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30139768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土中国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土中国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土中国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土中国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土中国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中国读后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土中国读后感乡土中国读后感 1500 字法律系 张雪影细细读完了乡土中国,读完之后,我有些迷茫了,尤其是最 后一部分生育制度,让我开始思索自己以往视若寻常奉为“常理” 的一些观念,使得我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将来的人生方向。费孝通先生认为,人类抚育下一代,出于两个缘由,一个是 想通过集体的延续来完整自己,因为个体在时间上是无法永存的; 另一个是人类生存是依赖集体的,而为了维护社会结构的稳定, 人类必须生育保持足够的人数。在农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广袤的土地养活 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小的时候跟随父母到田里去播种或者收 割,印象最深的是刮开盖好的薄膜种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时节 抱

2、麦子。在北方,割麦是农活里最苦最累的活,农民割麦的姿势 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形容最恰当不过,母亲心疼我,没有让 我割过麦穗,于是我开始找寻新的“营生”挖苦菜。现在想 来,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种它会生长,你不播种它也生长。苦 菜就是那种自然生长的植物,挖它并不费事,田地里到处可见, 不一会儿就能挖一小筐,带回家后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 年,母亲不信任小卖部的菜种,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时间家里 足足吃了一个月的苦菜。在乡下,生活好像不用怎么花钱,吃的 自己都可以种,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梨树、沙枣树什么的也都 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些糖果、穿 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见,土地

3、孕育了多少生命,人们聚村而居确 有一定道理。费孝通先生分析说,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 列几点:一、小农经营每家耕地的面积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住 宅与耕地不会距离得过远;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们聚在一 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 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数量 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长,成为相当大的村落。我生长的村子 是由第二点和第三点决定的,因为我们那里没有农场,也不是以 姓氏命名的村落,人们聚居一起除了是种习惯外就是合作的需要, 村子里称为“变工”。尤其是在打麦场、绞玉米和刨籽瓜时节, 由于每家的劳力有限,人们会就近叫着

4、乡邻一起做工,效率也高, 今天一起去张三家打麦子,后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变 工”。这里没有任何商业行为,人们似乎约定俗成了某种共同遵 循的规则,认为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一个没有陌生人 的社会。社会学里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 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 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乡村属于前 者,费孝通先生在书中说道,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只有生于斯、死于斯的人群里才能培养出这种亲密的群体,其中各个人有着高度的了解。我

5、无比庆幸自己的童年能在乡村度过,和我同龄的一代都是村子里的 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看着长大的,整个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我,我 也认识整个村子里的人,而父母这一辈的人基本上都是称兄道弟, 平时见面都会很亲切地打招呼。乡村里的人都是彼此熟悉的,熟 悉是长时间、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感觉。现代都 市最缺少的也就是这种感觉,门对门的邻居尚且不认识,更何况 楼里和小区的人,于是,在乡土的本色里开始产生出陌生的社会。中国的本色是乡土,而现在的主流是争相到城里立足,一些 人是因为土地的有限接纳不了村里人口的增长,另一些人则是赶 时髦。乡土社会发生了变迁,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 性质的改变,也是社会

6、史上的一个大转变。就像费孝通先生在结 尾所说的,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在时间过 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然而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生活方式收到了挤压,乡土中国在 慢慢的消失。但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土地依然是大自然哺育生命 的土地,希望乡村的生活更加美好!( 1910.11.2-20XX.4.24 )江苏吴江 (今苏州市吴江区) 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乡 土中国 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 农村的作品。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 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