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无线电台的多模式调制设计与分析.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242722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无线电台的多模式调制设计与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软件无线电台的多模式调制设计与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软件无线电台的多模式调制设计与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软件无线电台的多模式调制设计与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软件无线电台的多模式调制设计与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件无线电台的多模式调制设计与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无线电台的多模式调制设计与分析.doc(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软件无线电台的多模式调制设计与分析本文由罗云飞2008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南京邮电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软件无线电台的多模式调制设计与分析 姓名:蔡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指导教师:朱洪波 20040401 摘要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需求的飞速发展,无论在军用还是民用无线通信 领域。各个系统的兼容性、可升级性、自适应性问题突出。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射频信号数字化、软件化处理的思想,即软件无线电技术,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般来讲,软件无线电系统应该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采用标准

2、化、模块化软硬件体系结构,同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兼容性,通过软件的更 新、加载可以增加新的功能、适应新的通信模式。信号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是 软件无线电多模式调制兼容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软件无线电所特有的多频段、 多功能、多体制特性,使得无线电台接收端如果没有事先约定将无法在某一特 定的调制方式上进行接收。因此在对信号进行接收解调前就首先必须识别出该 信号的调制样式及其信号参数,才能解调出调制信息,并进行信号处理。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关于软件无线电台多模式调制的设计与分析。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软件无线电感应电台的研制为基础,研究了 软件无线电的基础理论,包括信号采样理论、多速率信号处理技术

3、,软件无线 电中通用调制解调模型等,介绍了本项目中涉及的、及影旦雌的调制 解调算法;针对系统要实现模拟调制方式和数字调制方式的兼容问题,在阐述 系统通用硬件平台的基础上,分析和设计了多模式调制的语音处理方式及软件 模块结构;研究了各种调胄信号的识别问题,采用基于决策理论方法的调制识 别器,对(、 、 形愀)多种信号进行了调 制方式识别;介绍了高效数字滤波器在中的应用与分析,在中 采用两级级联方法具体实现了内插抽取数字滤波器。 关键词:软件无线电多模式调制调制方式识别数字滤波器 砒 趾 , 吼,觚 印证 ,廿 、 ( 啪 弘 ,) 、】,也 ,、 觞 , 雠 协 ,觚雎 皿砌 趾 锄 曲 , “

4、珊, 瑚 ,切, 血 蟾 秘舭 肌 、 也 小 盯 盯垃 , ,也 鲫 旬 也 垃廿 洲 印仃眦廿 柚 粥 工锄 龇 , 叮、 鲫 , 柚 硌 锄 、 印 , 蜉 昏 砒 也 , 町 印 , 岫 也 、 、熨, 卸 【 印 伍 觚 咖 : , , , 诅 毛 南京邮电学院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 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 含为获得南京邮电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 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

5、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日期: 南京邮电学院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南京邮电学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 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 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 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 南京邮电学院研究生部办理。 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南京邮电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也论文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 软件无线电概念的由来 无线通信在现代通信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被广泛应用于商业

6、、气 象、军事、民用等领域。当代无线通信系统有很多种,例如,卫星通信系统、蜂 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寻呼系统、短波通信系统、微波通信系统等等。各种无线 通信系统的调制方式也有很多,有、 、等等。其多址方式有:时分多址()、频分多址()、 码分多址()、空分多址等。各种通信系统由于自身的特点而应用于不同 场合。短波电台适合远距离传播高质量的信息,所能提供的频带很宽;微波通信 抗干扰能力强,适合大量的数据传输,但只能在点与点之间传输。由于无线电通 信具有设备简单、便于携带、易于操作、架设方便等特点,在军事通信领域是不 可缺少的重要通信手段。然而,现有军用电台往往是根据某种特定的用途而设计 的,功能单

7、一,有些电台的基本结构相似,而信号特征差异很大。例如,工作的 频段不同,有的在频段,有的、频段:调制方式不同、波形结构 不同、通信协议不同、数字信息的编码方式、加密方式不同等等。电台之间的这 些差异极大的限制了不同电台之间的互联互通。而且,由于不同频段的电台只能 满足某些特定的要求,无法满足部队各种各样的军事要求,给协同作战带来了困 难。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线通信有了长足的进步。通信系统由模拟体制不断向 数字化体制过渡,出现了许多中频数字化接收机。尽管他们可以覆盖多个频段, 但是各个中频数字接收机只能工作在单一的频段和模式,功能相对较少,灵活性 不够,可扩展能力较差,不同电台之间不能完全互通,无法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