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安全技术交底书.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232832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安全技术交底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隧道安全技术交底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隧道安全技术交底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隧道安全技术交底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隧道安全技术交底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安全技术交底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安全技术交底书.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隧道施工安全技术要求(总体)1、参加隧道施工人员经身体检查合格后方能参建,进洞人员首先接受岗前教育,严禁酒后上班。2、到施工各班组间,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交班人在交班时将本班组工作情况及有关安全措施向接班人详细交待,并记载于交接班记录簿内.施工中,指定专人对洞内围岩及地面位移变形情况进行观测,检查支护、顶板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工处理。3、隧道施工所用各种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经常检查并进行定期检验,保证处于良好状态。所有进入隧道人员按规定配带安全防护用品。4、爆破作业实行统一指挥。爆破时所有人员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地点.爆破后经至少15min的通风排烟之后方准检

2、查人员进入工作面。5、爆破施工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作业前先确定警戒范围,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和岗哨警卫防护。严格控制装药量,按设计的装药量装药,切实保证周围建筑物的稳固和人身安全,严格爆破器材的使用和管理,建立台帐,严格执行领发制度,杜绝被盗和丢失,爆破器材的采购、存放地点,须经当地公安机关批准,由专人看管、保卫。6、发现隧道有险情,立即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7、加强隧道开挖爆破后的找顶排险工作,定期检查测定粉尘浓度,保证隧道的通风排烟,保证洞内视线良好。8、隧道开挖严格按爆破设计施工,以尽量减少对周围岩石的扰动。9、及早修建洞门及边、仰坡支护,及早修建洞门仰坡外截水沟,以拦截地表水

3、,减少对洞门边、仰坡的冲刷。10、加强洞内施工用水管理,防止积水浸泡墙基。11、隧道开挖后及时施作锚喷支护,锚喷支护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锚杆长度、间距符合规范要求,喷混凝土层厚度符合设计规定.喷射混凝土严格按配比要求拌制,保证混凝土质量。12、注意洞内管线的保护,洞内通风管、高压风管、水管、照明线、输电线要统一规化,成洞地段供电线路必须正规架设,未成洞段必须采用低压照明、动力线电缆供电,并应固定位置架空敷设.爆破前把所使用的机具撤至安全距离外,加强动力线照明线的检查,对掉皮裸露的线头及时包裹或撤换。13、在完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细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4、经审核后遵照执行,在计划、布置、检查、评比、总结生产的同时不忘施工安全工作。14、隧道洞口段或浅埋段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前,根据洞口附近的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等,预估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制定洞口段安全技术措施,配备足够的人员、设备和材料,预先制定出当一旦发生危险情况时可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2)洞身内掘进施工,坚持“超前支护、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的原则。开挖方法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及时施作锚喷支护.15、锚杆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1)在锚杆作业中,发生的事故多因围岩或喷射混凝土剥落、坍塌所造成.而围岩、喷射混凝土剥落或坍塌,则是由于清浮石不彻底

5、、凿眼机械的振动、喷射混凝土与受喷面粘结不良等原因所造成。为了锚杆施工的安全,应加强观察,及早发现危险征兆。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2)按规定指定专人定期进行锚杆抗拔力试验,防止因锚杆滑落而造成不安全事故.由于锚杆的种类很多,锚固方式也有多种,若选择不当,或因地下水的影响使锚固的砂浆流失,将其锚固力(抗拔力)不足,从而导致因锚杆滑脱造成的人身不安全事故。为此,应指定专人定期检查锚杆抗拔力。(3)在注浆作业开始前和结束后,应认真检查、清洗机械管道和接头、检查后,还应经过试运转方可正式作业,以防发生剧烈振动、管道堵塞等现象。当发生注浆管路或接头堵塞时,需在消除压力之后,放可进行拆卸及维修。各

6、种机械电力设备、安全防护装置与用品,应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与日常检查,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严禁使用。(4)注浆人员及所有进入隧道施工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传带防护用具(如胶皮手套、口罩、眼镜、防护罩等).人人遵章守纪听从统一指挥;同时加强安全保卫,禁止闲杂人员及外人进入隧道施工工地。(5)此外,必须执行日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填报各种相关的安全统计报表,分析安全动态,提高安全施工管理水平。16、喷射混凝土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混凝土作业开始前,应详细检查围岩受喷面,彻底清理危石、浮石。应根据喷射方式(干喷、湿喷或混合喷)、混凝土配合等,采用合适的降尘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空气中粉尘含量。

7、对从事喷射工作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进行喷射作业时,必须配带防护用具(防尘口罩、防护面罩、眼镜、胶皮手套、劳保雨鞋等)。(2)当拌和机设在洞内时,应对拌和机和皮带运输机的回转部分予以覆盖,防止产生挤夹人身事故。必要时,应在拌和机所在位置附近设置集尘机,搞好此处局部空间的空气净化。(3)在开始喷射作业前,应由专人仔细检查管路、接头等,防止喷射时发生因软管破损或接头断开等引起的生产乃致工程质量事故.(4)当采用人工喷射时配备辅助喷射支架,防止在发生管路堵塞时因喷嘴剧烈振动而引起的危害。当转移喷射地点时,必须首先关闭喷射机;在有条件时应采用机械手喷射;在喷嘴前方不得站人,否则十分不安全.(5)

8、在处理管路堵塞时,喷头应有专人看护,以防消除堵塞后,喷头摆动喷射伤人事故。(6)在喷射混凝土施工时,为避免供料、拌和、运输、喷射作业之间的干扰。应有统一的联络信号和联络方法。喷射作业应由班组长按规定的联络信号和方法进行指挥,防止因喷射手和机械操作人员之间联络不佳造成事故等。17、钢拱架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1)在钢拱架制作和搬运过程中,应将钢拱架构件绑扎牢固,以防止发生整体构件或连接铁件碰撞伤人、车辆倾覆、构件坠落等事故。(2)钢拱架的架设应有专人按规定的信号进行指挥,随时观察围岩动态或初喷射混凝土层的变化情况防止落石或坍塌引伤人事故。(3)在架设钢架前,应采用垫板等将钢拱架的基础面垫平.架设时

9、,应采用纵向连结杆件将相邻的钢拱连结牢固,防止钢拱架倾覆或扭转及变位等质量事故。(4)对钢拱架应经常检查,如如现扭曲、压屈等现象或征兆时,必须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时,应使其他人员声迅速撤至安全地带,防止因坍塌造成伤亡事故。(5)采用新奥法施工时,由于公路隧道多为大断面开挖、由其是在进行钢拱架的顶部连结作业时,高空作业较多,故作业人员应配带安全带。所采用的升降设备(作业人员站立的台车等)应设有扶手或安全栏杆.(6)当紧固钢拱架顶部连接螺栓、楔紧钢拱架时,属高空作业,作业人员应以正确的姿势站立在平稳、牢固的脚手架上,并应克服麻痹思想,必需配带安全带,防止发生工人坠落事故.18、二次衬砌施工的安全

10、技术措施(1)根据通过模板台车内部车辆的限界,加适当的安全富余量,以确定模板台车内部的净空尺寸。大型车辆应在调车人员指挥下通过模板台车。此时,在台车内部作业的人员应暂时离开,不得站在模板台车内部,避免不安全。(2)模板台车上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新式模板台车为全液压及具有纵向移动的功能。(3)灌注二次衬砌混凝土的作业人员应站在稳定的脚手架上,并应配带安全带。(4)应重视防止异物混入混凝土料斗中,当有异物进入料斗中时,首先应使拌和机停止运转,然后方可取出异物,以免损坏机械设备等隐患。(5)当压送混凝土的管路或接头发生堵塞时,首先,应消除管道中的压力,然后方可拆卸接头,进行疏通作业。此时,在接头前方(依照混凝土压送方向确定)不得站有其他人员,以免压送混凝土伤人事故。总之,对隧道施工的各类事故,均应严格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即:“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订出今后防范措施不放过。同时,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均应及时按规定上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