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材(全20120705).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46386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60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工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材(全2012070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理工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材(全2012070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理工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材(全2012070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理工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材(全2012070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理工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材(全2012070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工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材(全2012070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工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教材(全20120705).doc(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化学实验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化学实验教材编写组29生物化学实验室规则1 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的目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准备好白大褂,实验讲义、油性记号笔、记录本、笔等。2 实验室中应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不迟到,不早退,不大声喧哗,严禁吸烟、吃食物。3 第一次实验前各组应按实验器材清单清点实验器材;每一次完成实验后清洗仪器,清理桌面,经老师同意后,方可离开;最后一次实验完毕后,应在清点完实验器材,填写完清单后发方可离开。4 实验过程中,必须穿白大褂。要保持实验台面仪器、药品、试剂排放整齐。要节约使用药品、试剂,避免漏洒,如有发生应及时处理。5 要爱护公物,公

2、用仪器及药品用完后要放回原处,尽量避免损坏仪器和玻璃器皿,如有损坏,应填写破损单,注明原因,并按原价赔偿。损坏的玻璃器皿及废针头应放到老师指定位置。实验完毕,须核对柜内器物无误方能离开。6 实验过程中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认真、及时、如实记录实验结果。7 实验报告需写出班级、学号、姓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试验内容,实验材料,实验现象,结果与讨论、思考题等(详见“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内容及要求”中的“一、实验报告要求”)。8 学生轮流值日,由各班班长按老师要求根据学号安排,实验前10分钟到实验室,协助实验课前事项,包括公用仪器的检查、公用试剂的整理、试剂添加、器皿清洗。实验完毕,做好实验室环境卫

3、生,负责实验室的窗台、讲台、桌面、地面、水池、药品架等的清洁,倾倒垃圾箱中的废物,水浴锅将水排放干净,凳子排放整齐,柜子锁好,检查门、窗、水、火、电、气是否关闭。10. 成绩评定:实验报告占60%,实验表现占30%,不管何种原因,未上实验课,实验表现0分,出勤5%(缺席一次扣5%,请事假和病假一次扣3%,请公假不扣分,迟到扣1%,)和卫生5%。实验报告抄袭按不及格处理。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内容及要求一、实验报告要求除电脑作图、照片外,其他内容要求手写在学校统一的实验报告纸上,各位同学之间的实验报告内容不能抄袭、雷同,否则视程度不同,以不及格论处。具体要求如下:实验题目1 实验目的 2 实验原理要求

4、理论清晰、概括性强。必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方法现状及各种实验方法的比较。 3 实验材料与试剂(1)实验器材 (2)实验试剂4 实验方法要求列出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包括步骤操作注意事项及试剂、仪器安全操作注意事项5 结果与分析包括现象描述、数据、结果计算及相关图表、照片等,然后对实验结果、数据作出分析、讨论。6 思考题分析7 参考文献1 Kiepiela P, Leslie A J, Honeyborne I, et al. Dominant influence of HLA-B in mediating the potential co-evolution of HIV

5、 and HLA. Nature, 2004, 432: 769-7752 孙玉英, 孔繁华, 奚永志等. HLA-I类PCR-SSP基因分型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01, 22(6): 326-3283 Lee J, Pillai S. Com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MHC class I alleles in the HT29 colon cancer cell line. Tissue Antigens, 1993, 42: 530-5324 谭建明, 周永昌, 唐孝达主编. 组织配型技术与临床应用. 第1版. 北京:

6、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621318 原始实验记录:每位同学需将实验课上记录的数据或现象附在报告后面。注意,“原始实验记录”是指包括实验中主要实验内容及其有关数据在内的原初记录,不只是测试数据的记录。以上1-4项为预习报告内容,需在上实验课之前完成;5-8项为上完实验课后完成的内容。在下一次实验课之前将1-8项完整的实验报告交班长再统一交给老师。二、预习要求:实验课前必须预习。实验报告中1-4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与试剂、实验方法为预习报告内容,首先要完全看懂实验讲义;其次要多查各种参考资料,包括理论教材、实验教程、期刊文献,在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中对相关的实验方法进行比较,对实验

7、原理进行分析,对实验讲义中的难点进行注释和讨论,充分体现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每节实验课上检查预习情况,计入成绩。三、实验小组划分:按学号分组:一般两人一组。四、实验上课时间 实验室安全守则在实验室内必须树立“安全为了实验,实验必须安全”的思想。化学实验经常会用到易燃、易爆溶剂,如甲醇、乙醇、乙醚等。有些溶剂还有毒性,如苯、氯仿等。有些有机酸、碱具有腐蚀性。这些物质都有可能给实验人员带来意外伤害,实验操作过程中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绝不能马虎大意。一旦草率操作,发生事故,轻则损伤衣服、皮肤,重则着火爆炸,即影响人身安全又损坏公物,严重者还要追究责任。为避免发生事故,必须了解预防和处理事故的一

8、般常识。一、事故和预防1. 实验前必须细心检查玻璃仪器是否有裂缝、破损等,实验装置必须安全、稳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2. 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必须远离火源、电源。多余的或实验用后的有机溶剂应倒入废物瓶或指定容器内,切勿倒入水池里。3. 严禁在实验室内吃食物。实验过程中会出现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的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4. 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以免酸碱腐蚀衣物。二、事故的处理与急救1. 火灾(1)一旦发生火灾,应保持沉静,不要惊慌失措,首先应立即熄灭火源,并转移附近的易燃物质。(2)小溶剂(即毫升)着火,可用湿布盖熄,稍大的火焰可用黄沙或湿拖把盖灭。有机溶剂着火绝对不能用水浇

9、,因为这样反而会使火焰蔓延开来。(3)若衣物着火,且勿奔跑,用厚的外衣包裹熄灭,较严重者应躺在地上滚动(以防火焰烧向头部),用自来水冲淋熄灭。(4)发生大火,应先用灭火器扑灭,不论何种灭火器,皆应自火的四周向中心扑灭。在尽力救火的同时向“119”报警。(5)严重受伤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实验室常见灭火器如下:四氧化碳灭火器:用以扑灭电器内或电器附近之火。因CCl4本身有毒,且在高温下生成光气(剧毒),故不能在不通风的实验室内使用四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化学实验室常用灭火器,用以扑灭电器火灾,注意,由于使用的是压缩的CO2,液体不要喷在手掌上,以免温度骤降造成手部冻伤。泡沫灭火器:其内分别装

10、有NaHCO3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使用时将同时颠倒,两种溶液反应生成NaHSO4、Al(OH)3及大量CO2,所以灭火机制仍然是CO2泡沫,因为后处理麻烦,故一般在大火时使用。2. 玻璃割伤玻璃割伤是实验室常见事故。如为一般轻伤,应用消毒过的镊子取出玻璃碎片,及时挤出污血,用蒸馏水洗涤伤口,涂上红药水和碘酒后包扎好。如为大伤口,应立即用绷带扎紧伤口上部,使伤口停止出血,立即送往医院救治。3. 烫伤切忌用自来水冲洗。轻伤涂甘油或硼酸凡士林,重伤应先涂烫伤膏,后立即送医院。4. 试剂灼伤(1)酸液或碱液灼伤皮肤时,若为酸液灼伤,首先用大量水冲洗伤处,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若为碱液灼伤,首先用大量

11、水冲洗伤处,再用1%醋酸洗涤。最后再用水洗,涂上油膏凡士林。(2)碱液或酸液溅入眼睛时,抹去溅在眼睛外面的酸液或碱液,立即使用喷淋器用大量水冲洗。快速送往医院治疗,不允许用其他试剂进行中和。(3)酸液或碱液洒在衣服上,先用水冲洗。若为酸液再用氨水洗。若是碱液,再用10% 醋酸溶液洗涤,然后用氢氧化铵中和多余的醋酸,最后用水洗涤。(4)酸液洒在地上,先撒石灰粉,再用水冲洗。 5. 中毒如有毒物质进入口中,首先应用大量清水漱口。饮用大量清水后,用手指深入咽喉处,人为促使呕吐(若是腐蚀剂中毒则不能用此法,可服用牛奶、蛋清或植物油等),然后立即送医院治疗。若吸入有毒气体,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必要

12、时送医院治疗。6. 触电遇到触电发生,首先要拉开电闸以切断电源,并尽快用绝缘物(干燥木棒、竹竿、有机玻璃、橡胶棒、塑料棒等)将触电者与电源隔离,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并报“120”迅速送医院救治。事故发生不仅会导致实验失败,而且会造成公共财物的损坏和实验人员身体的损伤。在实验室和工作过程中,要时时处处小心,只有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保持实验秩序良好,才能消除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目 录生物化学实验1实验一 糖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检验1实验二 酵母RNA提取与含量测定13实验三 果蔬中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紫外法)18实验四 植物叶片过氧化脂质的提取与测定21实验五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考马斯亮蓝

13、法)24实验六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凯氏定氮法)26实验七 淀粉酶动力学分析()30实验八 淀粉酶动力学分析()40生物化学实验48实验一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48实验二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51实验三 CM-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柱法分离卵清蛋白组分56实验四 枯草杆菌蛋白酶活测定59实验五 氨基酸的纸层析63教材、参考书66生物化学实验实验一 糖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检验(4学时)第一部分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第一节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 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分子中的某种或某些基团与显色剂作用,可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不同蛋白质所含氨基酸不完全

14、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同。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亦可产生相同颜色反应,因此不能仅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决定被测物是否是蛋白质。颜色反应是一些常用的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 实验器材 1. 鸡蛋1个2. 吸管1.0mL(1)3. 试管 .5cm15cm(2)4. 试管架5. 试管夹2个6. PH试纸(5-7)7. 水浴锅实验试剂 1.卵清蛋白液:将鸡(鸭)蛋白用蒸馏水稀释20-40倍,离心,上清液冷藏备用。2.1%茚三酮溶液: 1g茚三酮溶于95%乙醇并稀释至100mL。3.浓硝酸: 比重1.42。 4.10%NaOH溶液:10g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

15、L。 四、实验方法 A. 黄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氨基酸(如酪氨酸、色氨酸等)。遇硝酸可硝化成黄色物质,此物质在碱性环境中变为橘黄色的硝苯衍生物(苯及苯丙氨酸较难硝化,需用浓硫酸促进之。反应如下:操作方法:于一试管内,置蛋白质溶液10滴及浓硝酸5滴,加热,冷却后再加10NaOH溶液20滴,观察颜色变化。 B. 茚三酮反应 蛋白质与茚三酮共热,则产生蓝紫色的还原茚三酮、茚三酮和氨的缩合物。此反应为一切蛋白质及-氨基酸所共有。含有氨基的其他物质亦呈此反应。亚氨基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呈黄色。操作方法:取1mL蛋白质溶液置于试管中,加3-5滴茚三酮试剂,加热至沸,即有蓝紫色出现。注意:此反应必须在pH57进行。C.双缩脲反应(参考实验) 将尿素加热,两分子尿素放出一分子氨而形成双缩脲。双缩脲在碱性环境中,能与硫酸铜结合成红紫色的络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