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2896884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别康桥》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再别康桥》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再别康桥》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再别康桥》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再别康桥》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别康桥》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别康桥》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课题:再别康桥 指导老师:杨荣树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班级: 2009级1班 姓名: 学号: 联系方式: 再别康桥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熟读成诵,了解徐志摩及其作品及新诗“三美”的特点;学习从诗歌意象和形式入手对诗歌进行赏析,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循序渐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具体使用:(1)诵读指导法:熟读成诵,背诵全文。(2)创设情景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彩图和课件的介入将诗意形象化,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化的情境中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诗意美。(3)引导探究法:抓住诗文中的亮点、关键字句如修辞手法的运用、动词的使用等,进行适当点拨,

2、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借以教给学生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入体味诗人情感,体会诗人对自然的爱,对自由的追求,对美的体悟。教学重点: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及所表达的情感,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难点: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 课堂教学设计: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1分钟)导入语 佛云:人生有七大苦,戴望舒的雨巷体现了“求而不得之苦。”人生还有另一种苦叫“离别之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离别的诗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二、“知人论世”徐志摩及其“康桥情结”(2分钟)徐志摩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浪漫的一个诗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徐志摩的基

3、本情况: 徐志摩简介,代表作及诗歌特点(PPT)。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爱,自由,美,他一生的历史是实现这三个大字的历史,他的作品也是这三个大字的融合与体现。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看这首诗歌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爱、自由、美”?三、诗意朗读,初步感知(7分钟)(采用诵读指导法)1、学生自读,谈诵读体会2、教师指导范读(注意个别词如“荇”读“xng”、“篙”读“go”等,各节的停顿、声音的高低起伏结合整体轻柔、舒缓的基调,第五节声调略高,第六节低沉等,注意情感的把握)情感:淡淡的离愁基调:轻柔、舒缓诗人为什么会有一种淡淡的离愁?写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1928年第三次重访英国,在归国

4、途中写下的。当时中国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地军阀混割据,诗人渴望在祖国建立起自由、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的思想,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加之,诗人结识于康桥并爱慕的才女林徽因已经和梁思成结婚了。这个时候,诗人重回康桥,触景生情,物是人非。诗人告别的不仅仅是康桥,更是自己的理想和爱情,是一种无奈,一种叹息和惆怅,是一种淡淡的离愁。3、 全体学生齐读 四、体味意象,感受绘画美(12分钟)(此环节结合使用创设情境法和引导探究法,通过讲授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探究,借助PPT、板书等方式展现诗歌的绘画美)诗人的感情是直接表达出来的吗?不是,而是通过描写景物表现出来的。这些景物就是意象, 即融入了

5、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好,我们重回康桥,诗人主要描写了康桥的哪些景物? 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清泉。(板书:金柳、青荇、清潭)金柳1、在诗人的眼里,“柳”是什么样子的?柳是“金柳”因在夕阳中。夕阳照射下柳树变成了金色的。把柳树比做新娘,新娘是少女最美丽的时候,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而夕阳中的新娘是柔美的,带着忧愁的,连影子都是是“艳影” ,又“荡漾”在诗人的心中。(板书:新娘)2、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了“柳”? “柳”暗示了诗人哪些情感?柳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惹人怜爱,以杨柳喻美人也是古人的惯用手法:清代张潮幽梦影中即有“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柳为态”,柳的柔美如美人之美,再如红

6、楼梦中的黛玉在宝玉眼中自是“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诗人看到杨柳,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昔日的恋人,不过,昔日的恋人如今已为人妇。“金柳”意象意义:以柳喻人,借柳寄怜爱怀念之情。“金柳”是诗人想象中的“新娘”,象征了诗人对爱情的追求。爱情,是最具个人化的感情,是人的一生中最耐咀嚼品味的情感之一。对于爱情,徐志摩说过:“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灵魂之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当然,这里的柳不仅仅是只爱情的象征,还是离情的寄托:以柳寄情,古已有之。诗经小雅采薇中即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有:“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

7、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谐音“留”,古代还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柳便成为行旅伤别、寄托离思的象征之物,“金柳”意象意义:借柳叙离别之意。青荇1、 诗人描绘的青荇是怎样的?油油的(有质感)(板书:油油的、招摇)招摇自由,招摇是一种夸张的,无拘无束、自由的状态,而自由不正是诗人一生锲而不舍追求的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所以诗人说“我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节末的感叹号更加表现了诗人的决绝之心。清泉 潭水被夕阳浸染,如绚烂的彩虹,彩虹又因水波潋滟而被(板书)“揉碎”、“沉淀”成了“梦”,梦是美的。(板书:美)。诗人的爱和自由是一场梦,是美丽的,但是“揉碎”了,并没有

8、实现。没有实现的梦触动了诗人,下面便是诗人撑篙寻梦了。五、品味语言,体味意境(10分钟)(此环节结合使用创设情境法和引导探究法,通过讲授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探究,借助PPT、板书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一)品味第五、六节1、请大家看到第五节和第六节,找出两个表现情感的词:放歌沉默(板书)诗人纵情寻梦。在波光、星辉的交互照耀熏染之下,诗人回忆起来当初在康桥的点点滴滴,情不能自禁。过去的那恋恋深情就要满溢心怀,就要“放歌”倾诉了,但,诗人放歌了吗?(没有。“但我不能放歌”)2、诗人选择了沉默 1) “悄悄是别离的笙萧” 萧声是低沉的哀怨的。诗人把“悄悄”比作“别离的笙

9、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诗人已在心中暗自唱响了离别的萧曲。2)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究竟是谁在沉默?说明了什么?暗示几年之前的康桥恐怕不是“沉默的”,应该是欢歌笑语吧。但是,今晚的康桥却只有夕阳中的金柳、柔波、水草,只有溯游而上的一叶扁舟和撑篙寻梦的诗人。在星辉冷照下,陪伴诗人的只有沉默的康桥,沉默的夏虫、沉默的笙萧,还有不得不沉默的诗人。(适当回忆一下古诗词里边关于沉默的内容)其实“沉默”是人最深情感的表达。例如,柳永的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沉默,再如苏轼的词江城子回忆相见的时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是沉默,送孟浩然之广陵“

10、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也是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啊,也许只有沉默才应是对过去美好时光最好的怀念、保存和祭奠。这也大概就是诗人没有放歌的原因。 (二)品味第一节和第七节 1、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这两节都是直接抒发诗人感情的。作者是怎样告别康桥的?轻轻的、悄悄的脚步轻。诗人以“轻轻的告别、悄悄的告别”巧妙地在第一节用“轻轻的”、最后一节用“悄悄的”, 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2、第一节里面,诗人写到“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诗人爱康桥,却“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们体会到诗人对康桥的感情之浓烈。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

11、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得以展现。表现作者对康桥爱得深爱得真爱得纯爱得善,这种感情是轻快的。六、以图引文,齐背全文(3分钟)(借助PPT)意象的组合就是意境,苏轼评价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徐志摩的诗是不是这样的呢?如果我们把诗歌的每一小节想象成一幅图画,现在大家来想象一下这是怎样一幅幅的图景(归纳画境PPT)。如果我们把这些画境组合在一起呢?(黑板上根据诗意画一幅简图)现在大家结合这些图片,我们来联系诗文,试着进行背诵。七、介绍新诗三美的特点(5分钟)(采用引导探究法借助PPT、板书等方式展现诗歌“三美”的特点)我们在上课开始提到的诗人崇尚闻一多先生诗歌三美的诗

12、学主张, “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是指在韵律音节给人的美;绘画美是意象的美;建筑美指结构的美感。)再别康桥这首诗也是较为典型的体现了诗歌三美的特点。刚刚我们一起分析了诗歌的意象,每一节都是一个可以画得出来的画面,具有意境鲜明、色彩绚丽的特点。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大家说诗文给我们描绘的画面美不美?这就是绘画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徐志摩的这首诗歌是怎样体现新诗三美特点的其他两个特点的。(一)音乐美。 1、回环往复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这两节有什么特点?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相似,结构

13、上也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这种方法叫做“回环往复”,我们在雨巷中就接触过的。这样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也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板书:回环往复) 2、韵律和谐。 请同学找出韵脚。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诗歌每一小节2、4句压韵,节节换韵。诗人追求的是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板书:韵律和谐)。诗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 (二)建筑美。 1、节的匀称同学们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7节) ,每一节有几行?(4行,显得很匀称)(板书:节的匀称) 2、句的整齐每一行的字数是不是都一样的?(不一样。每一行的字数基本为

14、六、七个字,间或有八个字,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每一节都两两错落有致,更加突显节的匀称。)(板书:句的整齐) 最后学生齐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和诗歌中的依依惜别的感情。八、课堂小结(3分钟)新诗鉴赏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现代诗,归纳一下是从哪些层面上赏析诗的呢? 1、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选取了:金柳,青荇,清泉等,色彩绚丽,运用修辞手法和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荡漾”“招摇”“揉碎”“沉淀”,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对比分析表现情感的词:放歌、沉默,表现了诗人情感的变化。2、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本课我们主要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九、课外拓展,布置作业(2分钟) 1、欣赏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并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2、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诗人徐志摩的相关资料,试着解读诗人“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中“梦”指的是什么?附: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情感:淡淡忧愁基调:轻柔、舒缓金柳 新娘 (荡漾)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