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报读后感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2922385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报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报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报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报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报读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中国教育报有效课堂有感前些日子,我在办公室翻阅报纸时,看见摆放在最显眼位置的中国教育报,上面刊载了一篇有效课堂的文章。读罢,觉得受益匪浅。现在将文章内容与自己几年的教学经验结合起来对高效课堂进行浅谈。什么是效课堂?各种资料的解释各不相同,在我看来,有效课堂就是以学生在45分钟课堂时间,教师最大程度发挥教学作用,学生尽最大能力掌握所学知识,完成三维目标的高效率课堂。实施课堂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各自的教学环节中发挥最大功效。首先就是教师角色的变化:要学会变道德的传播者为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变一锤定音的专制者为问题探究的合作者,变问题的解决者为问题解决的引路

2、人,变教学中的演员为导演,变教书匠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只有这样的教与学,师生才可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结伴成长,使课堂成为教师、学生的精神家园。现在有不少学校对学习时间抓得非常紧。要提高教学质量似乎就要加班加点增加学生负担,要减轻学生负担似乎就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其实,陷入这一怪圈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的“无效和低效”现象。因此,只有构建有效课堂并提高教学效率,才能减轻学生负担,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呢?我认为:首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三条原则。一是“三个不讲”的原则。“三个不讲”首先是指“学生已会的不讲”。对于这一点有些人似乎不以为然,学生已会的当然不讲了。其

3、实,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的确有不少教师对学生已经会了的内容,仍然在喋喋不休地重复着,这无疑是浪费时间。 再次,“不讲也会的不讲”。如果说第一种现象还属于少数,那么这第二种现象就不在少数了。现在我们有许多老师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主要表现在明明学生能够自学的不让自学,明明学生能够学懂的偏偏不把时间让给他们,让他们去学懂。总以为只有自己讲过了才放心,只有自己把学生讲懂了,学生才能真正懂了。殊不知,这不但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而且也是不必要的低效,甚至是无效劳动。最后,“讲了也不会的不讲”。我们总发现有些老师,在课堂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昏昏欲睡,这种现象绝大部分是老师讲的内容要么枯

4、燥无味,要么就是让人费解。我们有些老师却不知出于什么动机,(是故弄玄虚呢,还是根本就不了解学生呢?)他们的教学总是不能贴近学生,讲了半天学生如堕烟海,不着边际。究其原因,有一部分老师要么离学生的实际太远,要么故作高深,要么扯得太偏了,总之,你讲了学生也不会,与其如此不如不讲,否则还有什么教学效率可言呢?这“三个不讲”原则既是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实际上也是“备课的依据”和“评课的标准”。二是“三个必讲”的原则。“三个必讲”是指“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问题必讲”。在这三条原则中,“思路方法必讲”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如果从学会是为了会学这一点出发,我们就不难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会学

5、生“思路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 三是“三个到位”的原则。“三个到位”是指“讲练到位,点评到位,纠错到位”。现在这三个到位中,要真正做到“纠错到位”实在不容易,并不是老师不知道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而是需要老师下较大的气力,花较大的功夫,需要老师常抓不懈,需要老师从纠正学生的行为习惯做起。这是对老师教学耐心、教育毅力的严峻考验。如果说不能做到“纠错到位”,原因无非老师耐心不足,毅力不强,严重点说是“爱心”还不够吧。 只要以上的几条原则真正坚持做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就真正得到了体现,也就真正能够确保每一节课都是高质量、高标准的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要求也就真正落到实处了。当然,如此施行有效课堂,难免个别基础较差或较好的学生难以获得所需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整体教学之余,对个体学生进行适量的单独辅导,这也是符合教育部门对学校三率考核的基本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