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单元.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018051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六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五、六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五、六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五、六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五、六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六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六单元.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增城市中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年 月 日课题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课时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点: 难点: 教具:教学过程一、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2、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进一步感受图形变换带来的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探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2、教学难点: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三、课时划分1、学习例1 1课时2、学习例2例3 1课时 3、学习例4 1课时

2、增城市中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教学后记增城市中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年 月 日课题旋转课时1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材分析重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 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3、(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生回答后板书。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二、新课讲授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增城市中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观察:出

4、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三、拓展练习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四、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旋转 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作业设计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教学后记增城

5、市中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年 月 日课题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变换课时2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材分析重点: 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 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要想把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怎么说?2、钟表上分针从12转到6,转了多少度?这时时针转了多少度?二、新课讲授:1、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

6、和性质。(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教师:刚才观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你怎样判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组织学生观察,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变化?教师再次演示风车旋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3)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增城市中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三角形旋转后,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是没有变化

7、的呢?如果我们将三角形在旋转后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那么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2、学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1)教师出示教材第84页例3。教师:怎样画出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是怎样旋转的?应该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先画出点A,OA垂直于OA,点A与O的距离是6格;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点B;然后把点OA,OB,AB连接起来。(2)组织学生在课本上画一画,然后相互交流检查。3、完成第83页“做一做”。4、完成课本第84页下面的“做一做”。先放手让学生独立画。再全班汇报交流,最后教师小结。结合生活中的数学介绍旋转在生活中

8、的应用。三、拓展延伸1、完成课本第84页“做一做”2、完成第8586页练习二十一第46题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3题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变换 变换旋转90时,中心点的位置不变,其他部分都以相同的方向旋转90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的图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不变,对应线段长度不变。作业设计86页第5题教学后记增城市中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年 月 日课题组合图形的运动课时3教学目标通过在方格纸上平移或旋转的方式用七巧板拼组鱼图,加深学生对已学过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等知识的理解,发挥空间想象力。教材分析重点:感受并体会平移、对称、旋转在拼组鱼

9、图中的应用。 难点:能利用平移、对称、旋转拼组鱼图。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出示一组图片复习平移、对称、旋转等知识。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得到的吗? 这节课我们将应用图形的变换知识解决有关七巧板拼鱼的问题,同学们感兴趣吗?(板书课题) 2、认识七巧板。 师:七巧板是什么?你们了解吗? 出示七巧板图片,教师进行相关介绍。 七巧板又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七巧板是 由七块板组成的,完整图案为一个正方形: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三角形3号和5号、一块中三角形7号、两块大三角形1号和2号)、一块正方形4号和一块平行四边形6号组成。作为传统的玩

10、具七巧板,不同的七巧板拼法将会显现出不同的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当然还可以拼成各种动物、植物、人物、建筑等等。 新知探讨: 1、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例4上的图片 师:请观察例4中的情境图,说说例4的具体要求。 2、动手操作 让学生按题意要求,用七巧板拼组鱼图。温馨提示:鱼图只是一个外形的轮廓,要先判断出每块板平移、旋转后所在鱼图中的位置,并标出序号。(1)展示标序号鱼图。师:你能把自己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展示一下吗?3、组织交流增城市中小学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业,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拼组鱼图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只要合理,都应给予肯定。

11、 (2)组织说一说 说一说每板块是怎样平移和旋转的? 板1和板2可以先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向下平移1格,再向右平移9格。 板3可以先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右平移11格。 板4可以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11格。 板5可以先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旋转90,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9格。 板6可以先绕右边的锐角顶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向上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9格。 板7先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向下平移6格,再向右平移11格。(方法不唯一。) 教师小结:在对图形进行变换时,要多角度考虑,不要以为一个图形只能通过一种变换的方式得到,一个图形可以通过一种或两种方式得到,还可以是多种

12、变换方式的组合。 4、组织反思 师:请孩子们回顾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板书: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 三、巩固应用 1、组织学生完成87页“做一做”,并组织交流。 四、总结评价 本节课结了,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七巧板经过平移或旋转后得到了鱼图。作业设计88页第2题教学后记增城市中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年 月 日课题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课时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点: 难点: 教具: 教学过程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出结果。2、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加法仍然适用,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3、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二、重点: 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出结果。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