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及其混合感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251525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及其混合感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及其混合感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及其混合感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及其混合感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及其混合感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及其混合感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及其混合感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1europeumoniae,APP)引起的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肺炎、胸膜炎为特征,近年来随着疫病的复杂化,本病经常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支原体肺炎、猪副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病原混合感染,对养猪业的危害日趋严重。1 病原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有夹膜或不完全荚膜,不形成芽胞,无鞭毛,不运动。迄今已发现两个生物型共15个血清型,根据是否依赖NAD可分为二个生物型:生物I 型和生

2、物II型,其中生物型中的1、5、9、10、11五种血清型致病力最强。生物型(13和14)分布于欧洲及美国,其致病性比生物型要弱,我国主要为1、3、5和7型;临床上该病经常为多血清型复合感染。免疫学研究证明,由于主要血清型间缺乏交叉免疫性,因而通过疫苗预防难度较大。2 流行特点(1)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为呼吸道寄生菌,对猪有高度宿主特异性;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尤其慢性带菌猪为重要传染源,常由引进带菌猪或慢性感染猪引起发病,也可通过空气、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或猪只之间直接接触而传播。 (2)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和春季为多见;气候突变、猪舍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温差过大或猪群经

3、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3)本病对所有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均有易感性,但以25月龄的生长育肥猪发病率较高,成年猪呈隐性经过或表现为呼吸障碍。(4)本病临床上一般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四种类型,发病率和致死率差异很大,最急性、急性患猪死亡率较高,亚急性和慢性型常耐过或呈衰弱性消瘦;新疫区一般较高,而老疫区则趋于稳定。本病血清阳性率较高,但发病率较低,在规模化猪场单纯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多为散发。(5)混合感染多见:该病常与许多呼吸道病混合感染,据近年来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只有30%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例单独发病,70%的病例常与猪副嗜血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及肺炎支原体等混

4、合感染,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病,死亡率明显上升,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31 最急性型:猪群中个别猪只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体温升高至4142,不愿卧地,鼻端、耳朵、四肢至全身皮肤发绀,发病末期呼吸异常困难,常呆立或呈犬式坐势,张口呼吸、咳嗽,并有腹式呼吸,最后呼吸迫促、变浅,未梢皮肤发绀,2436 小时內窒息死亡,临死前从口鼻流出大量血性泡沫状液体(图1)。最急性型患猪在出现症状后通常治疗效果不佳。32 急性型:发病的猪只较多,病猪体温升至40.541,精神沉郁,厌食,皮肤发红、呼吸困难,喘气和咳嗽,部分患猪鼻部间可见出血,四肢或全身发绀,通常于发

5、病后24天内死亡(图2),耐过者可逐渐康复,或转为亚急性或慢性。33 亚急性及慢性型:亚急性型症状较轻,病猪体温升高或正常,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有不同程度间歇性咳嗽,生长速度缓慢。慢性型则无症状,或表现为生长缓慢,当有其它应激因素或与侵害呼吸道的其他病原 ( 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 ) 等混合感染时,则转化为急性,症状加重,猪全身肌肉苍白,心跳加快,突然死亡。34 单纯APP的病理变化病变主要在胸腔,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双侧性肺炎和胸膜炎(图3)。肺炎涉及部分隔叶和心叶及尖叶,隔页充血、变暗,水肿、切面似肝,坚实,断面易碎,肺横切面有血色胶样液体流出(图4),胸腔中有血液。最急性或急

6、性型死亡的猪气管和支气管充满泡沫样血样粘性渗出物(图5);病程较长的慢性病例,有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胸腔积液,胸膜表面履有淡黄色渗出物,心包液和胸水增多,呈粉红色,肺脏可见坚实的肺炎区,肺炎病灶稍凸出表面,形成典型的结节(图6),主要是由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产生的溶血毒素破坏了肺的组织和血液后形成的,结节表面被一层结缔组织膜包裹,有些部位与胸膜粘连,部分患猪肺尖区表面有结缔组织化的粘连附着物。35 APP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的病理变化: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时,临床症状和肺脏等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非常复杂。现将APP与几种主要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时内脏器官病理变化列表如下

7、,以供参考。表1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与几种细菌的混合感染APP+猪肺炎支原体(MH) APP+巴氏杆菌(PM)APP+链球菌(SS)APP+猪副嗜血杆菌(HP)肺弥漫性急性出血、隔页充血水肿,表面有坏死灶,切面似肝,坚实易碎,肺横切面有血色胶样液体流出,气管中有带血的泡沫,纤维素性胸膜炎,严重时胸壁与肺的心叶、尖叶粘连,肺间质增宽,心叶、尖叶或(和)中间叶的腹面有肉变或虾肉样实变。(图7)胸肺常有纤维素样附着物,严重时粘连;肺隔页充血,湿重、触感坚实,肺变区常有坏死灶,部分有广泛性出血病灶;肺小叶间质水肿,胸腔有积液,肺门淋巴結周边出血及水肿,切面有坏死点;咽喉部肿胀、出血,喉头气管内充

8、满白色或淡黄色胶冻样分泌物,(图8)内脏实质器官有不同程度出血,血液凝固不良;肺充血水肿、有出血点,少数出现脓肿,肺间质增宽;纤维素性胸膜炎,常与胸膜、心包膜发生粘连;气管充血,充满淡红色泡沫样液体;心包积液,心内膜有弥漫性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胃和小肠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或溃疡;脾呈暗红或蓝紫色,少数肿大13倍,脑膜充血、出血。(图9)肺隔页水肿、淤血,呈紫黑色,部分表面有灰白色化脓灶;关节肿大,内有积液;纤维素性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脑膜炎,肺脏与心包,膈膜,胸腔壁粘连,胸、腹腔积液,常覆盖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气管内有大量渗出液。(图10)表2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与几

9、种病毒的混合感染APP+猪瘟(CSF)APP+伪狂犬(PR)有APP存在的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有APP存在的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肺充血水肿,呈紫红色,心叶、尖叶质地坚硬,肺叶与胸膜粘连,胸腔有大量的淡红色积液,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粘液或泡沫充塞;会咽软骨、喉头、肾脏、心肌、胃及膀胱粘膜均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脾脏边缘有出血或梗死,部分回、盲肠口有纽扣状溃疡面,色泽灰暗;病猪全身淋巴肿胀,充血、出血,部分切面呈大理石样。(图11)双侧性肺炎和纤维素性胸膜炎,肺脏充血水肿,呈紫黑或暗红色,部分肺表面有白色坏死点,肺横切面有血色胶样液体流出;病程长的肺与胸膜常常粘连

10、,胸腔积液,气管、支气管内有多量泡沫状带血色的纤维渗出物;心脏表面有纤维渗出物覆盖。部分肝、脾有灰白色坏死点,肾脏表面也有出血点;脑膜充血、部分有出血点;胃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卡他性炎症,(图12)肺间质性肺炎,肺肿大充血、间质增宽,部分肺有结节状增生甚至坏死灶或化脓灶,肺横切面有血色胶样液体流出,气管、支气管内充满泡沫状、出血性黏液及黏膜渗出物;部分肺与胸膜或膈肌粘连,胸腔积液,心包炎、心包积液,纤维素性渗出物,淋巴结明显肿大,充血、出血;胃黏膜层充血。(图13)间质性肺炎,胸膜炎、腹膜炎,肺呈弥散性褐斑和出血斑,表面附着纤维素性渗出物,肺与胸膜有纤维素性粘连,甚至整个肺与胸壁、纵膈粘连,胸腔积

11、液;气管内充满淡红色泡沫;心外膜与心包膜粘连,心包膜与肺粘连,心包积液、心脏质地柔软;淋巴结明显肿大充血,切面湿润。(图14)4 诊断和药敏试验 根据诊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只难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分离细菌进行生化试验和镜检鉴定。猪瘟可采用ELISA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PCV-)、伪狂犬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可用 RT-PCR方法检测。猪群发病时应尽快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用药前最好能先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本人对华南地区部分发病猪场分离的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的结果为: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头孢噻呋、泰妙菌素高敏

12、,强力霉素、蒽诺沙星、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中敏,金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低敏,土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不敏感。5 预防措施 目前各种细菌和病毒性疾病在猪场普遍存在,猪群发病时,往往是APP与其它细菌、病毒、寄生虫的混合感染,特别是当APP和猪瘟等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时,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不理想,甚至无效,因此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除改善猪场饲养管理外,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从治疗用药转向预防用药,在猪发病高峰期以前用药,主动控制细菌性原发疾病。5.1全方位封闭猪场,保证生产区与外界环境有良好的隔离状态。重点加强对装猪台、人员出入口、污水排出口、物料出入口等易传入疫病关键地点的

13、管理,全面预防外界病原侵入猪场内。52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普遍存在于猪场中,且很难净化,带菌猪往往在天气变化等应激因素或其他传染性疾病的作用下发病,猪场应注意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做好猪场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温工作,坚持自繁自养原则,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尽量降低猪群饲养密度并适当加大猪舍的通风量,保持舍内空气清新,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预防和控制其他疾病的发生和感染。53 做好各种疫苗的免疫注射,特别是猪瘟、伪狂犬、链球菌-型、巴氏杆菌A+B型、萎缩性鼻炎、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提高猪群对上述疾病的免疫力。由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型间缺乏交叉免疫性,同一猪群可同时感染几种血清型,商

14、品疫苗预防效果不一,从临床观察的情况看,国产的灭活疫苗效果优于进口疫苗,在发病严重的猪场,可应用疫苗免疫与药物预防相结合,减少或预防该病发生。54 药物预防:在本病的高发期,可在饲料中按要求添加敏感抗菌素进行预防,目前国家已禁止在畜禽使用药物原粉进行疾病防治,猪场可使用质量较好的兽药制剂进行预防,目前市面上采用包被技术生产的的制剂主要有加康(10%氟甲砜霉素+免疫增强剂)、爱乐新(替米考星)、“骏安”(第二代替米考星)、支原净(泰妙菌素)等。55 保持猪群足够均衡的营养水平,特别是维生素等关键成份,提高猪群抵抗力。56 霉菌毒素是引起猪群免产生免疫抑制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目前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普

15、遍超标,饲料中应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消除霉菌毒素的危害,保证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56 弓形体能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症状,肺线虫、蛔虫等内寄生虫会加重呼吸道病的病症,所以配合药物驱虫对控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及其混合感染性疾病有一定意义,应在断奶仔猪转入保育2周后,选择对体内外寄生虫效果明显的驱虫剂进行驱虫。如果猪场存在弓形虫病的危害,则应定期在大中猪饲料中添加磺胺类药物进行净化。57 充分重视消毒工作,消毒时应选择新型、刺激性较小的高效消毒剂,如复合醛类消毒剂,定期对全场环境和猪舍进行彻底消毒。6 治疗措施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猪场的实际情况,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

16、,及早在饮水和饲料同时添加药物,结合注射抗生素对病猪进行治疗,同时应想办法为病猪补充营养,帮助其逐步康复,以降低死亡率,防止新的病例出现。61 可使用氟苯尼考02 mgkg体重 +复方磺胺甲恶唑(复方新诺明)0.10.2mlkg体重,分开肌肉注射,每天13次,连用5天。或肌注头孢噻呋钠,35mg/kg体重,每日次,连用35天,或也可用替米考星、恩诺沙星等针剂配合使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620ml)进行治疗。62 在注射给药的同时,对感染群中的其他猪(包括健康猪群和部分尚能采食或饮水的病猪)用较大剂量的两种抗生素和多种维生素制品拌料或饮水进行预防和治疗,连用715天,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63 如与猪瘟混合感染时,疫区内的猪只应紧急实施猪瘟免疫,并对病猪注射抗猪瘟病毒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