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也应有副好嗓子.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2460476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也应有副好嗓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师也应有副好嗓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师也应有副好嗓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师也应有副好嗓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师也应有副好嗓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也应有副好嗓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也应有副好嗓子.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也应有副好嗓子摘要:教师在我国是一个庞大的队伍,然而有资料表明,在喉科临床上,患嗓音疾病的教师占有很大比重,尤其以小学教师为最多。教师嗓音疾病的发病原因很多,从客观原因上看,诸如教师过大,学生人数太多,课堂秩序不好,以及教室周围环境太嘈杂等等,迫使教师不得不加大音量讲课,有时还不得不大声呵斥及呼喊等等。从主观原因上讲则有个方法问题,一式教学方法问题,而是发声方法问题。再加上许多教师对嗓音卫生很不重视,或嗓音有了疾病得不到及时休息与治疗,都是造成嗓音损坏的原因。中小学的课大多是一课接一课,班级多、课时密集,其嗓音劳动量比起一般歌唱演员负担更大,因此教师能不能掌握一定的正确发声方法,对自己的教

2、学工作是有着直接关系的。关键词:教师嗓音 嗓音误用 嗓音保健一、教师嗓音现状人们往往一听到黄莺的鸣叫就喜不自胜,异口同声赞美它是“歌唱家”;而一听到乌鸦的声音却厌烦不安,甚至恐惧、咒骂,毫无来由地指责它嘴巴不吉利。社会交往中同样有这种说不清楚却又顺乎自然的感应:听到女子银铃般清脆的说话或男子底气十足雄健的谈吐,会马上产生一种愉悦感、安定感;而听到或是沙哑或是扭捏状的病态嗓音,会马上产生不安感,厌恶感。可想而知,用美好的声音形象去工作和交际的人,在魅力或成功率上当然会有不小的优势。尤其是在陌生人面前展示第一印象时,更是如此。可见,嗓音与人生,有着不容忽视的密切关系。 目前我国的大学教师,嗓子的工

3、作量普遍较为适宜,每周一般只有几节课;中学教师一般是十几节;小学教师一般二十多节;幼师就别提了,大多是一人管一个班,学习、游戏、生活,全权代理,课内课外一整天不停地用嗓。从教学对象来说,年纪大些的学生,较能理智安静地听讲,年纪越小的学生,越会任性率真地大叫大嚷,教师一个人的音量要压过一大圈儿童的叫嚷声可真不容易。教师由于长期用嗓,使咽部组织疲劳损伤,咽部有明显的异物感,出现充血、疼痛、多痰等症状。讲课用嗓时间过长、频率过高,或用嗓发音强度过大,均会使咽喉部组织疲劳损伤。教师咽喉疾病症状以声音嘶哑为主,早期嘶哑时轻时重,休息后声音可恢复正常,若用嗓过多则易哑,咽喉有不适感、异物感,感觉到有分泌物

4、粘附于喉腔,说话时需先将嗓子“清理”一下,重者嘶哑呈持续性,甚至失音。 教师出现与嗓音有关的疾病主要有三种:疲劳发音、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 疲劳发音是当一个人发音时自觉喉部有紧缩感、挤压感,甚至已经出现声音嘶哑时仍需继续发音,或喉部有疼痛感、烧灼感、梗阻感等还继续发音,在这种情况下医学上称为疲劳发音;声带小结是一种慢性喉炎,从声带边缘长出结节状突起物,多为双侧声带出现;声带息肉也是喉部常见疾病,常常附着在一侧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的边缘,主要由长期发音方法不恰当或一次过度发音引起。声带息肉和小结均可以使发音时声带关闭不全,导致声音嘶哑,并且由于声带重量增加,导致发音疲劳。如果教师们能掌握科学

5、合理的用嗓护嗓知识,将大大减少患上这些疾病的可能性。 二、嗓音的误用“人类最大的敌人便是自己。”这句名言适合于人类的大多数行为,嗓音也不例外。尽管环境及生理因素会严重影响到嗓音质量,但是最大的嗓音问题通常源自不良用嗓习惯。习惯性的嗓音误用会不可避免地导致紧张不适等嗓音症状,时间一长便引起嗓音疾病。嗓音误用大致可分十二种:第一,吸气不足。一口气不足以维持想说的完整句子,不能进行及时的停顿。第二,身体姿势问题。懒散的站姿和无精打采的坐姿。第三,音调问题。第四,响度问题。第五,硬起音。第六,清嗓。第七,喉咙聚焦。第八,牙关紧闭。第九,鼻音化。第十,不停地说。第十一,环境压力。污染、感染、吸烟、饮食习

6、惯等。第十二,用嗓误区。嗓音天生,用嗓时频频喝水等。我们曾见到有些幼儿园的教师,她们说话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轻声轻气地捏细了嗓子说话,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让孩子们感到亲切,便尖起嗓音学小朋友说话时的语调;二是这样说话比起大声叫喊更省力气,作为发声方法来讲,用假声说话并不正确,但作为幼儿教师来讲,由于她们几乎从早到晚都在和孩子们打交道,时时刻刻都在吆喝着孩子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其嗓音的劳动量是超过普通教师的,因此用小声音对孩子们说话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至少比大声吆喝要聪明得多。但是用小声音说话也有个发声方法的问题,至少应该是用气息支持,并且需要良好的声带闭合,这样的小声音才算是正确的。

7、如果不是这样,仅仅是为了学儿童的语音经常用假声说话,便很容易形成大声带的驰振或声门“跑气”,这种发音时间太长后最容易引起声带疾病的。因此幼儿教师应该懂得一些使用嗓音的科学使用,尽量按正常自然语言方式说话,只要用力时稍微轻一点即可,万不可过分地“矫揉造作”,以便保护自己的嗓音健康。至于普通学校的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在嗓音使用上可以从两方面注意改善。首先是要搞好课堂秩序,课堂秩序不好的原因如果不是由于个别学生故意捣乱外,大多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完善才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的。学生如果不能安静地听讲,教师有再大的嗓门也无济于事。我们听过一些优秀教师的讲课,他们决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用丰富的内

8、容与生动的语言诱导学生对所要讲得课文先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便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好的口才,当然主要是课前的准备充分,到了课堂上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这些虽然是属于讲堂艺术范畴的事,但对于声音的用量却有着直接关系,如果把讲课比作行车,把课堂秩序比作道路,无论多么好的车子,道路崎岖,便难以行走,如果能把“路”铺好了,“车”走起来肯定就快了。反过来,无论有多么好的道路,差劲的车总是开不快的。因此学生一旦安静下来,便要靠讲师讲课的质量来维持这种良好的课堂秩序。三、嗓音保健意义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时就说到:“要会用15至20种声调说出同一句话到这里来,才算得上是一个好教师。”应该说这

9、样的要求并不过分。当然,讲台不是舞台,教师或演讲者也不是演员,脱离实际、过分夸张的语气语调,只会适得其反。但如果站在讲台上,摆出一副冷漠无情的态度,使用一种固定不变、苍白无力的声调,不分轻重徐疾,没有抑扬顿挫,这是绝不可能感染学生、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一个优秀教师的魅力,一是来自他自身的知识渊博;二是来自他的表达能力,这种表达能力就包括了嗓音的正确运用。如果教师的课讲得不错,可是气短声弱或咳嗽嘶哑,学生的思想很快就会受到干扰。如果课讲得好,声音又洪亮自如,好听而充满感情色彩,学生一定会感到听课是一种享受。嗓音质地的优劣,虽说是天生的,但后天的“修炼打造”更为重要。健壮的体魄来自由科学的运动与均

10、衡的饮食,健美的嗓音同样如此。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充实生命。科学练声决不是歌唱演员的专利,普通人也非常需要进行嗓音的修炼。尤其是以嗓音为职业工具的人群,尤其是患有嗓音职业病和嗓音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广大教师。普及科学用声的知识,其意义之大不可估量。第一,减少用声过度或发声方法错误而引致的嗓音病。第二,净化文娱、教育、社交等各种活动场所的听觉环境。第三,使广大人民群众懂得怎么的声音才美,怎样才能发出美的声音,从而在声音形象的层面上大大提高全民的素质。人的容貌、形体、声音三者构成一个人的整体形象。对于用嗓音工作的人来说,声音形象是最重要的形象构成部分。声音形象的好坏,不仅直接给人留下健康或病态、优雅或粗

11、鲁、朴实或矫饰等等各种印象,而且往往影响到用嗓者工作效率的高低。因此,了解科学用声常识并进行正确的发声训练,是广大嗓音工作者的一项“必修课”。为教师创立和完善既实用又简便的发声理论、练声方法、嗓音保健手段,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是一片很有必要填充的空白。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提高这些人的嗓音健康水平,也不仅仅在于通过塑造美好声音形象而提升职业素质乃至改变个体的人生道路,它更在于通过人们嗓音状况的普遍改善,更进一步地促进整个社会听觉环境的美化与人文环境的进步。套用一句歌词,可以这么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美,世界将变成可爱的乐园。”四、嗓音保健方法嗓音保健十步曲:第一,减少清喉和咳嗽的次数,不

12、要大喊大叫。第二,建立轻松的起音方式。第三,建立自然地音调水平。第四,建立良好的嗓音垂直与水平聚焦。第五,通过频繁地停顿进行呼吸换气。第六,减少嗓音负担,避免不停地说话。第七,多使用低音调,做哈欠一叹息的动作,使声道开放。第八,注意噪声水平,避免在嘈杂的环境中说话。第九,避免吸烟和过多地饮酒。第十,保持喉腔的湿度。另外如果发现嗓音有病,便应该尽快治疗,特别要利用假期时不使用嗓音的日子使其彻底恢复。但药物治疗是暂时的,要根本改善嗓音健康,还必须从发声方法着手解决。有条件时,可以请教一下懂得发声方法的人,在工作中逐步锻炼自己的发声机能。梅兰芳先生的艺术青春所以能保持到七十高龄,主要就靠的是他掌握着正确的发声方法,其次,梅先生保护嗓音和锻炼嗓音的经验也非常值得称道,他把自己一生养生与保护嗓音的经验概括为这样几句话:精神畅快,心平气和,饮食有节,寒暖当心,起居及时,劳逸均匀,练嗓保嗓,都贵有恒,由低升高,量力而行,五音饱满,唱出剧情。梅先生的这一经验,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是适用的。参考文献:(1)嗓音的科学训练与保健彭莉佳 上海印业学院出版社 2005(2)送你一副金嗓子邱玉璞 华艺出版社 1991(3)嗓音保健万萍,黄昭鸣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