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completed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35001124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completed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社会心理学completed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社会心理学completed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社会心理学completed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社会心理学completed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complete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completed(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咨询师课程知识要点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教程第89页)一、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FH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GW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学科。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

2、发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1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其意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

3、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2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而且与其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层面1 个体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是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等;2 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等。3 群体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有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等

4、。4 社会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有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等。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教程第91页)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和实证分析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一、 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二、 经验描述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1 达尔文的进化论使许多心理学家倾向于从生物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本性,并从进化的观点研究人类社会行为模式的变化。2 德国

5、的民族心理学3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群体并非个体之和,群体是一种结构形式,能以与构成它的个体不同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为。例如勒庞的群众心理学4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基本源泉和动力,并提出12种本能。5 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三、 实证分析阶段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二次大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以下特征: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第三单元社会心理

6、学的研究方法(教程第97页)一、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 价值中立原则研究者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和臆测。要客观地描述关于问题的全面资料和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而无论这些资料和结论是否与研究主体、他人或者社会的价值观念相冲突、相对立。2 系统性原则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现象存在于一个系统之中,其产生与变化均有原因。此原则要求不仅要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方法来研究。3 伦理原则l 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的措施和步骤;l 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l 在研究进行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其同意

7、参与;l 在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批准,并在事后向被试说明,求得理解;l 被试有退出研究的自由;l 对被试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其同意。 二、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详见教材98页)1 观察法l 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l 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2调查法l 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资料的方法叫做访谈法。a) 特点: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者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b) 分类: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前者是标准化访谈,即按统一要求,依照有一定结构

8、的问卷进行的正式访谈;后者的访谈提纲是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者可视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与调整。结构访谈的优点是结果易于统计分析但灵活性较差。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常见的有电话访谈等。直接访谈不仅能获得言语信息而且还能得到非言语信息,因而有助于对结果的解释与分析,但这种访谈对访谈者的要求较高,花钱较多;间接访谈的优点是,搜集资料用时相对较少,花费较小。c) 访谈过程与技巧准备工作接近被访谈者应对拒绝的技巧谈话和提问的技巧追问技巧l 问卷法a) 特点:标准化程度较高,整个过程严格按一定原则进行从而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主观性及盲目性;收效快,能

9、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b) 分类:结构问卷与无结构问卷:在结构问卷中,每一问题都给出若干备选答案,被调查者从中选择认为最恰当的一个(有时是多个)答案。其优点是填写简单明快、用时较少,资料便于统计分析。无结构问题中,问题虽然统一,但未给予备选答案,优点是可获得资料丰富,有利于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发送问卷、访问问卷、邮寄问卷:根据问卷传递方式分类。c) 问卷的构成: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及备选答案/人口学数据记录/结束语/计算机编码d) 问卷设计的原则目的性原则 设计问卷时要明确并紧密围绕研究目的。全面性原则 设计问卷时要全面考虑问卷内容的构成,在提问语句及答案设计中要尽量穷尽相关内容。非歧义性原

10、则 设计问卷要使被调查者能正确理解,避免出现歧义。非暗示性原则 设计问卷时,调查者力求避免对被调查者的暗示与诱导。适度规模原则 问卷设计时,尽量针对特定的问题展开,不要牵涉面太广。l 档案法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资料,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通常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资料样本,将其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的分析单元,并按预先设计的分析类别与维度较为严格地评判记录,最后进行统计分析。三、 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教程第103页)理论是经验研究的总结,是概括化和一般化的经验。社会心理学理论和其他心理学理论一样,目的是描述现象、解释事实、探求规律、预测行为,最终指导人们的社

11、会实践。因此,实践是理论的出发点,也是理论的归宿。一、 社会学习论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叫社会学习论。行为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是,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1 简史: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20世纪50-60年代Miller,Dollard用学习的原则研究人的社会行为;后来班杜拉(A.Bandura)和沃尔特斯(R.Walters)提出了社会学习论(1963)。2 学习的机制在社会学习论看来,学习过程大致有三种机制:联想、强化与模仿。l 联想联想是经典条件反射。l 强化个体学会或避免某种行为的原因是行为后的奖赏与惩罚作为强化物,使某种行为固定下来并反复出现。通过对强化物进

12、行适当的安排可使某种行为出现或不出现,不同的强化可塑造不同的行为。l 模仿个体之所以学会某种态度和行为,往往是模仿榜样的结果。3 观察学习指的是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与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或对已有行为模式加以修正。l 注意过程决定了一个人在其所接触的大量的示范性因素中选择什么进行观察,以及在与榜样的接触中吸取些什么。l 保持过程模仿发生的前提,主要依赖表象(童年早期)和言语编码(童年后期发展出的)两种表征系统。l 动作再现过程将已经编码的符号表象转译为相应的行为,这是模仿学习中极为重要的环节。l 动机过程涉及观察向行为的转变动因。在动机过程中包括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与自我强化等几种形

13、式。4 社会学习论的不足l 认为行为决定于过去的学习经验,忽视当时的情境等细节;l 倾向于将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情境,而忽视个体对当时情境的情绪状态和主观感受对行为的影响;l 主要关注外在行为的解释,而忽视内在的心理过程分析。二、 社会交换论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Homans,1960s)l 成功命题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奖赏,就会重复这种行为;l 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l 价值命题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l 剥夺与满足命题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l 侵犯与赞同命题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所料的惩罚时,可能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此时侵犯行为的结果对他更有价值;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得到、甚至超过预期的奖赏,或没有受到预期的处罚,他可能会采取赞同行为,其结果对他来说也变得更有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