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大师风采.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338414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略大师风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领略大师风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领略大师风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领略大师风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领略大师风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略大师风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略大师风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领略大师风采,感受教育魅力观第五届华东三省小学语文协作交流暨优质课评比活动感受环峰第三小学 赵小娟在这天高云淡,丹桂飘香的金秋向我们款款步来之际,我有幸和同事来到古老而富现代气息的苏州,两年前初次来到苏州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古老而富现代气息的苏州城中,古典别致的建筑中小桥流水贯穿其中,给这个天堂般的城市增添了如许的灵性。这次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更加加深了我对苏州的好感,因为在这短短的两天里,我不仅亲自领略到沧浪新城二实小独具特色的水文化,更聆听到了来自皖鲁苏三省9位名师精彩的课堂展示及孙双金老师给我带来的精彩的示范课及令人深思的讲座,此次苏州之行,我憧憬而来,满载而归,亲自

2、品尝了一场精神的盛宴!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与收获:一、触人灵魂的校园文化苏州市姑苏区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这是一所以“水”的精神为核心的学校,其环境建设与沧浪之水一脉相承,推崇水的美德。走进校园,蓝与白的主色调及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风格中处处透出水的印记,让你处处感受到沧浪水的细腻、灵动、包容和洁净,润物细无声的渗透着水文化的气息。“上善若水 创造第一”八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沧浪二实小的校训,希望师生能学习水的谦逊、包容、合作、真诚,学习水的无所不能、敢于拼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智慧的人、有创造的人。漫步校园,翠竹掩映中的老聃园、屈子园、舜钦园、从文园四个园子不仅给学校增添

3、了几分古朴的典雅,也是对学校对水文化内涵解读的丰富。老聃园老子,第一个完美的解释了水的智者屈子园屈原,第一个唱出“沧浪之水”的诗人舜钦园苏舜钦,第一个把“沧浪之水”写到苏州的士人从文园沈从文,苏州的女婿,现代文学史上“水”的化身智者乐水。“一小点,一大点 一点点,无数点”的教育理念,引领师生化身为无数的“小水滴”,共同奏响百舸争流的雄壮的“交响曲”。为了让老师们更好地了解本校的校园文化,作为东道主的沧浪新城实验二小师生带来一首水世界和我们,师生同台诵读,对话校本阅读,集中诠释了该校水文化理念。其意蕴深刻,洋洋盈耳。二、 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本次参赛的九节课堂教学中,九位做课的老师执教的学段和课时

4、内容各不相同,各位执教者全面落实了新课标的先进理念。他们的教学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都让我连连称赞,自叹不如,感情的波涛起伏,澎湃不已,幸福之感充溢于心。回顾这九节课,结合自己平日教学中不足,总结为一下几点收获:(一) 课堂气氛的宽松和谐 这些课几乎每节课前都有一项师生情感交流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拉近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感情,有的还能很好地做到语文课前的热身。如宿迁市的刘玉凤老师执教的识字7,课前,教师非常亲切地跟孩子们交流:和老师做个猜字游戏好吗?孩子马上有了高涨的学习热情,然后老师出了象形字的图片及字(月、山、鸟),会意字的图片及字(笔、尖、看)。孩子们很容易地猜出了这几个象形字和会意字,

5、学习的热情顿时饱满了,感觉识字很容易,很好地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识字的王国,让孩子们对识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二)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得当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老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所有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好几位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具有独到之处,其中王琪老师的教学科学严谨,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行如流水,滴水不漏,情境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

6、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的成功,树立起了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王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三) 识字、写字指导扎实有效 2011版新课标强调,不管是低段还是高段都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识字、写字的训练。在这九节课中,出口语交际外,五一不注重了识字、写字教学。包洁老师的青蛙看海对“苍”、“登”两个关键字的教学一丝不苟,出示了“登”字古代时的写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字的构字特点及字义;找出字的主笔,指导学生书写,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书写的效率。刘玉凤老师执教的识字7在教学认识“亭”、“停”两个字时,

7、从“亭”的构字规律出发,利用图片展开教学,让学生既记住了这个字,有增加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四)重视语言实践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即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中“说”和“写”的能力。这些课中都安排了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话、写话,读写结合,如学会鼓励中结合视频中的情境,让学生说鼓励的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教师出示了送别段落中,指名读,并说说读后的感受等,这些语言实践内容的安排,训练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我们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值得学习。(五) 指导朗读扎实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离开了“读”这个环节,理解课文就成了无源

8、之水、无本之木。选手们大多数都非常重视朗读指导,通过多种形式、有层次、有梯度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切实做到以读代讲。杨雪老师富有诗书气息、饱含深情的引读,以及为了让学生体会离别之情所设计的扩展延伸似的读,都让我赞叹不已。三、名师引领的诗意课堂孙双金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儿童诗创作指导课,这节课简约而深刻,智慧且灵动,乍看平淡无奇,细细品味,顿觉清香入脾。在教学阳光时,孙老师先出示四句诗歌内容,知道朗读;接着,改动诗句,让学生品味拟人句式赋予物体生命,并告诉学生这就是诗的语言;然后让学生自己改动,学做诗人。他用他风趣亲切的语言、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循循善诱,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感受,把学

9、习自主权真正给了学生,为学生插上了一双双充满想象的翅膀,当上了一个个奇思妙想的小诗人。大师的课堂就是不一样!精彩的课堂展示后,孙老师又做了一场专题讲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语文应该教什么?他说语文教学内容就是一桌菜,有白话文菜,有儿童文学菜,有古典诗菜,而当下语文教学缺钙,营养不良,重白话文,缺乏文化底蕴。我们教给学生的应该是根的语文,种子的语文,而现在我们的学生学的是枝叶的语文,枝叶繁多却抵不住种子一颗,因为种子的语文可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限。经典让人深刻,让人走向深邃。当孙老师因为红楼梦被排在最不受欢迎的古典书籍而痛心疾首时,我也反思自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阅读了多少经典文学?我领悟了多少传统文化的精髓?我是否在孩子们的心中扎下了语文的根?这一个个问号就像一记记重锤敲打在我心间,警示并引领着我走向真正的语文教学的光辉大道上! 难忘而短暂的赴苏学习结束了,没有结束的是我对苏州美好的回忆和向往,更没有结束的是我对语文教学的深思和反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