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试题E答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56854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E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E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E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E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理论教程试题E答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琼州学院文学概论试题(E)答案一、概念题1文学文本又称本文,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它是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和形象系统,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2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3期待视野是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在阅读之先或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在心理上形成的一个既成的心理结构图式。4原型即原始意象,它是容格对艺术客体的解释,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原型是一切心理反应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验形式,这种

2、形式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它是悠远的历史起点。5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6文学接受绝非简单的认知活动,而是文学作者和文学读者共同的生存方式,是一种积极建构的价值生成活动。文学接受被看作读者与作者、读者与作品主人公、读者与读者之间交流审美经验乃至人生经验的过程,而不再是被动接受教化的过程。二、填空题1悲剧、喜剧、正剧2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3. 声音、画面、情感经验4. 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5. 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6. 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

3、认识三、选择题1 2 34 5四、判断题1()2()3()4()5()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五、简答题1文学概念的三种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广义的文学是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学作为文化的基本含义是:1、理解文学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开阔的文化视野;2、文学发展是人类文化积淀的历史结果;3、文学现象归根到底是某一文化形态的体现。狭义的文学是作为审美的对象;文学作为审美的基本含义是:1、文辞华美,“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2、对激情的体验和调动;3、文学作为一种诗意的表达。折中义的文学是作为惯例的规范;惯例的三方面要求是:首先,呈现形象

4、的世界;其次,传达完整的意义;再次,蕴含特殊的意味。2意境是指抒情形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意境的产生同庄禅精神的影响以及色空观念的催化有很大关系。3共鸣是指人们在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所产生的同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其要点有二:一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感应与交流,二是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的共识;产生共鸣的原因有:读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优秀作品表现了人类的共同美,读者人生体验与作品情境的一致,基本人性的相通以及主体心理的同构。4情节与事件的关系如何?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

5、后果构成。叙事中的事件包括从大到小的不同层次,是分析叙事的基本单位。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情节由事件组成,因此也可以说情节是较大的事件。但情节又不同于一般的事件,表现为:(1)情节必须体现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2)情节必须表现人物行为之间的冲突。六、论述题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文学风格及其成因,并比较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在题材、意境、语言、美感和形态上的区别。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创作个性是作家个人的独特的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及气质禀赋等因素综合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性格特征,它制约着风格的形成;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话语情境结合的产物,只能通过具体的话语情境表现出来;创作个性与话语情境总是产生于一定的时代、民族、地域之中,是特定文化精神的修辞表达。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区别:在题材上,一为重大事件,一为日常生活;在意境上,一为雄浑壮阔,一为优雅妩媚;在语言上,一为劲健有力,一为婉转曲折;在美感上,一为崇高振奋,一为从容自在;在形态上,一为动态粗犷,一为静态细腻。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