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2538217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讲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一一明治维新课标要求: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 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 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三维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认识新政策的资本主义性质,主义维新派 从学习资本主义向发展资本主义的转变;通过学习明治维新各措施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对日 本资本主义近代化道路的影响。2. 过程与方法: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通过改革措施的内容分析改革的影 响的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用设置问题的方法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明治维新改革的学习,知道明治维

2、新是日本历史上具 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日本面临被动挨打,积极主动的向西方学习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了解近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个国家近代化的道路也颇有特色。教学重点: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及危机;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1889年日 本宪法制订的背景、内容;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对外侵略扩张的过程。教学难点: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 特点;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影响。授课时间:2课时导入新课:十九世纪后半期,继欧洲和美洲资产阶级革命后,亚洲的日本也出现了一次在政治、经 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全面革新运动即“明治维新”教学主

3、题:一、明治维新改革的背景(一)国内环境:德川幕府统治1. 德川幕府统治的建立: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 士首脑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 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德 川家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幕府的形式实现的。2. 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1)政治上:幕藩体制:设有幕府和藩国两级统治机构;封建等级制度:分为士、 农、工、商四个等级,掌握实权的是士;社会动荡:阶级矛盾激化。

4、(2)经济上:领主经济:土地归领主所有,农民承担沉重的租税负担;抑制商业; 资本主义萌芽兴起。(3)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4)思想文化上:洋学的传播,使人们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和日本的落后。以上日本的国内环境说明,进入19世纪后,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下级武士对幕府强烈不满, 迫切希望改变现状。(二)国际环境:(黑船来航的冲府统治的民族危机)1. 背景:当日本继续沿着农业社会的轨迹发展的时候,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 行了工业革命,走上了扩张的道路。2. 概况:1853年美国入侵一一签订条约一一其它列强入侵3. 结果:(1)经济混乱: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物价(米、盐等生活必需品)上涨;

5、日本传统纺织业受到打击,手工工场破产,工人失业。(2)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技术、经营方式不断改进,与相关的富裕农民、工场主 和商人经济实力大增。一些有识之士,从国外购进机器,建立工厂。长州、萨摩等西南 诸藩的大名,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三)改革条件的成熟:(明治新政府的建立政权保障)1. “尊王攘夷”:对内用天皇政取代幕府统治,对外驱逐外国侵略者随着日本民族危机的加居I,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 幕府统治者采取对外妥协、 对内镇压的政策,弓I起许多有民族责任心的武士不满。他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走上日 本的政治舞台,被称为尊攘派。这一运动得到一些不满幕府统治的大名的支

6、持,富农、手工 工场主和商人等日本其他社会阶层的响应。1863年,幕府对尊攘派进行镇压,尊王攘夷运动 失败。2. 倒幕运动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后,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 须推翻幕府统治。于是,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自1865年起,倒幕派的代表人物高杉晋作、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等人逐 渐掌握了长洲、萨摩等藩的政权。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武装倒幕开始,全国 许多地区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风起云涌,严重动摇了幕府的统治。3 明治政府成立1866年底,明治天皇登基。1867年,长州、萨摩等藩利用天皇的名义颁布讨伐幕府的 密诏。幕府为保住实际权力,表示把政

7、权奉还天皇,史称“大政奉还”。1868年,倒幕派以天皇的名义宣布废除幕府统治,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德川幕 府不甘心退出统治舞台,准备反击。经过一年多的内战,幕府的势力被彻底消灭,长达200 多年的德川幕府统治从此结束。(四)施政纲领颁布: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表明了明治政府改革的决心。二、明治维新的内容(特点”破旧”和”立新”)1. 政治方面: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1)废藩置县:废除藩国,设置3府72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直接管辖之下。这彻底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 成创造了条件(2)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而代之的是皇族、华族、士族

8、和平民四种 身份,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华族和士族的上层 利用巨额公债投资于新兴工业,成为资本家。许多士族下层因为贫困不得不进入工厂做工谋 生。这就建立了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2 经济方面:发展新经济币制改革:1871年币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2)土地改革:内容: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影响: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3)地税改革:内容: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土地税,并以货币税取代原 来的实物税。作用:推动了农村商品

9、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 策提供了保障(4)“殖产兴业”政策: 内容:前期: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接收幕府和各藩的军事工厂以及矿山, 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加以改造,使用蒸汽动力。同时还致力于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后期:A.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模范工厂”,供私人企业效仿。B.由国 家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C.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 主义的发展(具体措施:a政府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 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b政府通过补助金和优惠贷款等形式给予私人资本家资金支持)。 特点:A.重点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10、;B.政府扶持 影响: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物质基础。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掀起了工 业革命的热潮。3. 思想文化方面:文明开化(1)教育方面:整顿机构,颁布法令,建立近代学校体制,培养人才推行军国主义教 育);(2)传播启蒙思想;(3)生活习俗提倡西化。4军事上: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1)实行义务兵役制,强化武士道(侵略扩张);(2)培养军事人才,设立军事大学;(3)改革军事机构;(4)扶植军事工业;(5)建立近代警察制度。5 颁布1889年宪君主立宪制(1)背景: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反对派和知识分子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影响。(2)内容:天皇依据宪法总揽统治权;议会

11、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只有审议国家预算案的权力;内阁对天皇负责,成员由天皇任命;承认国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权 利,但被称为天皇统治下的“臣民”拥有的权利随时可能被剥夺和限制;天皇拥有军队 的统帅权,内阁无权过问。(3) 评价:积极: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 局限:实际上依然实行专职主义;藩阀以天皇的名义掌握着政权三、明治维新的结果一一成功但不彻底(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一) 明治维新的性质:明治维新结束了幕藩的封建统治,是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 义社会的转折点。明治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使象 中国一样沦为半殖民地的日本

12、维护了民族的独立,并最终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也使日本 进入了近代先进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日本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所以说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二) 原因1、成功的原因:(1) 历史潮流:19C中,日本资义有了相当的发展(2) 力量对比: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迅速壮大,倒幕派掌握较 大的实力,终于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3) 政策措施: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 施(4) 改革者素质: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领导;(5) 国际环境: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 际环境2、不

13、彻底的原因(1) 改革是在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不成熟的条件下发生的;(2) 日本的资产阶级尚未完全从其他阶级中分离出来,因此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 是比较软弱的。替代资产阶级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是中下级武士,他们身上还留有深深的 封建烙印。(3) 中下级武士继承武士道式的军国主义精神,具有较浓厚的封建军事性四、评价:1、性质:天皇政府推行的旨在巩固统治,维护独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2、积极: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 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政治:结束了封建割据状态,在自由民权运动的推动下,实现了由早期中

14、央集权向后 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文化:传播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国际: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对中国的 戊戌变法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3、局限性: 经济:领主土地所有制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 展。 政治: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文化:藩阀推行的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 国际: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结合推动日本加入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 来灾难。改革的局限导致日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战争的罪魁祸首。课堂小结:课中及课后思考

15、题解析:课中思考题1、幕府实行锁国政策主要是担心各藩通过对贸易强大起来,这和中国清朝锁国有何不 同?清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对地方控制严密,不存在地方势力强大一说,其闭关锁国 旨在切断内地百姓于海外的联系,防止“异端”思想的船入。2、看一看,出岛设置了几条对外通路?为什么要这样做?设置了一条通路。幕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日本人出海,严格限制日本人民于海 外各国接触和贸易,仅保留于荷兰、中国、朝鲜等国的有限贸易,将长崎定为惟一的贸易港 口,通路也只设置一条,以便于幕府控制贸易量及严格检查。3、想一想,倒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1) 19世纪以后,日本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2) 欧美列强的扩张使日本面临民族危机,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动摇幕府的统治基 础;(3) 倒幕派确定了武装倒幕的方针,采取割据富强的策略,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 依靠下层人民壮大倒幕力量,为推翻幕府统治奠定了基础;(4) 1868年,倒幕力量凭借以明治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掌握了政治优势,通过武装斗 争彻底消灭了幕府的势力。4、日本人的姓氏反映了什么历史变迁?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宣布“四民平等”取消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级的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