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292921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倍数与因数”的教学设计(五上)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第2、3页。二、设计背景:本单元“倍数与因数”将学习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掌握“找倍数”“找因数”等基本技能,为后续学习分数的通分、约分,分数的四则运算打好基础。在数论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一类数是质数。如果一个数本身不是质数,那么可以不断地对它进行因数分解,直到所有的因数都是质数为止。例如,84=242=2221=2237=2237。一个自然数(除了0和1)如果不是质数,就称为是合数。每一个比1大的整数只能有一种方式分解成质数的乘积。现行数学课程标准不要求小学生分解质因数,但要求学生能把一个合数(100以内)灵活地分解成两个较小

2、自然数的乘积。其实,在三、四年级学习探索乘法算法的时候,学生已有把一个乘数(两位数)用和它相等的两个数的积去替代的经验。这个单元的学习必须唤醒和发展这种经验。作为“倍数与因数”的起始课,教学设计有如下几点思考。 按教材的意图,先让学生回顾学过哪些数,并把学过的数进行分类,再引入自然数和整数。可是学生都以为学过的数可以分成整数、小数和分数等三类。他们现有的数学知识还不足理解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也很难向他们说明学过的数为什么只能分成整数和分数两类的道理。 所以,本教学设计放弃了教材提供的数的分类活动,把设计重点直接放在学生最早认识的自然数上,不仅知道什么是自然数,还应

3、当进一步了解自然数的一些基本特征和性质。 虽然倍数与因数的概念是从乘法算式引入的,但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目标的描述,都没有诸如“结合具体情境”的要求。本单元学习内容编排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到抽象的自然数的符号世界里经历一次探究之旅:选择的不是现实情境,是数学情境,超越出直接实用的局限,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和挑战。三、学习目标: 了解自然数和整数。 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在1100的自然数中,会判定其中一个自然数是否是另一个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四、教具准备:为每个学生准备1张百数表。五、教学过程:

4、【回顾与展望】(2分)同学们对十进计数法应该很熟悉了。十进计数法的核心是位值制,即数的位值结构。如 2268可以表示为21000+2100+610+81,而且这个结构是十进计数法表示2268这个数的唯一确定的形式。2268这个数除了它的位值结构,还有其他的结构吗?如果有,其它结构的表示形式是否也是唯一确定的? 我们今天开始学习“因数与倍数”这个单元,就是要进一步探讨与数的结构有关的问题。因为“因数与倍数”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因此,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自然数。其实,同学们对自然数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你最早认识的数就是自然数。【数学活动1】(8分)请写出在一、二年级学过的3 个数,举例说明

5、这些数有什么用?(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如,我们班有52人,我的座位在第4排,教室的面积约有70平方米,等。这些数可以表示事物的个数,可以表示事物的顺序,还可以表示度量衡的结果。 (注:基于学生的汇报交流,明确这些数的用途。)【反思】 上述这些数的用途,小数或分数哪些也有,哪些没有?小数或分数可以表示度量衡的结果,但不能表示事物的个数与顺序。【讲解】 像4、52、70等都是在数数的过程中形成的,在数数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数叫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因为自然数是在数数中形成的,所以,自然数可以表示事物的个数与顺序。自然数还有哪些特征呢?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为什么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6、)0+1=1,1+1=2,2+1=3,1是0的后继数,2是1的后继数,3是2的后继数,如果n表示任意一个自然数,它总有一个后继数n+1。所以,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还是整数的组成部分。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整数有哪些特征呢?没有最小的整数,也没有最大的整数 。【数学活动2】(5分)观察下面乘法的两种算法,指出它们的区别。计算:2312。算法1:2312=23(10+2) =2310+232 =230+46 =276算法2:2312=23(34) =2334 =694 =276算法1的根据乘法分配律;算法2的根据是乘法分配律。【反思】同一算式为什么有不同的算法? 这是因

7、为同一个数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或者说,同一个数有不同的结构。 【讲解】上面两种算法,分别利用了自然数12的两种不同的结构。 算法1:12=10+2,是位值结构。 算法2:12=34,是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的自然数的另一种结构。12是3和4的倍数,3和4是12的因数。【数学活动3】(10分)根据下列算式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243=72 246 = 4 2.45=12 175=32(四人小组合作,每人说其中的一道题;遇到问题一起讨论、解决。)注意:发现和纠正如下一些不正确的说法。 24和3是因数,72是倍数。乘数和积是指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因数和倍数指乘数与积之间的关系

8、。 2.4和5是12的因数,12是2.4和5的倍数。强调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因数与倍数,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倍与因数”的研究范围。【反思】判断上述算式中的倍数或因数时,特别要注意哪些问题? 注意研究的范围(非零自然数); 注意倍数或因数都是描述两个自然数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必须指明谁是谁的倍数或谁是谁的因数。 余数不是零的整数除法,其实就是商是小数的整数除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判断被除数不是除数的倍数。【讲解】明确上述注意点。整数除法,余数有且只有两种情形:一是余数为0(整除);一是余数非零(不能整除)。前者可以判断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后者可以判断被除数不是除数的倍数。【试一试】(5分)

9、判断下面哪些数是7的倍数。 14 17 25 77 再找出7的3个倍数。 (先独立思考,再全班汇报交流、质疑反馈。)【课堂练习】p3练一练第2、3题。(8分)第3题改成:在百数表内涂出全部6的倍数(这种改变的意义在于可以感受6的倍数在百数表中的视觉模式)。310987651242019181716151112141326252122242330292827393837363531323433404541424443504948474651525453605958575655676665616264637069687172747380797877767586858182848390898887959192949310099989796【回顾小结】(2分)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了解了自然数和整数,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学会判断一个自然数(100以内)是不是另一个的自然数(10以内)的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回顾一下,你达到这些学习目标了吗?围绕学习目标,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欢迎你提出来。 (王永设计 2011年7月1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