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有闲的文化雅玩古代民间的斗茶风俗.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2112201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钱有闲的文化雅玩古代民间的斗茶风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钱有闲的文化雅玩古代民间的斗茶风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钱有闲的文化雅玩古代民间的斗茶风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钱有闲的文化雅玩古代民间的斗茶风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钱有闲的文化雅玩古代民间的斗茶风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钱有闲的文化雅玩古代民间的斗茶风俗.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钱有闲的文化雅玩 古代民间的斗茶风俗2015年10月11日 09:23古 代文人斗鸡、斗蟋蟀的癖好由来已久,在古书中有不少的描绘,对此许多人都很熟悉,但知道古代文人有“斗茶”习俗的似乎就不多了。斗茶,又叫“斗茗”、“茗 战”,通常是指每逢清明节后,新茶初出时,各地茶乡所举行的茶品与茶技的比赛。它本是古时有钱有闲文化的一种“雅玩”,到了元明清时,就已经完全化为民间 的饮艺风俗了。“斗茶”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北宋时期,海内晏然,统治者实行了重文轻武向文人倾斜的政策,大量的文人在 朝廷担任了一定职务,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在当时安定的背景下,这种优厚的待遇、清闲的生活,刺激了文人

2、墨客对茶艺的进一步探讨,同时 茶艺的发展又为生活增添了闲雅的情趣,二者互为因果,这便是斗茶风行的内在原因。赵孟頫斗茶图据 唐冯贽记事珠记载,斗茶源自福建建安民间。以福建建安茶农为代表的世俗斗茶,目的是通过斗茶竞选出产贡茶的机会,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回报。斗茶的地点 选择在山林野外,所用茶品全部是备选贡茶,以饼茶为主,选用斗茶专供的水,器具虽不奢华,但也务求精美。由于贡茶的影响,历代以来从宫廷到市井,都乐于斗 茶。范仲淹有首斗茶歌说得好: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芝兰”,说的就是斗茶清香四溢的场面。斗茶是在品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品茶也称品茗,由主人邀请三五知己,品评名茶。但是斗茶作为排列新

3、茶优劣顺序的活动,则与平和的品茗不同,有着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斗”,正是在 争斗中逞强获胜之意。曾经有私塾老师以“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来概括斗茶的涵义,因此这种比赛活动可谓非常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参加 斗茶的人,要各自献出所藏名茶,在施展各种精细技法和工序之后,将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样大小的茶盅内,经过集体品评,在茶叶的色相与芳香度、茶汤香醇 度,茶具的优劣、煮水火候的缓急等等方面评出俱为上乘者为胜。斗茶的参加者都是饮茶爱好者自由组合,多的十几人,少的五六人,斗茶时,常有不少的观众在旁 看热闹。如在茶店斗,则附近店铺的老板或伙计都会轮流去观战,特别是当时在场意欲购茶的顾客,更可以一睹为

4、快。宋代作为极其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文人雅士,无不好此,并且著书立说,将其理论化。据宋、明人写的笔记记述,斗茶内容大致可包括: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戏。刘松年茗园赌市图刘 松年的茗园赌市图就是一幅描绘市井斗茶的图景。画中茶贩有注水点茶的,有提壶的,有举茶杯品茶的。右前边有一挑茶担卖茶小贩,停肩观看,还有一妇人一 手拎壶另一手携小孩,边走边看斗茶。此画中有男人、女人,老人、壮年、儿童,人人有特色表情,眼光集于茶贩们的“斗茶”,个个形象生动逼真,把宋代街头民 间斗茶的情景淋漓尽致地描绘在世人面前。鹧鸪斑斗茶佳器“兔毫盏”与“鹧鸪斑”要 使汤色纯白,汤花咬盏,除了茶品要新,用水要活,器具的选

5、用也是一门学问。宋朝任福建漕司(监制贡茶事)的蔡襄在奉旨修撰的茶录一书中,对黑瓷兔毫盏 同品茶、斗茶的关系说得很明确:“茶色白,宜黑盏”,因为“斗茶先斗色”而茶色贵白、青白者受水昏重。蔡襄又云“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最 为要用。出他处者,火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之不用”,宋徽宗也曾说:“盏以青绿为贵,兔毫为上。”苏轼送南屏谦师诗又曰:“道人晓出 南屏山,来试点茶三味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这些诗句都说明在适宜斗茶的黑盏中,兔毫盏是最为合适、颇为名贵的一种。这种盏的釉内含有丰 富的铁,烧制的过程中,含铁的釉顺势融化垂下,一丝一丝拉长变细,如同兔毛,当年许

6、多日本人来到浙江天目山进修,将黑釉兔毫盏由天目山带回日本,从此统称 为“天目盏”,供之如国宝,极为珍视。还 有另一种杯盏叫做鹧鸪斑。据北宋陶清异录记载:“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鹧鸪斑就像鹧鸪鸟羽毛,颈上、背上、胸和腹部显著的云状和块 状斑点,呈紫、蓝、粉青、黄、暗绿,诸色相杂,犹如节日夜空的礼花五彩缤纷。鹧鸪斑用含铁量很高的不同的两种紫金土来配制黑釉,使釉内含铁量高达6 8%,黑如漆,再在生坯上挂釉两次,以稍低于烧制其他结晶釉的温度焙烧,因较多的铁元素在釉里结晶,黑色釉面便形成了酷似鹧鸪羽毛一样尽善尽美的花纹,故 名“鹧鸪斑”。又因为色阴沉也被称为“鬼脸蓝”。宋作者黄庭坚词中也曾吟咏道:“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词中是说红巾翠袖,纤纤玉指,研茶沏 水,捧精美金缕鹧鸪斑茶盏,侍奉身前,堪称一时雅事。以其纹色“金缕鹧鸪斑”代指“鹧鸪斑”茶盏。可见“鹧鸪斑”茶盏极珍贵。反映了宋代人饮茶不仅要有好 茶叶之外,还要有好水,好茶具,好的捧盏人,这才是品茶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