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化学复习题.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260638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催化化学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催化化学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催化化学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催化化学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催化化学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催化化学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催化化学复习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催化化学复习题选择题1 一般用于填充床的球形催化剂的颗粒直径为(A)A 120 mm B2 10mm C2040mm D814目2关于催化剂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催化剂量与化学计量方程式无关B反应速度通常与催化剂量成正比C加速反应但不参加反应者也是催化剂D参加反应后催化剂会有变化但很微小3.g-Al2O3是(A)A酸性载体B两性载体C中性载体D碱性载体4.一般来讲反应器直径与催化剂颗粒的直径比应控制在(B)A1-5B5-10C10-15D15-205.浓硫酸催化甲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是(D)A液-液多相催化反应B酶催化反应C液固多相催化反应D均相催化反应6.正丁烯异构为异丁烯选用的催化剂是(

2、C)A过渡金属催化剂B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酸性催化剂D碱性氧化物催化剂7.工业上用于空气氧化乙烯制环氧乙烷的Ag/a-Al2O3催化剂中Ag和a-Al2O3分别作为(B)A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B主催化剂和载体C载体和主催化剂 D助催化剂和主催化剂8.合成氨催化剂Fe-K2O-Al2O3中对各组分作用描述正确的是(A ) AFe是主催化剂,K2O是电子助催化剂,Al2O3是结构助催化剂BFe与K2O是主催化剂, Al2O3是结构助催化剂CFe是主催化剂,K2O是结构助催化剂,Al2O3是电子助催化剂DK2O是主催化剂,Fe是电子助催化剂,Al2O3是结构助催化剂9. Pt/Al2O3重整催化剂中

3、各组分所起的催化作用是(A)APt起脱氢催化作用,Al2O3起酸催化与载体作用BPt起氧化催化作用,Al2O3起酸催化与载体作用CPt起脱氢催化作用,Al2O3只作为载体而没有催化作用DPt起脱氢催化作用,Al2O3只起酸催化作用10.苯加氢变环己烷反应所使用的催化剂是 (C )AAl2O3BV2O5 CNi/Al2O3DCuO11.乙醇在g-Al2O3催化下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属于(B)A气液多相催化反应B气固多相催化反应C液固多相催化反应D均相催化反应12.MgO载体是(D)A酸性载体B两性载体C中性载体D碱性载体13.下列选项中关于物理吸附的描述正确的是:(C)A物理吸附前后分子结构发生变

4、化 B. 物理吸附涉及的是价键力C. 物理吸附热一般较小 D. 物理吸附总是吸热的。14.载体不可用于 ( D) A改进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B改变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各种应力的能力C改变由于温度相变引起的各种应力的能力 D改变催化剂的活性组分15.关于吸附描述不正确的是 (B)A在不同温度下,可能不同的化学吸附机理占优势B尽管温度不同,吸附层的活动性相同C吸附根据吸附剂与吸附质的作用力不同可分为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D催化与化学吸附直接相关16.对氮气有化学吸附作用的金属是(D)AAgBNaCMnDFe17.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吸附热的测定方法:(B)A 量热法 B从转化率计算 C测不同温度下的脱附速率

5、 D 从不同温度的吸附等温线计算18. 原子轨道通过线性组合成分子轨道时,(C)A 轨道数目改变 B 轨道能级改变 C能级低于原子轨道的称为成键轨道 D 能级高于原子轨道的称为成键轨道19.关于化学吸附描述不正确的是(B)A化学吸附在比吸附物沸点高得多的温度也可以发生B化学吸附的吸附量总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单调地减少C化学吸附与吸附活化能有关D化学吸附可有较大的温度范围变动20.下列氧化物属于绝缘体的是(C)AZnOBCu2OCAl2O3DNiO21.在过渡金属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化学吸附最弱(A)A乙烷B乙烯C乙炔D苯2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CO不同吸附态因素的是(D)A 金属的类别 B遮盖

6、率 C 温度和压力 D 浓度23. 累积性化学吸附使(A)A.半导体电导增加,吸附覆盖度可以达到1 B.半导体电导减少,吸附覆盖度可以达到1C.半导体电导增加,化学吸附量只能很有限 D半导体电导减少,化学吸附量只能很有限24. ZnO金属氧化物属于(A)An型半导体Bp型半导体C绝缘体D本征半导体25. 下述方法不是将氧化物分散于大表面积载体的方法:(B)A 沉淀 B 干燥 C 离子交换 D浸渍26.下列不属于化学组成和结构表示的是(D)A 元素组成、结构和含量 B 表面的组成 C可能呈现的表面功能基的性质和含量 D物相间相互排列的方式27. 孔半径范围在1.515nm的孔现在称为(B)A 微

7、孔 B中间孔 C中大孔 D大孔28.关于晶体的表面结构说法不正确的是(D)A晶体表面的原子处于与体相中的原子不同的状态B它的配位数小于体相中原子的配位数C它的相邻原子没有完全补足D晶体表面质点的排列完全和晶体体相中平等于表面的任何平面中的排列一样29. N2O在n型的ZnO半导体上分解时会使ZnO半导体(B)A导电率上升,化学吸附量低B导电率减少,化学吸附量低C导电率上升,化学吸附量高D导电率减少,化学吸附量高30.根椐吸附与催化的“火山形原理”,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C) A吸附越强,反应活性越好B吸附越弱,反应活性越好C中等吸附强度,反应活性最好D中等吸附强度,反应活性最差31.下列哪一

8、种物质最不易被过渡金属活化(A)A甲烷B乙烯C乙炔D苯32. 关于结焦描述正确的是(A)A 结焦的催化剂要更换或再生 B 结焦的量不会高于20% C 结焦后活性组分覆盖在碳上 D 结焦增加了可达的表面积33.下列催化剂制备方法中,只能制备低含量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是(C) A沉淀法B机械混合法C离子交换法D浸渍法34.用沉淀法制备窄分布的小颗粒催化剂时,应控制 (A)A成核速率比长大速率快B成核速率比长大速率慢C成核速率与长大速率相当D与成核速率和长大速率无关35. BET方程式的导出是基于(B)A化学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借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B物理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

9、借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C物理吸附的单分子层理论,借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D物理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借用Freundlich的非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36.在g-Al2O3中加入少量SiO2或者ZrO2的目的是(C)A增加g-Al2O3比表面B降低g-Al2O3的比表面C增加g-Al2O3的热稳定性D降低g-Al2O3的热稳定性37.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所用银催化剂的适宜载体是(D)Ag-Al2O3BSiO2CSiO2-Al2O3Da-Al2O338.催化剂在催化反应时能够 (D)A加快正向反应速度,降低逆向反应速度;B缩短达到反应平衡所需要的

10、时间,同时提高平衡转化率;C降低反应活化能,改变热力学平衡常数;D降低反应活化能,改变反应历程。39.在Pt-Re/ g-Al2O3重整催化剂中(B)APt为助催化剂,Re为主催化剂, g-Al2O3作载体;BPt为主催化剂,Re为助催化剂, g-Al2O3作载体;CPt和Re均为主催化剂, g-Al2O3作载体;DPt和Re均为主催化剂, g-Al2O3作助催化剂40.下列选项中关于物理吸附描述正确的是(C)A物理吸附前后分子结构发生变化B物理吸附涉及的是价键力C物理吸附热一般较小D物理吸附总是吸热的41.下列哪种金属不与O2发生化学吸附(C)APtBNiCAuDAg41.两种反应物参加的多

11、相催化反应中(B)A两种反应物都必须发生化学吸咐B至少一种反应物发生化学吸附C至少一种反应物发生物理吸附D以上都可以42.在大多数金属上最容易发生化学吸附的是(C)A氮气B氢气C氧气D二氧化碳43.在催化剂的煅烧过程中,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B)A失去化学键合的水或二氧化碳B不改变孔径分布C形成活性相D稳定机械性质44.消耗性化学吸附使 (B)A半导体电导增加,化学吸附量很有限B半导体电导下降,化学吸附量很有限C半导体电导下降,化学吸附量很大D半导体电导增加,化学吸附量很大45.对于润湿固体的液体来说,在发生毛细管凝聚现象时 (C)A毛细管孔径越大,发生凝聚所需的蒸汽压越低B毛细管孔径越小,发

12、生凝聚所需的蒸汽压越高C毛细管孔径越小,发生凝聚所需的蒸汽压越低D发生凝聚所需的蒸汽压与毛细管孔径关系不大46.催化裂化过程中,造成分子筛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D)A活性组分的流失 B催化剂晶相结构受到大的破坏C催化剂颗粒破裂 D催化剂酸中心上发生严重积炭47.合成氨反应混合气中,水蒸汽与硫化氢会使铁催化剂的中毒,其中(A) A水蒸汽是可逆中毒,硫化氢是不可逆中毒B水蒸汽是不可逆中毒,硫化氢是可逆中毒C两者皆为可逆中毒D两者皆为不可逆中毒48. 关于流动床中催化剂颗粒描述错误的是(C)A颗粒通常在20mm300mm B若颗粒过细,催化剂粉带出旋风分离器C 颗粒过细,流化性不好 D颗粒过粗,单

13、位质量催化剂的效率低。49. NiO金属氧化物属于(D)A绝缘体B本征半导体Cn型半导体Dp型半导体50.下列哪一种物质在过渡金属上的化学吸附最强(A)A炔烃B直链烷烃C烯烃D环烷烃51.在沉淀法制备Al2O3时,如果焙烧温度达到1200 oC,将得到(C)Ag-Al2O3Bh-Al2O3C a-Al2O3Dq-Al2O352.助催化剂(B)A本身对某一反应有很好的活性 B加入的量一般小于催化剂总量的10%C对载体没有帮助 D对催化活性组分无影响53. 下列不属于均相催化反应特点的是(C)A 反应物与催化剂是分子分子间接触。 B 一般情况下,质量传递过程在动力学上不占重要地位。C 在许多场合,都要考虑传质过程阻力对动力学的影响。D 均相配位催化反应机理涉及的是容易鉴别的物种。54.下列哪种物质属于本征半导体(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