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因材施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2213594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因材施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因材施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因材施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因材施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因材施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因材施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因材施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因材施教 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总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不无的放矢。有一次学生子路和冉有同时问孔子:“听到道理后是否马上去实行?”孔子回答子路说:“你有父兄在前,怎么可以听到就去做呢?”而对冉有则说:“听到后应该就去做。”学生公西华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就问孔子。孔子就解释说:“冉有太谨慎,所以要进而加以鼓励;子路急躁好胜,所以要退而制止。”正因如此,孔子培养出来的学生成就也就各不相同。这正是孔子平日因材施教的结果。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对于班主任来说,因材施教就是对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进行个别教育工作。进行优秀生的

2、个别教育工作,首先要严字当头,高标准、严要求,教育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其次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他们发挥榜样带头作用,推动所有学生共同提高。进行中等生的个别教育工作,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要关注处在当中的不前不后的所谓中等生,因为他们最容易受忽视。“一个人可以被人爱,也可以被人恨,但决不能被人忽视。”其次要积极给予扶持,经常给他们推一推,促一促,让他们跃上一个新台阶,向优秀生转化。进行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工作,首先要树立后进生也可成材的坚强信念,要坚信“朽木可雕”。我国模范班主任刘纯朴同志抱着“一碗水也要救活几棵秧苗”的信念,坚持“誓把锈铁炼成钢”的精神,对学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管得严,

3、跑得勤,想得全,把整个身心扑在教育线上,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次要千方百计地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在后进生身上寻找积极因素,就得有点绣花姑娘的功夫,老婆婆的心肠。”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要发现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不仅要肯下一番功夫,而且要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尤其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即对他们要看“变”,要立足于争,着眼于救,着手于拉,才能把他们的闪光点发现出来。并象园丁爱护幼苗一样珍惜他们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对他们的点滴予以高度肯定和赞扬,把他们心灵中微弱的火光点燃起来,这是转化后进生工作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著名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

4、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以此为鉴,争取最大程度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一: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特点,是实施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先决条件。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义务教育的对象是广大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尽管他们的年龄相近,但由于遗传、环境和先前教育的不同影响,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也就不一样。教育者应该深入到学生中去,做了解学生的有心人,通过观察、谈话、访问、测量、分析书面材料等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既要了解掌握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又要了解掌握学生的缺点与不足;既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类型特点,还要了解学生的个别特点。在全面深入了解的基础

5、上,以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研究学生的情况,既要看到主流又要看到支流,既要看其过去和现在的表现,又要看其将来的发展,掌握学生发展的规律和问题的成因。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不够全面、深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特点是任课教师只了解掌握学生在本学科上的学习基础、学习倾向、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而对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思想品德、身心特点知之不多,从而影响着因材施教的贯彻落实。对此,中小学要改变按学科分设教研组的单一方式,可以增设年级组,平时的教研活动以年级组为主,以便同一年级各任课教师加深了解,共同研究学生情况,增强教育合力。同时,学科教研组每月开展一次集体教研活动,以保

6、证学科教学的系统性。此外,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桥梁作用,班主任应定期召集任课教师研究班级学生的教育,让各任课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是实施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根本措施。因材施教的实质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三:启发诱导,是实施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基本方法。 教育过程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提高教育成效,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启发诱导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普及义务教育必须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7、提倡导学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会学生学习。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注意适时而教。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导,而不是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四:热爱学生,敬业爱岗,是实施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情感基础和内在动力。 热爱学生、敬业爱岗,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思想前提,是教育好学生的情感基础的内在动力。孔子从教近五十年,一生遇过各种波折和困境,即使是在乱兵包围、断食七日等危急情况下,他仍照常讲学,“讲诵弦歌不衰。”(注:史记孔子世家)在孔子的私学里,充满了尊师爱生的空气,他关心学生的学业、生活和健康,与学生有着深厚的情谊,对学生“无私无隐”鼓励学生“当

8、仁不让于师”。(注:论语卫灵公)正是孔子有着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挚深的热爱,才会对学生施以巧妙的因材施教。子路的成长就是最好的例子。子路出身“野人”,初见孔子时,对孔子很不礼敬,曾“陵暴孔子”;成为孔子的弟子后,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也往往跟孔子有分歧,曾当面批评孔子未免太迂腐了。但是,在孔子长期的教育熏陶下,终于变成孔子的信徒。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能使师生情绪愉快,亲密合作,从而驱动教师满腔热情、专心致志地从事教育工作,千方百计教好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学生则因没有恐惧、焦虑等精神负担,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健康成长。教育教学中,有些教师的师生关系很僵,经常出现学生“顶牛”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教师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师生关系,没有真正去热爱、关心学生,看不到学生人格的独立性和受尊重性,随意批评惩罚学生,甚至打击报复学生,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抵触和戒备的心理。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也会失去教好学生的信心和热情,就谈不上因材施教了。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奉献精神,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树立科学的学生观,一心一意为学生服务。特别是关心、尊重后进学生,想方设法转化他们,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