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13试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29083068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13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13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13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13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13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13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13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13(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l型题(总题数:35,分数:76.00)1. 血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分数:2.00)A. 造血器官B. 血液疾病C. 血液病患者D. 血液和造血组织VE. 造血干细胞及造血细胞解析:解析 血液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血液和造血组织,包括研究血液中有形成分 形态的血细胞形态学;研究细胞的来源、增殖、分化和功能的血细胞生理学;研究血细胞组成、结构、代谢和血浆成分 的血液生化学;研究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血液免疫学;研究血液病遗传方式和信息传递的遗传血液学;研究血液流 动性和血细胞变形性的血液流变学;研究

2、实验技术和建立实验方法的实验血液学。2. 有人称之谓“打扫战场的清道夫”的细胞是(分数:2.00)A. 淋巴细胞B. 中性粒细胞C. 嗜酸性粒细胞D. 单核细胞VE. 组织细胞解析:解析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在1910年后才有报道,此类细胞不但能吞噬一般的细菌,而且能吞噬较难杀灭的特 殊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也能吞噬较大的真菌和单细胞寄生虫,故有人称之谓“打扫战场的清道夫”。3. 人体出生后造血器官主要是(分数:2.00)A. 肝脏B. 卵黄囊C. 骨髓VD. 淋巴器官E. 胸腺解析:解析 人体出生后,正常情况下,骨髓是生成红系、粒系和巨核系细胞的唯一场所,同时也生成淋巴细胞和单 核细胞,

3、而其他的造血器官包括胸腺、脾、淋巴结等淋巴组织,成为终身制造淋巴细胞的场所。4. 下列物质中对骨髓所有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都有调控作用的是(分数:2.00)A. IL-2B. IL-3C. IL-4D. IL-6 VE. G-CSF解析:解析白介素-6(IL-6)对骨髓所有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都有调控作用。5. 人体最早的造血器官是(分数:2.00)A. 卵黄囊VB. 脾脏胸腺C.D. 淋巴器官E. 骨髓解析:解析 中胚叶造血期造血大约在人胚发育第2周开始,到人胚第9周时止。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细胞是一 些未分化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聚集成团称为血岛。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

4、是血管和原始造血 发生的原基。6. 人体内具有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是(分数:2.00)A. 粒系祖细胞B. 红系祖细胞C. 造血干细胞VD. T淋巴系祖细胞E. 巨核系祖细胞解析:解析 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并有进一步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7. 红细胞起源于(分数:2.00)A. 原始红细胞B. 肝脏C. 早幼红细胞D. 巨噬细胞E. 骨髓造血干细胞V解析:解析 出生后在正常情况下,骨髓是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也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36个月胚胎的主要造血器官是(分数:2.00)A. 骨髓B. 脾脏C. 卵黄囊D. 肝脏VE. 胸腺解析:解析 36

5、个月胚胎的主要造血器官是胎肝。9. 不符合原始细胞一般形态学规律的是(分数:2.00)A. 胞体大,但核浆比例小VB. 细胞核内见明显的核仁C. 胞质中一般无颗粒D. 核染色细致均匀E. 核膜不明显解析:解析 原始细胞胞体大,核浆比例大。10. 主要产生TNF- a的细胞是(分数:2.00)A. 中性粒细胞B. 单核-巨噬细胞VC. 浆细胞D. 淋巴细胞E. 嗜酸性粒细胞解析:解析TNF- a主要是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在体外,许多细胞能产生TNF- a,如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T 细胞、B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一些肿瘤细胞等。11. 下列血细胞发育过程的一般规律描述正确的是)2.00(分数:A

6、. 细胞体积由小变大B. 核浆比例由小到大C. 核仁由无到有D. 核染色质结构由紧密粗糙到疏松细致E. 胞质颗粒从少到多V解析:解析 血细胞发育过程的一般规律是细胞体积由大变小,核染色质结构由疏松细致到紧密粗糙,核仁由无到有, 核浆比例由大到小,胞质颗粒从少到多。12. 骨髓增殖性疾病时肝、脾、淋巴结等重新恢复造血功能,属于(分数:2.00)A. 中胚叶造血期B. 肝脏造血期C. 淋巴器官造血D. 髓外造血VE. 骨髓造血解析:解析 在生理隋况下,出生2个月后,婴儿的肝、脾、淋巴结等已不再制造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但在某 些病理情况下,如骨髓纤维化、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某些恶性贫血时,这些组织又

7、可重新恢复其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13. 参与造血正向调控的细胞因子是(分数:2.00)A. 干细胞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B. 干细胞因子和集落刺激因子VC. 干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D. 干细胞因子和干扰素E. 集落刺激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解析:解析 造血干细胞的调控、增殖、分化过程需要一系列的造血细胞生长因子的参与。造血正向调控的细胞因子 包括:干细胞因子(SCF)、集落刺激因子(CSF)、白细胞介素(IL)、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其他细胞 因子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T和2(I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等。14. 正常成人骨髓造血分布区

8、域下列不符合的是(分数:2.00)A. 胸骨B. 脊椎骨C. 肋骨D. 下肢股骨远心端VE. 颅骨解析:解析 骨髓是出生后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其中红骨髓具有活 跃造血功能,成人仅存在于扁骨、短骨及长管骨近心端。15. 造血干细胞出现的表面标志是分数:2.00)A. CD34、CD38、ThyT VB. CD34、CD36、c-kitC. CD34、CD38、c-kitD. CD33、CD34、Thy-1E. CD33、CD34、c-kit解析:解析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及进一步分化能力的造血细胞,绝大多数表达CD34、CD38和Thy-l。1

9、6. 正常骨髓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的比例大约是(分数:2.00)A. l:lB. 2:lC. 3:lD. (2 4):1 VE. (3 4):1解析:解析 骨髓增生程度为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细胞系统为24:1。17. 下列各阶段细胞哪种不具有有丝分裂能力(分数:2.00)A. 早幼粒细胞B. 嗜酸性晚幼粒细胞VC. 原始单核细胞D. 中幼红细胞E. 幼稚淋巴细胞解析:解析 嗜酸性晚幼粒细胞中无染色质,故不具有有丝分裂能力。18. 溶血性贫血外周血涂片检查最可能出现(分数:2.00)A. 口形红细胞B. 靶形红细胞C. 镰状红细胞D. 嗜多色性红细胞VE. 低色素小红细胞解析:解析 成熟红细胞

10、出现嗜多色性红细胞,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活跃,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 铁性贫血等增生性贫血。19. 临床上成人最为常用的骨穿部位是哪个(分数:2.00)A. 胸骨B. 股骨C. 胫骨D. 颅骨E. 髂骨V解析:解析穿刺部位选择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骨髓腔中红髓要丰富;穿刺部位应浅表、易定位;应 避开重要脏器。故临床上成人最理想的穿刺部位是髂骨上棘(包括髂骨前、髂骨后上棘)。20. 正常骨髓象,幼红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A. 10%B. 20% VC. 30%D. 40%E. 50%解析:解析 正常骨髓象,幼红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20%。21胞体直径1220um,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大,

11、位于中央或偏位,核染色质开始聚集,核仁可见或消失。胞质量较多, 呈淡蓝、蓝或深蓝色,浆内含紫红色非特异性的天青胺蓝颗粒POX染色阳性。这是(分数:2.00)A. 原粒细胞B. 中幼粒细胞VC. 早幼粒细胞D. 幼单细胞幼淋细胞E.解析:解析正常中幼粒细胞的形态是胞体直径1220um,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大,位于中央或偏位,核染色质开始 聚集,核仁可见或消失。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浆内含紫红色非特异性的天青胺蓝颗粒POX染色:阳性。22. 胞质淡红色,充满粗大、均匀、排列紧密的橘红色颗粒,此种细胞是(分数:2.00)A. 嗜碱性粒细胞B. 中性粒细胞C. 淋巴细胞D. 中幼红细胞E. 嗜

12、酸性粒细胞V解析:解析 嗜酸性粒细胞胞质淡红色,充满粗大、均匀、排列紧密的橘红色颗粒。23.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禁忌证是(分数:2.00)A. 脂质沉积病B. 肝硬化患者C. 脾功能亢进D. 晚期妊娠的孕妇VE. 化疗后肿瘤患者解析:解析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禁忌证:由于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血友病),晚期妊娠的孕妇。24. 骨髓取材、制片满意的指标是(分数:2.00)A. 抽取的骨髓液量应0.5mlB. 骨髓细胞分类中性分叶核粒细胞30%C. 显微镜下涂片可见巨核细胞、成骨细胞、网状细胞等VD. 抽取骨髓液后制片应快速吹干血膜,固定E. 抽吸骨髓液时患者应无不适感解析:解析骨髓取材、

13、制片满意的指标是:抽吸骨髓液时患者有特殊的痛感;抽取的骨髓液量一般0.2ml;显微镜 下涂片可见巨核细胞、浆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网状细胞等;抽取骨髓液后制片应自然干燥,以免细胞变形;骨 髓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比值大于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比值。25. 最适宜用于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细胞化学染色是A. 过氧化物酶B. 糖原C. 酸性磷酸酶D. 碱性磷酸酶VE. a -醋酸萘酚酯酶解析:解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NAP积分明显减低,常为0,缓解时,NAP积分值上升到正常。类白血病反应时NAP 积分明显增高。26. 为区别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

14、单核细胞白血病,最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方法为(分数:2.00)A. a-NAEB. PASC. POX VD. NAPE. 铁染色强阳性反应,应确定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OX)如果白血病细胞呈过氧化物酶解析解析:27.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是(分数:2.00)A.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淋巴肉瘤C. 多毛细胞白血病VD. 尼曼-匹克病E. B淋巴细胞解析:解析多毛细胞白血病时多毛细胞的酸性磷酸酶染色为阳性反应,此酶耐L-酒石酸的抑制作用。28.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白血病的主要鉴别是(分数:2.00)A. Auer小体存在与否B. POX阳性程度C. PAS阳性程度D.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可否被氟化钠抑制VE. 血清溶菌酶升高程度解析:解析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原始粒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可呈阳性反应,此反应不被氟化钠抑制。急 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原始单核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可呈阳性反应,幼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此反 应被氟化钠抑制。29.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常见于(分数:2.00)A.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VC. 骨髓纤维化D. 再生障碍性贫血E. 化脓性链球菌感染解析:30. 正常血细胞PAS反应,下列不正确的是(分数:3.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