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年高考(2019-2021)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05古代诗词阅读(教师版).doc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5.95KB
约24页
文档ID:538750351
三年高考(2019-2021)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05古代诗词阅读(教师版).doc_第1页
1/24

专题05 古代诗词阅读【2021年】一、(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注释】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暮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土形象B. 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C. 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D. 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15. 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4. C 15. ①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②曾巩向往离世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原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14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错误,原文“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指的是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

并不是僧人不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而是作者自己身不如飞鸟自在15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及处世态度的能力颈联和尾联转到曾巩对“出”与“隐”的看法颈联说: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尾联“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可见,他与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把个人之乐暂且放下,将苍生之忧挂在心头在这一点上,他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可谓异代同心二、(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B. 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C. 本词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D. 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15. 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答案】14. D 15. ①本词语言多用口语,风格亲切自然,浅近直白,通俗易懂②语言诙谐风趣,活动生动14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的赏析能力D.“听觉”是错误的本词词末中“听”是任凭的意思,没有听觉描写,只是从视觉上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15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语言特色的鉴赏能力作答时抓住本词的重点语句“来吾告汝”“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虾跳鳅舞”,可见本词并非辛词一贯的沉雄豪迈,而是清新明快的词风明确本词的语言特色后,结合诗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并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即可本词开篇就写到“溪边白鹭,来吾告汝”就像作者边抚摸着鹭鸶边同它谈话,并且话中称鹭鸶为“汝”“君”,告诉它要去鱼虾多的地方去捕食,要有鸿鹄之志采用这种对话式的描写,营造出了轻松亲切的氛围本词采用了很多口语化的语言,如“鱼儿”“堪数”“剩有”“来”等,这些口语的运用,不加雕饰的语言,使语言更清新自然,表达更加的直白,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三、(2021·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寄江州白司马①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B. 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C. 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D. 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16. 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答案】15. B 16. ①第二句“惠远东林住得无”用“惠远”“东林”两个意象,表现高僧的淡泊遁世的态度,“住得无?”以问句的形式,委婉地表达了对白居易出入佛寺的关切以及劝告,含蓄地劝诫友人不要轻易产生逃避、厌弃官场的情绪②尾联中“莫谩”“青云依旧”等词语,直接劝告友人不要过度沉浸在佛法当中,相信自己依然可以青云直上,表达前途无量的勉励之意。

15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B.第三句是说诗人曾经听说湓水萦绕像衣带,是对此地景物的描绘,并未有表现朋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此项对用典解释有误16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思想内容的能力题干中的“含委婉劝告之意”,已提示考生解答此题的关键,诗人采用哪些手法劝告了什么,既要对诗句的表现手法作出判断,又要体会出诗句中隐含的意思诗中体现劝告之意的是 “惠远东林住得无?”和“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两句前者借典故用问句,后者直接表达劝慰之意只要结合这两句诗,把诗人蕴含其中的意思和情感答出即可四、(2021·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意难忘·山家[清] 吴伟业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衰翁健饭堪夸把癭尊①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喜去年,山田大熟,烂熳生涯注】①癭尊,即癭樽 用瘿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19. 词中“衰翁”的身份是____________下片中“___________”一词点出山家的生活状态,可谓词眼20. 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

答案】19. (1). 隐士(农夫) (2). 烂漫 20. 写景艺术:①由远及近,由外到内从村坞、山家到室内,步移景换②意象丰密,色彩和谐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构成明净清幽之境③以动写静,动静结合如“苔径逐篱斜”叙事艺术:①对比衬托如“蓑翁”与“健饭”②铺陈写实如“高话”以下,一一叙写山家生活③以农家话语写自适情态如“汲水自浇瓜”19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诗眼的能力上阕写衰翁的居住环境在山野,室内陈设着文木制作的几案,小巧的窗户饰着纱,说明主人虽在山野也十分讲究,让人感到他是个富于生活情趣的雅士,故可推知其为隐士;下阕写衰翁话桑麻、种柳浇地,也可理解是为农夫下阙写衰翁待客,写了席间主客欢洽之情,啜茶饮酒,高话桑麻,去年自己耕种的山田收成极好,可以无忧无虑乐陶陶地过舒心日子了生活丰富多彩,状态极佳故能表现这一状态的词应为“烂漫”20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上阕写景由步行向山家时沿途所见落笔首句“村坞云遮”写由下仰望山上,人家村落在白云缭绕中依约可见渐行渐近,写看到一幢房子,小径沿着篱笆斜伸过去,最后再到室内的陈设词的上片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移步换景的手法写景;房子依水傍石,稳稳地临溪而立,小径生满青苔,接着两句是写稍近些看到的老树上缠绕着青青的藤蔓,翠绿的修竹映衬着溪边的白沙,色彩鲜明可爱。

用白描之笔富有层次地描绘了山家四周的环境和景物描绘了隐士山家的幽静环境;“苔径逐篱斜”,小径沿着篱笆斜伸过去,“逐”字化静为动;“文木几,小窗纱”“启北扉,移床待客”动静结合,表现农家生活的意趣,衬托出主人潇洒出尘的品格下片写席间主客欢洽之情隐士是个苍老体弱的衰翁,却出人意外地饮食健胜作者用“衰翁健饭堪夸”一句来表示自己的惊奇,“衰翁”与“健饭”形成非常有趣的对比老人十分健谈,边啜茶饮酒,边兴致勃勃地谈起了农事把癭尊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一一罗列叙写田家生活及农事,为铺陈写实的手法穿池还种柳”是说在池边开沟引水,并种上柳树,与下面“汲水自浇瓜”都是老翁的农活这两句以农家话语写老农的悠游轻松,让人羡慕隐逸生活的闲适这风味清佳”! 这一句赞语非常口语化,老翁怡然而乐的神情跃然纸上2020年】一、(2020·新课标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B. 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C. 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D. 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15.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14. A 15. 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解析】14.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A项,诗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

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由此可见,选项A“与外界不通音讯”是错误的15.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①“虽失春城醉上期”一句,说明作者和好友皮日休曾经相“期”春日聚会,饮酒一醉,但是一个“失”字,让这些愿望落空;“下帷裁遍未裁诗”一句是说未能作诗之憾,所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本诗是一首“奉和”友人的诗歌,好友皮日休因“抱疾”而闭门谢客,然而他却给作者寄去一封信告知病情,作者得知好友抱病,当然要送上安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