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课时作业22.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292337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课时作业2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课时作业2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课时作业2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课时作业2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课时作业2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课时作业2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课时作业2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二十二)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2010作者原创题)关于右图所示服装的表述,错误的是()A孙中山设计的,定名中山装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C在中国一度非常流行D出现于19世纪末期解析:根据图文信息可知这种服饰即为建国初期一度非常流行的干部装,即中山装。中山装是孙中山设计的,出现于20世纪初,故D项明显不符合史实,但符合题意要求。答案:D2“民国二十六年的一个黄昏,北平的一座四合院里,一位妇人正在烹制麻辣土豆丝和洋葱炒鸡蛋。在准备好晚餐后,她在穿衣镜前,开始端详起自己新购置的无袖旗袍来。”这段描述中可以体现“中西合璧”风格的是()无袖旗袍穿

2、衣镜麻辣土豆丝四合院AB C D答案:B3“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答案:C4绍兴文戏是发展最快、观众最广的地方剧种。最初只有男性演员,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女班勃然兴起。据统计,到1935年,绍兴文戏有近200多个戏班,其中大部分是女班。关于女班勃兴的原因,最恰当的表述是()A辛亥革命移风易俗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妇女C政府对地方文化的重视D五四运动以来男女平等观念逐渐被接受答案:

3、D5(2010山东淄博一模)1913年著名学问家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是: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其开创风气的表现是()A婚礼简约 B自主择偶C自由恋爱 D夫妻平等解析:在报纸上刊登征婚广告,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自主择偶,但材料无法体现婚礼简约、自由恋爱和夫妻平等思想。答案:B6(2010辽宁大连模拟)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且内地股匪未靖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此函隐含的正

4、确历史信息是()A毛鸿宾属于洋务派的代表人物B当时修铁路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C因列强的干涉中国当时不能自主修铁路D太平天国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两广总督毛鸿宾找出种种理由阻扰铁路的修建,说明当时修铁路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故B项是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描述。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包括修建铁路,毛鸿宾不可能是洋务派,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C、D两项的内容。答案:B7(2010北京西城抽样测试)右图是某电影的剧照,这部电影最早在哪个城市拍摄()A广州 B武汉C北京 D上海解析:这是谭鑫培的京剧短片定军山剧照,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答案:C8(2010安徽合肥模拟)18

5、72年,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的“纸”是()A传单 B信件C报纸 D书籍解析:材料的信息显示,诗中的“纸”“见闻历历备于此”,需要“费去十文”,由此可以判断是报纸。答案:C9(2010江苏南京期末)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得到的历史结论有()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重庆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 1939年电话 1876年1882年1912年电灯1881年1882年1906年汽车1883年 1901年1928年无线电 1896年 1909年 1928年中国近代化的发

6、展沿海早于内地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成果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实用技术中国民族资本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A BC D解析:铁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但直到1876年才在上海出现,故错误。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主要与西方列强入侵、西方文化传入有关,故错误。上海属于沿海,重庆属于内地,根据西方科技在两地出现时间可知正确。从技术门类上看,正确。答案:A10(2011安徽宣城文综)20世纪初,实业家张謇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B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C通过电话了解D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解析:1920年中国民航拉开序幕;火车速度较慢,往返时间长;而20世纪初

7、清政府才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且发展缓慢。因此,选D项。答案:D11(2011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世界各国众多的电视台对世界杯进行了现场直播,并对南非各比赛场地的天气也作了及时预报。这说明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A. 展示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B. 娱乐功能C. 传播资讯D. 开展远程教育解析:传播资讯是电视的最重要功能。对体育比赛进行现场直播属于电视的传播资讯的功能。故选C。答案:C12“成功只需一个点击”简要而准确地说明了网络信息化工具的最大特点与优点,高度地概括了它对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活动的重大作用和影响。这本质上反映了()A在当前要想取

8、得事业成功相对来说比过去更加容易B在现代社会中,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C电子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整个网络时代D数字网络技术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深入生活领域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2011北京宣武模拟)近代开埠以来,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渗入中国社会各个方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变化和时尚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击”。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

9、称便”。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材料二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材料三到民国时期,经历了维新变法、辛亥

10、革命、五四运动几次大的社会洗礼,人们价值观念的深层次发生变化,节俭意识相对弱化。近代社会工商业发展,重商之风日益兴盛,人们对传统社会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的消费观念提出质疑。民初至抗战前长江三角洲洋布与土布之争(1)在对待电灯、自来水问题上,上海人的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哪些新气象?相对于材料一,这些新气象出现的原因有何不同?(3)根据材料二、三,简述中国社会中又生成的新观念。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社会生活的变革。第(1)问,注意从现代史观的角度分析“历史趋势”;第(2)问,“新气象”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而“原因”则

11、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的难点在于“怎样看待”。要注意辩证地分析。答案:(1)由恐惧到认同。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或促进生活近代化;或人们生活水平提高)。(2)新气象:剪发辫;易服饰;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不同:材料一主要是由于电话、自来水自身的优越性。材料二则是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进步人士的提倡;社会心理的认同等。(3)新观念:崇尚西方;自由民主;重商;享乐等。看法:实现对陈腐观念的变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也丢掉了一些优秀传统。14(2010温州模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

12、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材料二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位置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囻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材料三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1905年在论说栏内宣布办报新方针:(2)扩充篇幅,标题力求醒目,并开始采用新闻分栏编辑法;(3)多载专电、通讯,广译外报评论。1909年开始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初具现代报纸的形式。买办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购进申报,主权

13、移归国人所有。1918年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其他设备也相继更新。1919年5月15日,发表声明不再刊登日商广告。1924年增辟教育新闻等栏目,每日见报。1928年申报销路已超过十四万份。广告收入和发行收入蒸蒸日上。1932年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改进副刊自由谈的内容,使其大众化。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普及教育。1937年申报正式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1938年申报香港版出刊。刊登毛泽东著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1946年申报将股权51%让与国民政府,成为官商合办,并改组公司董事会。1

14、949年申报终刊。中共派员进入申报馆,在原址出版解放日报。根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编制(1)根据材料一、二,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囻”的用意是什么?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试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理由。(2)根据材料三,指出申报在哪些领域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态度:从漠视与非议到认同与赞赏。用意是表示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当时中国深受列强侵略和君主专制的束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限,国家积贫积弱。因此,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发展和国力增强在当时成为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2)领域之一:近代政治。申报对20世纪上半期国内政治大事的报道和评论。领域之二:近代新闻业。申报新闻编辑方法、报纸内容拓展的历史。领域之三:近代报业(或近代民族工业)。申报作为商业报纸,在印报技术、投资方式等方面的历史。领域之四:近代教育。申报的教育新闻栏目反映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