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2394060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诊断学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实验诊断学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实验诊断学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实验诊断学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实验诊断学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诊断学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诊断学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诊断学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 (下一页)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 【学习要求】 1、掌握血液一般检查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熟悉血细胞成分变化的生理及病理意义 【内容精要】 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检验 1、红细胞的生成 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红系祖细胞,在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下,继续增殖和分化成原始红、早幼红、中幼和晚幼红细胞(丧失分裂能力)脱核而成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从骨髓周血约需5天时间。 2、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呼吸载体从肺部携带氧输送至全身各组织,并将组织中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而呼吸出体外,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血红蛋白来完成。 3、红细胞的平均生存时间约为120天,成人体内每天约有1

2、/120的红细胞因衰老而被破坏。 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出血红蛋白单核巨噬细胞内分解为Fe、珠蛋白、胆红素。 4、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数量改变其临床意义 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两者测定的意义大致相同,但在某些情况如低色素性贫血时,红细胞与血红蛋白降低的程度常不平行,血红蛋白降低较红细胞为明显,故同时测定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以作比较对诊断有意义。 检测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应注意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如病人全身血液总容量及全身血浆容量有无改变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海拨的差异等。 (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高于参考值高限 成年男性 红细胞6.010 12 /L 血红蛋白170g/

3、L 成年女性 红细胞5.510 12 /L 血红蛋白160g/L 可分为相对性增多和绝对性增多两大类:相对性增多 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绝对性增多 可分继发与原发 A继发:a.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因血氧饱和度减低,组织缺氧所引起生理性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见于胎儿和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病理性见于慢性心、肺疾患。 b.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患有关。 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多能造血干细胞受累所致的骨髓增殖性疾病,本病属慢性和良性增生。但具有潜在恶性趋向。 (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

4、低限,称为贫血,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 女性血红蛋白1010 9 /L 白细胞减少低于25%) 核左移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机体的反应能力的估计有一定的价值。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和应用抗代谢化学药物治疗后。 核左移是由于叶酸缺乏及维生素 B 12 使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或造血功能减退所致。 中性粒细胞常见的形态异常: 中毒性改变表现细胞大小不同,中毒性颗粒、空泡、核固缩、核溶解和核碎裂等现象,以上改变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存在于中性粒细胞中,它反映细胞损伤的程度。 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抗代谢药物治疗后 棒状小体( Auer小体):只出现于在白血病细胞中 球

5、形包涵体( Doble小体)是核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见于严重感染。 (二)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是粒细胞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骨髓干细胞所产生。 嗜酸性粒细胞的增殖和成熟程度与中性粒细胞相似。增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血液病(如慢粒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及某些恶性肿瘤、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等。减少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及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伤寒。 (三)嗜碱性粒细胞:是一种少见的粒细胞其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超敏反应。 增多见于慢粒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慢性溶血及脾切除后,嗜硷性粒细胞白血病极为罕见。 (四)淋巴

6、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它不是一种终末细胞具有与抗原起特异反应的能力,是人体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因发育和成熟的途径不同,可分为胸腺依赖淋巴细胞和骨髓依赖淋巴细胞即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功能 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增加:生理性见于儿童期、婴儿 病理性:见于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也可见于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等。 急性和慢性淋巴白血病、淋巴瘤。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及移植排斥反应。 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时,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值相对增多。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的治疗及接触射线

7、,免疫缺陷病及两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异形淋巴细胞:主要见于病毒感染,也可见于药物过敏、输血及血液透析后以及免疫性疾病、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治疗后。 (五)单核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有共同的祖细胞即粒 -单核系祖细胞,在CFU-GM集落刺激因子影响下,经原单核、幼单核细胞发育为成熟的单核细胞而进入血液,成熟单核细胞,在血液停留1-3天,即进入组织或体腔内,转变为吞噬细胞。 增多:生理性:见于儿童与婴儿 病理性:见于某些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三、网织红细胞计

8、数 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或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对估计骨髓造血功能有一定的意义。 正常范围的百分数 0.51.5% 绝对值24-8410 9 /L 四、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简称血沉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沉降的速率与红细胞数量、形状、大小、血浆粘滞度中成分等因素有关。 参考值 魏氏法:成年男性 0-15mm/l小时 成年女性0-20mm/l小时 临床意义 生理性变化:新生儿因纤维蛋白原含量低,血沉较慢, 12岁以下的儿童血沉可略快,老年人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增加而血沉增快。 病理性变化:血沉增快常见于: 炎性疾病 组织损伤及坏死花 恶性肿瘤 各种原因

9、所致的高球蛋白血症 贫血 高胆固醇血症 五、血细胞比容测定和红细胞有关参数的应用 (一)血细胞比容测定又称血细胞压积,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血细胞比容主要与血中红细胞的数量,大小及血浆容量有关,用来帮助诊断分血并判断其程度,也可用作红细胞各项平均值的计算,有助于贫血形态学分类。 (二)红细胞平均值 1、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MCV=每升血液中血细胞比积/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 参考值: 手工法( 82-92um) 血细胞分检仪(80-100fl) 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蛋(MCH) MCH=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 参考值:手工法 27-31pg 血细胞分析仪 27

10、-34pg 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MCHC=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每升血液中血细胞比积 参考值 320-360g/L(32%-36%) 根据上述三项红细胞平均值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数 可分为正常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第二节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检查 【学习要求】 一、掌握溶贫的分类 二、掌握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诊断依据 三、掌握几个常用溶贫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并了解其实验原理 【内容精要】 一、基本概念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的代偿造血功能不足以补偿其损耗时所发生的一类贫血。 二、分类

11、: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为两大类 1、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此类缺陷大多是遗传性的:包括红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缺陷(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中珠蛋白肽链的合成数量或结构异常(例海洋性贫血),以及与红细胞代谢有关的酶缺陷(例G-6-PD缺陷症)等;也可有获得性的红细胞膜蛋白结构的缺陷(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红细胞外来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此类溶血性贫血都属于后天获得性的,包括因免疫因素(例自身免疫、药物免疫、同种免疫等)、化学因素(例化学毒物或药物)、物理和机械因素(如心脾瓣膜置换术后或微血管病)、感染性因素(溶血性病原体感染)等作用于红细胞而发生的溶血性贫血。 (二)、按溶血发生的主要部位分类:可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1、血管内溶血:上述大多数的后天获得性因素和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