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4、少年王冕教案[1].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3500043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24、少年王冕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24、少年王冕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24、少年王冕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24、少年王冕教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24、少年王冕教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24、少年王冕教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24、少年王冕教案[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少年王冕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4个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刻苦勤奋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少年王冕这篇课文有了初步感知。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走进少年王冕的世界,深入地去体会课文向我们传递的情感,去感受人物的独特魅力。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写一下课题少年王冕。写“冕”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边的部首,中间两横两边都不能碰到。 二、深入读文,交流感受。 (一) 你觉得王冕是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借助学习

2、任务单,请在书上做简要批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用横线画出有关的语句,抓住重点词语在书上做简要批注。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 把自己的思考,说给小组同学听,互相纠正、补充。2、 把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读给小组同学听,互相评价。 学生交流: 指名一小组回答:1、 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学生畅所欲言:通过“闷得慌、不如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贴补家用”等重点语句体会王冕的孝敬母亲。师相机板书:好学 孝顺师:“王冕是不是真的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用这个“话题”进行思维碰撞、心灵交

3、流;)1交流“想” “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好学的角度)孝敬的角度:说王冕想在学堂里读书还有别的理由吗?师:这是一句善意的谎言,故意说自己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是要让母亲放心,这是一个多么懂事、孝敬的孩子啊。如果你是王冕,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说这段话呢?生1:用安慰的语气读生2:用痛快的语气读生3:用故作轻松的语气读师:老师一开始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跟大家的感觉一样,认为王冕并不是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后来再读的时候,又觉得王冕有可能真的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你们知道原因吗?生畅所欲言师:“眼看三个年头过去”联系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说说:这是怎样的三个年头?(父亲去世、母亲做针线活、年成不好)师:那时是

4、“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板书:男耕女织)缺少“男耕”,仅凭“女织”做些来针线活来赚钱维持生活,还要供王冕读书,家庭的贫寒、生活的窘迫可想而知!也难怪母亲会这样说一起读出示:“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母亲说这番话时的心情了吗?生:无奈、痛苦、愧疚(请回答的学生用无奈、愧疚地读)师:这是一位无奈、难受、愧疚的母亲。文章还有一处描写母亲的细节生: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热泪回去了。师:这是一位

5、怎样的母亲?师:作为母亲,谁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一个细节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从这三个细节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对子女无比疼爱的慈母形象。要不是家庭实在困难,母亲是绝对不会让年仅十岁的小王冕辍学放牛的。同学们,在这三年中,王冕可能会看到些什么?又会听到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师:如果你是王冕,目睹此情此景,你能理解母亲的苦衷吗?你能体会到母亲的心情吗?你心里烦吗?你还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吗?你还能心安理得地躲在教室里上课吗?你会怎样想?是啊,现在也只有放牛才能减轻家庭的负担,才能为母亲分忧,所以你毫不犹豫、故作轻松地说一起读。再次出示:“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

6、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师小结:如果说想在学堂里读书,那么善意的谎言折射出王冕的好学与体贴;如果说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那么焦灼的心情包蕴着王冕的懂事与孝顺;想也好不想也罢,这都是王冕孝心的真实写照!2、你还觉得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生畅所欲言回答:把腌肉带回家。孝顺。从旧书贩子那里买书。好学 王冕读了不少书,明白了许多道理。善于思考王冕很自信王冕学会了绘画、终于所成。善于观察,热爱学习、发奋图强、刻苦学画师:同学们,王冕之所以产生学画的念头,得益于一次雨后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段文字上。师相机出示:转眼间,阴云密布。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

7、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师边说边出示:小组学习要求:1、 请同学们默读:想一想这段描写美在哪儿?可以抓住重点词语圈一圈,写一写。2、 把自己的想法跟小组同学交流,互相纠正补充。3、 练习感情朗读,小组同学互相评价。(提示:可以从颜色、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用词等多方面进行品析,)小组汇报:畅所欲言并相机指名朗读。教师总结:这段描写不仅有序,还抓住了景物色彩的特点,写得很生动,尤其是“镶”“透”“照”这三个动词的运用,把景物写活了。师:同学们,此时看到这段景物描写

8、,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如果提不出来,师再提出疑问。古人写文往往惜墨如金。文题是少年王冕,在这儿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来对景物进行细致描写呢?仅仅是为了交代王冕学画的原因吗?请你小声地再去读一读这一段,联系王冕想一想,这样的描写还有别的作用吗?师再相机出示:转眼间,阴云密布。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学生纷纷发言:推动故事情节向好处发展等等。教师进一步引导:让我们来看这段话,大雨象征着什么?雨后那美丽的景色又预示着什么呢?荷花又

9、喻指谁呢?(学生马上把大雨、阴云密布和王冕前面悲惨的生活联系起来,把白云、阳光、美景和王冕命运将会有重大转折联系起来,教师进一步引导:出示: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注释】莲花出自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秽,它经过清水的洗涤,显得纯净而不妖媚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啊! 师总结:借景写人,即景抒情,这就是吴敬梓这位大家的匠心所在。今后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对于写景的段落也得好好体会和玩味,这样才能读出别人读不出的内容。当然,你也可以借鉴到自己的作文中。下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段文字,眼前不仅要出现这幅美景,更多地还要读出对王冕的赞颂之情,好吗?师再相机出示:转眼间,阴云密布。一阵大

10、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试背自然完成课后第1小题的任务)课外延伸:师:同学们,课文选自哪儿?知道儒林外史是一部怎样的书吗?学生畅所欲言师出示:儒林外史其实是写读书人丧失儒家精神本质的书。古代读书人也可称儒生。儒家的标准是君子。在儒林外史中,读书人已经不像君子,非常糟糕。整本书中,只有一个人是吴敬梓心目当中标准的君子,他就是王冕。 师:那么,怎样做才算得上是君子呢?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君子致力于追求做人的根本,做人的根本树立起来了,大道的最高境界也就出现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就是做人的根本。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 天道运行,一往无前,生生不息,人的活动也应效仿天道,做到自觉努力进取,不懈怠,不停止。 师:王冕是真君子,我想不仅仅因为他的孝顺、自强不息,一定还有其他优秀的品质,否则的话,他就不会被人誉为“儒林楷模,学者榜样”了(板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阅读儒林外史,从中一定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原因。 附:板书设计:24 少年王冕 孝顺 好学 儒林楷模,学者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