加喜欢用的教育方式是,用“老土”的理论、烦人的套语,来教育和训斥学生。让学生心里在嘀咕:你这些话,我已经听了几十遍了。教育效果可想而知。这样做既惹恼了被教育者,又使我们自己不爽。如果能代之以故事和实例,教育效果可能就大为改观。因此,储

4、存网络、报纸上与教育相关的事实材料,应该是老师们一生必做的课题。3、做学生各种表现的观察者和捕捉者。方海东老师的要“思学生”很值得我们思考:你的学生是什么样的?你的学生大致可以分成几类?有一孩子今天状态不对,你能看出来吗?他们现在需要什么?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他们出现问题的时候,最需要你做什么?你认为你能够为他们做到的最大的可能是什么?你当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他们喜欢和需要吗?方海东老师的八问,大致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你了解你的学生吗?二是你的教育适合学生了吗?了解是前提,对症下药是关键。那么,如何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呢?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呢?很明显,单靠心理学、教育学理

5、论是远远不够的。我个人觉得,除了通过家访、班干和科任老师来了解学生外,教师要善于对本班学生“察言观色”,并随时记录学生的言论及其行为。像一些同学在写周记和作文时流露出的思想和情怀,课堂上的发言、课间的交谈、个人脸色的“阴晴”变化,往往是学生内心思想的外露,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捕捉并记录,就会让教育者准确了解到学生内心真切的想法,从而实施正确的教育,何乐而不为呢?二、做教育艺术的热心人1、剥鸡蛋的教育案例是学生个体教育的经典。方海东老师说:“每个班级,都有一个上帝派来折磨你的人。”面对这个“上帝派来折磨你的人”,方老师用了给该学生剥鸡蛋的方法来实施教育,通过毕业后该学生给方老师的微博留言来看,这次教

6、育是很成功的,因为它让学生一辈子记住了这次事件,它更让学生得到了启发和鼓舞,由此而改正缺点,阔步向前。很明显,方老师在实施教育之前肯定是费了一番脑筋的。当然,我们不可能照搬他的“剥鸡蛋的故事”,因为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是,当我们也碰上“上帝派来折磨你的人”时,能不能也考虑到教育方法的艺术性呢?种树的故事,朝晖夕阳的故事,石子、沙子和水装杯的故事,是否也该拿来试一试呢?2、开展班级活动是带班必做的功课。迟希新教授的报告让我们耳目一新。对班主任的要求对教育常识的全面掌握、对学生发展的正确判断、对自身角色的深刻体认、对专业发展的强烈关注,迈向未来的五种人受过专业

7、训练的人、善于整合的人、有创造性的人、尊重别人的人、有道德的人,人生四大憾事少无良师、长无益友、壮无善事、老无令名,班主任活动创新设计等内容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也觉得,“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语)和教育离不开活动的说法基本是真理;活动要创新,也相当关键。每周的班会课如果能充分利用起来,按照各个年级教育的目的和计划(如方海东的初中三年教育计划:初一年级寻找自我,初二年级飞扬自我,初三年级春华秋实),开展一系列的班级活动,这是非做不可的。另外,如何让学生觉得有趣,最终达到教育的效果,这就非得进行创新设计不可。那么,如何进行创新设计呢?迟希新教授的设计要求和标准很值得我们参考

8、:这样的活动学生喜欢吗?这样的活动有效果吗?具体实施时会有乐趣吗?这样的活动适合学生吗? 3、善于捕捉各种教育机会是一种智慧。通过设计班徽来培养班级凝聚力,效果可能会很好。方海东老师的2010“飞扬”三班和温州九中4班的班徽是很好的例子。围圈抚背、仰望星空、两只脚丫、大拇指等活动或图片也是方老师善于捕捉教育机会的经典之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浏览康轩网,阅读教育报刊,我们可以借助别人的教育先进经验来武装自己,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教育智慧。三、做创新能力的培育者关于创新能力的重要,我们听到的相关报告已经举不胜举,课改所花的时间也已经十几年,但至今还是收效甚微。什么原因呢?我总觉得,除了国情、环境、

9、背景等因素之外,就是我们中小学大部分教师不太愿意在这方面下足功夫。我们也都知道,十多年前,一些专业人士在统计诺贝尔奖获得者时,就深感悲哀,因为新中国成立几十年,竟然还没有培养出一个诺奖获得者。后来终于有了,是红高粱之子莫言大作家为我们挣回了一些脸面。可是,有科技含量的医学奖或物理化学奖还没有。于是,前几天,就有新闻媒体继续宣扬,说2014年三位华裔科学家有望获得医学奖或物理学奖,可等到结果揭晓,没有“我们”华裔科学家,于是又再哀叹了。其实,这大可不必。没有就没有,不要把人家培养的“华裔”也归为己有,我们不应该有这么厚的脸皮。但我们可以正视这个问题,为什么在我们的土壤上就培育不出来?问题的根本在

10、哪里?其实,不用过多的理论探究,单看我们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就知道了个大概:标准化考试、标准化答案、中高考指挥棒,学生没有任何的求异性思维,个个都只是做题的机器,连书写自己性灵的文章都还要参考别人或抄袭别人的,这怎么会有创新能力呢?又怎么会有自然科学方面的诺奖得主呢?创新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个说法应该是正确的。虽然也有人说,中国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我个人觉得中国足球从娃娃抓起也不一定会取得成功,因为我们有很多方面不如人家,诸如人种、体魄、强悍的差异等。但是要说智力,我们有堂堂十四亿中国人,聪明像爱因斯坦的应该不在少数,只要能够早发现,早培养,出几十甚至上百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在这方面,

11、从专业人士到教育部官员,再到国家领导人,早就意识到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了。缺乏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并非危言耸听。看看我们当年警告越南和后来美国打伊拉克,我们就会觉得触目惊心,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因此,真的不能靠人海战术了,真的要重视高科技知识了,真的要从小培养我们祖国花朵的创新意识了。在国家层面,在制定新的课程标准时,已经融入了创新能力培养的元素;在编写新的教科书时,也时不时汇入了大量的涉及创新孕育的内容和问题。这次赴上海学习,加上原来的很多次培训,专家们给我们作的报告,可谓苦口婆心,几乎是用上“帮托你们了”的口吻了。因此,老师们务必要重新认识到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特别要

12、将创新培养落到实处。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很多。首先要将课堂教学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时时刻刻将创新培养铭记心中,善于捕捉各种创新教育的机会。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新课程。教师要把挖掘教材的内涵功夫做足做够。第三,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更要充分调动和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有展示自己才华和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总之,做创新能力的培育者,我们责无旁贷。写到这里,我又想到了方海东老师的每天“四个一工程”上好一节课、读一个小时的书、和一个孩子说话、写一篇教育随笔和对教师成长过程的认识(菜鸟业余一般神天神至尊),更加能体会到,方老师正是用这么充实的每一天和对教师最高境界的追求,怀着对教育的一片痴心,心中永远拥有对学生深深的爱,竭心尽力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才会有这样的体会、认识与“少”有成就。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