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陈方案浅述.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025480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陈方案浅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梁陈方案浅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梁陈方案浅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梁陈方案浅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梁陈方案浅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梁陈方案浅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陈方案浅述.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述“梁陈方案”1950年2月梁思成、陈占祥共同提出关于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史称“梁陈方案”。这项方案是一项关于新中国定都北京后,解决北京未来发展和旧城保护的一个方案。很可惜该方案没有被实施,但是该方案至今仍被人提起甚至赞颂,很大的原因是该方案设计者对北京城市功能、发展条件、空间结构有客观的认识,科学的提出完整保护旧城,又使北京城得到更好的发展的方案,为子孙留下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然后由于多方面原因,该方案没有被实施,导致今天的古都遭到大规模的破坏,北京城市的发展面临诸多的问题。今天北京遭受的破坏和面临的问题不禁使我们怀念先贤们的先进理念,他们悲剧性的命运和这所城市一样具有伟大的

2、意义。面对过去的错误,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和总结先人的历史经验,而非回避矛盾,甚至成为学术的禁区 吴良镛:“梁陈方案”考,2010年4月14日国家图书馆演讲内容。一背景1.刚解放时的北京城刚解放时的北京城基本延续着明清时的大体原貌,保存完好。虽然近代以来,北京多发生战事,古城均未遭到大的破坏。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西北郊的圆明园、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等被焚,古城未被殃及。1900年,义和团在大栅栏廊房头焚烧专卖西药的老德记药房,大片民房遭灾,大火一直烧到正阳门,箭楼被焚,幸未倾塌。同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侵入北京,在天坛圜丘架炮轰击正阳门,箭楼被毁。印度兵在正阳门内取火,引发火

3、灾,城楼被毁。八国联军用大炮轰踏崇文门箭楼和朝阳门箭楼;为把铁路铺至正阳门,拆除永定门东侧和东便门处城墙,在崇文门瓮城开洞;美国兵为乘坐火车方便拆除部分城墙修建券门通道。1912年2月,曹锟在袁世凯授意下演出一场保袁世凯不南下当总统的闹剧,将皇城之东安门烧毁,以恐吓南方革命党。1917年7月,张勋复辟。段祺瑞在天津马厂举兵讨伐,对北京发动中国军事史上首次空袭。飞机向乾清殿、中正殿殿投弹,所幸未遭到大的破坏。此间,“讨逆军”以不破坏古城为由,不拟进行攻城战争,想通过外交途径加以解决。1923年10月5日,直系军阀曹锟贿选,孙中山在广州大元帅府下令讨伐。1924年9月4日,奉系军阀张作霖通电向直系

4、宣战。10月23日,直系将军冯玉祥倒戈,发动“北京政变”,软禁曹锟,北京城未遭兵劫。1926年4月,冯鲁军开进北京。6月,张作霖、吴佩孚对京郊南口国民军发动全面进攻,国民军败北,战火未殃及古城。1928年春夏,国民军再次北伐。经多方谈判,张作霖下达全军退却令。6月8日,国民革命军自广安门入城,“和平接收”一切政府机关。此后,文坛掀起一场在北京或在南京建都的争论。6月20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改称北京为北平。1930年4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联合反蒋。5月,蒋介石誓师出兵,中原大战爆发,张学良出兵华北,展示急转直下,北平各派反蒋势力外逃,张学良顺利进入北平。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2

5、8日晚,蒋介石下令二十九军南撤。次日,北平沦入敌手。后来,日伪政府在北平内城与西城墙各开一个豁口,并恬不知耻的称之为启明门和长安门。日本投降后,中国人严正地将之更名为建国门、复兴门。上述战争中,对北京破坏最大的是八国联军的入侵,被毁的多为城楼。箭楼。其中,正阳门箭楼、朝阳门箭楼,于1903年修复。 王军:城记,北京:三联书店,第59-60页。1948年,平津战役爆发,北平被围。当时,中共中央向前线发出关于充分注意保护北平文化古迹的指示:“沙河、清河、海甸、西山等重要文化古迹区,对一切原来管理人员原封不动,我军只派兵保护,派人联系。尤其注意与清华、燕京等大学教职员学生联系,和他们共同商量如何在作

6、战时减少损失。 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转自王军:城记。”12月15日清华解放,18日张奚若带领一名解放军干部来清华园访问梁思成,请其绘制北平古建筑地图。面对这一切,梁思成感动的热泪盈眶。他说他想不到共产党如此珍视文物,竟做了他原来一直担心而又不敢奢求的大事 汪国喻:忆梁先生二三事,转自王军:城记。后来,梁思成曾经追忆到:“清华大学解放的第三天,来了一位干部。他说假使不得巳要攻城时,要极力避免破坏文物建筑,让我在地图上注明,并略略讲讲它们的历史、艺术价值。童年读孟子“箪食壶奖,以迎王师,这两句话,那天在我的脑子里具体化了。过去,我对共产党

7、完全没有认识。从那时起,我就一见倾心了。 梁思成:我为什么这样爱我们的党?,建筑学报,1957年7月30日。”梁思成因共产党对文物采取保护的态度决定留在大陆不走,打算为以后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与梁思成有类似经历的还有陈占祥,1949年5月26日,国民党军队大溃退。陈占祥在上海衡山路寓所里,亲眼看见国民党散兵四处抢劫,无恶不作。当天夜里下起了大雨,解放军进城,静悄悄的,只隐隐约约的听见外面整齐的脚步声。隔窗而望,只见解放军战士背靠背坐下来。战士们就这样宿了一夜。次日清晨,被此场景感动的陈占祥,让夫人熬了一锅牛肉汤,自己端下去。但解放军谢绝了他们的好意。他只好把这汤再端回去,一上楼梯,他就禁

8、不住嚎啕大哭。他对家人说,“一个党能把军队教育成这个样子,我们凭什么不相信她能把国家建设好?”之后他把买好的飞机票撕得粉碎。 陈占祥之女陈愉庆接受王军采访回忆,2001年4月8日。转自王军:城记2.领导人心中的北京城1948年,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就指出在以后的城市政权中“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认为必须改变城市的职能,“只有将城市的生产恢复起来和发展起来了,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了,人民政权才能巩固起来。”所以,后来有一次毛泽东登上天安门,说:“以后从这里望过去到处都是烟囱 梁思成“文革交代材料”,转自王军:城记”,他认为“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

9、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要把国都建在北京,我们也要在北京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红和广大劳动群众。 刘仁传,中共北京市委刘仁传编写组,转自王军:城记”1953年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游行的队伍,看到产业工人数量少,当即对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说:“首都是不是要搬家?”毛泽东心中的北京城是一个工业城市,是一个无产阶级工人占主导地位的城市。作为核心领导人的毛泽东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其他领导人,1950年1月,聂荣臻在纪念北京解放周一周年一文中说:“我们的工作是要摧毁一切反动派的残余势力,建立强有力的人民民主专政,以便为生产与建设的发展道路扫除障碍,从而造成条件,使北京有可能成为从消费城

10、市变为生产城市。”开国大典时,梁思成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周恩来把梁思成、北京市的领导和各方面的负责人召集在一起,谈了他对天安门广场的设想。他高兴自豪的说:“天安门广场是世界各国首都中最大的广场,我们应该把它建成最美的广场。”之后,他把大家引导天安门城楼的东南角,用手指着广场东侧,对大家说:“在哪里要建一个大的历史博物馆。”接着又把大家引导天安门城楼的西南角,指着广场西侧说:“我们要在这里建一个大的国家剧院。”然后又回到天安门的中间,对大家说:“广场地处北京市市中心,站在这里向前看,有正阳门和箭楼,以后还有纪念碑左边有历史博物馆,右边有国家大剧院,后边是故宫、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公园。建成后,

11、将是北京和全国人民活动娱乐中心。” 成元功:关心北京城市建设,转自王军:城记。可见,无论是思想较为保守的还是较为开放的领导人,都主张在北京旧城内建设新首都。最高领导人考虑以天安门为行政中心,其中内涵颇多。辛亥革命后,天安门前这块宫廷广场禁地被打开,成为东西交通中心,王府井开始成为商业中心,人员来往频繁,也成为北京城市民进行游行集会中心场所,特别是著名的五四运动在此爆发,天门广场被赋予了更多的历史意义。但是,同样它仍是封建专制和封建王权的象征。1950年,在国徽设计当中,作为国旗国徽顾问的梁思成起初就反对将天安门设计到国徽中,后来在周恩来的说服下,才将天安门设计到国徽中。但很快就证明了,梁的这一

12、担忧是对的,十六年后毛泽东前后八次次登上天安门接见红卫兵,至此,天安门已经象征毛泽东和他的权力。民主人士张奚若早在抗战时候,他批评有人对蒋介石喊“万岁”,说:“现在是民国了,为什么还老喊万岁?那是皇上才提的 何兆武口述,文靖撰写上学记,北京:三联书店,第146页。”,后来,1956年,他在一次学习会上就说:“喊万岁,是文明的堕落 张奚若:张奚若文集,转自王军:城记。”对于旧思想批判与防范不只是梁思成一个学者的思想。3.与苏联专家的较量开国大典的当天,同时登上天安门城楼的还有苏联专家。苏联专家根据莫斯科的经验,在城楼上指着清晰可见的东长安街南侧的东交民巷操场,提出在那里建设政府办公大楼,并开始对

13、北京进行改造 陈占祥接受王军采访回忆,1994年3月2日。转自王军:城记。1949年9月16日苏联派出了一个由阿布拉莫夫为组长的十七人市政专家小组来京,帮助研究北京的市政建设,草拟城市规划方案。1949年12月,苏联专家巴兰尼克夫作关于北京市将来发展计划的问题的报告,后来被称为巴兰尼克夫方案。方案的核心有三点:第一, 方案认为北京作为首都,不仅应为文化的、科学的、艺术的城市,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大工业城市。北京市的工人阶级仅占全市人口的4%。,而莫斯科的工人阶级则占全市人口的25%,所以叫北京是消费城市。大多数人口不是生产劳动者,而是商人,因此发展北京的大工业首先是具有社会政治意义,其次,可以为居

14、民提供就业的机会,为科研提供实验的场所。第二, 苏取专家认为新行政中心要放在旧城内,这样才能经济地很决地解决配置政府机关的问题和美化市内的建筑。他们积据苏联城市建设的经验指出:政府中心区放在城外是不经济的。并列举在讨论莫斯科的规划时,也曾有人建议将莫斯科旧城保存为陈列馆而在其旁边建设新首都。苏共中央全体大会拒绝了这个建议,改建了莫斯科,结果并不坏。其二,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历史古都,城市建设有一定的基础,新建良好的行政房屋来装饰北京的广场和街道,可提高新中国首都的重要性。 高亦兰 王蒙徽:梁思成的古城保护及城市规划思想研究一,世界建筑1991年,第66页。第三, 房屋建设。第一批行政房屋,建在东长

15、安街南边,第二批行政房屋, 建在天安门广场外右边,第三批行政房屋,建在天安门广场的外左边,并经西长安街延长到府右街 王军:北京城市规划方案略览,北京观察,2002年第6期,第38页。二、梁陈方案1949年,平津战役结束后,中共中央开始向北京搬迁,许多中央单位搬进北京圈地落脚,随意建设。梁思成当时就写信给北京市长聂荣臻,批评这些行为,信中说“我们人们首都在开始建设的时候必须慎始”,又以欧美许多城市为借鉴,欧美很多城市由于在规划之初的疏忽,造成工业区和住宅区的混乱,交通堵塞,车祸频仍,而伦敦、纽约计划以五十年的长时间和数不清的人力和物力来矫正这一错误 梁思成:致聂荣臻同志信,选自梁思成文集四198

16、6年9月,第365页。在这封信中他还特意提到陈占祥,说他在英国随名师 陈占祥其博士导师是阿伯克隆比爵士,他曾主持制定了大伦敦计划,陈占祥曾协助阿伯克隆比爵士完成英国南部3个城市区域规划,成为英国皇家协会成员。研究都市计划学,这是中国极少有的 梁思成:致聂荣臻同志信,梁思成文集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9月,第368页。苏联专家提出北京规划方案后,梁思成和陈占祥表示与其有原则上的冲突。两个多月后,梁、陈提出了长达2.5万字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 梁思成: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梁思成文集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9月,第1页。建议有三个部分组成,“必须早日决定行政中心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