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34706936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欣赏从人物称谓切入法及实例张占智古诗文是古代汉语之精华,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历代先贤就古诗欣赏多有鸿论,笔者拟就基础教育实践中如何通过人物称谓切入古诗欣赏谈谈看法。古代人物称谓大有讲究,人物之名、字、号是深入人物内心、赏析古诗文之蹊径。古代知识分子之名,一般在三个月后(或周岁之内)由父或父委托他人起。(常于百日之时,由其母抱至父前,父审视后,取名,曰“赐名礼”)所以,人之名,常常全含着父亲、家族、时代明显地印记,尤其是名字中包含有家庭环境对人物的影响印记,对了解其身世、家族、社会习俗、时代风貌有很大的帮助。如韩愈,辛弃疾等名,都反映出诗人婴幼时期体弱多病地特点;李白之名,就是

2、其母身孕之时,曾梦太白金星入怀而取。这些名字,大多数都包含着父母、家族对人物的期许、祝愿,而这些名字代表着的文化终将长期对人物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是显而易见地。如杜牧,其牧有整治、治理之义,引申为最高统治者或地方州郡长官,或者表示统治者对老百姓的统治。其名能反映其家族、家庭对其殷切的希望。进而我们可以了解杜牧其祖就是唐代著有通典的著名学者并一度为相的杜佑!这样的家庭教育对杜牧的影响是必然的。他曾熟读兵法并详注孙子兵法,今存宋版十一家集注孙子兵法中就有其关于战争的精彩论断。读而知其名,可见其志向才干。所以,他有赤壁怀古中的惊人之语、有泊秦淮中的忧愤、有后来的纵情于声色就很容易理解了。而字,多

3、是在男子岁,举行冠礼时由父师辈或自己所取,由贵宾在冠礼成之后宣布,此时男子所取之字,一般都是名的延伸、且能与人物的俊才品行相当,字与名的关系一般有二种、相近关系(解释补充关系),如韩愈,字退之(病退),辛弃疾(弃离疾病)字幼安(幼时安康)苏轼苏辙兄弟(轼、辙都是轩车重要部位,意为国之大器)其字分别为子瞻、子由(轼为车前横木,用以瞻望,确定方向;辙为车轴,子由,意为方正、守正,其名字还有兄弟团结、兄贤弟悌之意)苏过(过失)字悔之。、相反关系。孔子弟子曾点(小黑、污点)字皙(白皙),朱熹(日光、晨曦、光明)字元晦、仲晦(阴暗)取这种字是恐过犹不及、在名中加以平衡校正(又如前国民党主席连战,字和平)

4、。所以,从字中很容易看出人物的志向、品行以及排行情况(字中多用孟、仲、叔、季表排列)。是了解人物进而了解诗歌作品之捷径。如王安石(取安如磐石、中流砥柱之意),字介甫(介有中正、坚决、沧桑、操守、志节、大圭之意,甫为广大之意,常用于人名,是对男子的美称,如孔子称尼甫)。姓名都有志存高远、国家栋梁之志,亦有孤高难合耿介之象,能反映出其人、其性、其诗、其政地特点,对解读其诗文经历很有帮助而号,多是成年后由自己所取(称自号),或友人赠送(称赠号)。是人物的志趣、爱好、性格、心境、生存状况基本成型固定后的产物。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直接得出人物的个人状况,创作状态,而这些与作品的关系都是非常紧密的。如李白,

5、号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这些都反映出他们曾欲“归隐”地经历。仔细辨认,李白号青莲居士,名随隐,实欲仕,想通过归隐走终南捷径。而苏轼号东坡居士,实是仕途受挫,身陷囹圄后自我排遣,可见其乐观旷达。又如海瑞,字汝贤,又字国平(详见下文文天祥字析),自号刚峰。号见其一片赤诚,其刚正不阿,主张反贪,为民请命,清廉公正,可窥一斑。这样对比切入不但在读其诗文能见常人之未见,而且细细品味,获“幽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言”之趣。另外,同时代、后代人对人物的习惯称谓,多是对其生活经历、文学成就、政治地位等人物要素的集中反映,对了解人物作用很大。如诗仙、诗圣、诗佛等敬称,以及人物并称(李杜、元白、韩柳等)是对诗人

6、文学成就或文学创作风格的评价,称谥号(欧阳文忠公)称官名(王维、王右丞;杜甫、杜拾遗;李白、李翰林)称官地(柳宗元、柳柳州)称爵名(诸葛亮称武侯,王安石称王荆公)多是对其从政经历的政治地位的反映,古代知识分子,绝大半辈子在官场中摸爬滚打,官场经历是解读其作品的一个重要的钥匙,不可等闲视之。所以通过古代人物称谓去了解人物、了解作品往往能见常人之未见,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正确解读文学作品。例如,我在教读文天祥之代表作过零丁洋时,就从诗人的名字入手。因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与常人表字大有不同。常人取字多名关系紧密,而20岁“以通晓径义故”被宋皇钦点为状元的文天祥,他并没有陶醉于自己登科后的喜悦

7、之中,没有少年得意时像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狂傲,他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使命、责任,并打破常规的给自己取下“履善”地表字,来时刻警醒自己行为,不久,又以名之“祥”字,取字“宋瑞”,但这个“瑞”不是乞求上天赐祥瑞与自身,而是要用自己的“履善”来创造、捍卫大宋朝廷的祥瑞,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宝佑四年(1256),文天祥以进士第一参加宋理宗赵钧的殿试,以“通晓经义故”被钦点为状元,在担任刑部郎官期间,力主抗元,被投降派排挤,任赣州知州,其间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德佑元年(1275),闻元兵东下,在赣州组织上万义军,捐家财做军费,入卫临安,1276年,因元兵要求皇帝或丞相亲赴元营谈

8、判,时朝中大员,多推委塞责,恭帝无奈,只能临时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赴敌营谈判,旋即被扣留,后于镇江脱险,流亡至通州,自海南而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领兵攻入江西,收复宁都、韫都等地。不久兵败,退入广东。1278年与元将张弘范的战斗中失败,于五岭被俘(今广东海丰北)张弘范命人押解文天祥赴广东崖山劝降仍然在广东崖山抵抗的张世杰,途径零丁洋,张弘范命其劝降张世杰之书至零丁洋上,回望自己一生之荣光,一生之坎坷,其间之大起大落,九死一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而不悔的战斗,感慨万千,悲愤难平,遂在张弘范之劝降信后书过零丁洋以明志,其诗首联“辛苦遭逢一起经,干戈寥落四

9、周星”回顾自己一生之遭遇,昔日那金殿之上的风光荣耀,是幸耶,是不幸?恍若一梦,无从谈起,而从元兵东下的四年中,以一儒生之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欲力挽狂澜,奈何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独臂难当,挫败重重,其“干戈寥落”四字,透出多少辛酸,多少无奈,多少悲愁!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非大忠臣绝难摹写得出,能有谁能如此自觉的从一入仕途就把自己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如此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常言“履巢之下,安有完卵”然现实当中,多少人在履巢之下,仍然有汉奸幸福地生活,就连大宋王室之赵孟颊,不也投降以图苟安么?然而文天祥却把自己的生命固执的交给了国家,誓与其共存亡,这岂是刻意取个名字以讨皇帝欢心,随

10、便说说而已?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探零丁”,触景生情,孤苦伶仃之感与零丁洋之名暗和,1277年在江西被元军击败退往福建之时,惶恐之情与惶恐滩之名暗和,是巧合,是预兆,是言,用两个极具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忧虑不安的心情,新奇巧妙,千古一绝,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虽然亦曾惶恐,亦曾自叹零丁,但在民族大义,高尚品性、青年时的理解誓言与投降后仍然过锦衣玉食,风光荣耀的生活之间,他毅然决然的选择前者,并愿望为此付出正值壮年的生命!张弘范看此信,大为动容,派人押送文至大都(今北京),并力荐文天祥为官,元世祖忽必烈惜才,多次威逼利诱,历时四年,终不屈服,于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斩文天祥于大都柴市口(今北京宽街)文天祥用自己一生努力,半生坎坷来创造“宋瑞”,在无力回天之时,又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履行了自己“履善”的人生信条,他的一生,就是一慷慨悲壮,大气磅礴的正气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