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思潮概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浪漫主义思潮概述.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浪漫主义是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浪漫主义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潮,是艺术史的问题,作为创作手法的浪漫主义倾向是美学问题。前者局限于一定的历史时期,后者则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浪漫主义作为一种主要文艺思潮,从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并表现于艺术的各个门类,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力求打破的限制约束,倡导顺应自然的
2、本真的状态的人性,注重个人感情的自然抒发,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强调直觉、想像力、和感觉。因此浪漫主义艺术作品感情丰富、多情善感。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一、 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背景 1. 兴起标志 人们习惯于把雨果的序称为浪漫主义的纲领,这篇讨伐伪古典主义的檄文,确曾获得广泛的响应,从而得以用一大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掀起一个类似文艺复兴的运动,以显示浪漫主义文学的巨大声势。因此文学史上常把雨果发表这篇序言的1827年和随后因雨果的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上演成功而达到浪漫主义发展高潮的1830年,作为古典主义同浪漫主义在时间上的分界。2.产生原因 艺术思潮是时代与社会共同的
3、产物,在特定的时代变革和社会文化的背景中产生。同时,艺术思潮和艺术创作一样,具有其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演变规律,并与艺术创作的实践相辅相成。 首先,艺术思潮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尤其是哲学思潮有密切联系。 社会思潮往往是社会环境的氛围投射在思想意识领域的某些趋向和潮流。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是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对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 浪漫主义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
4、的反抗,同时也是树立自己的艺术形象迫切要求的表现。 浪漫主义产生的哲学基础,是这一时期流行的德国古典哲学和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它强调主观、天才和灵感;强调人性的自由和解放。 其次,艺术思潮的产生还有艺术自身的发展对艺术思想提出的新的要求的原因。在西方文艺传统中,由古希腊的雕塑、荷马史诗等艺术体现出的重写实的倾向和艺术传统,经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模仿论的阐发,成为西方美学和艺术的正宗,在西方绵延了两千多年。其间虽然夸张、抽象、象征等手法也存在,但是重视写实是其艺术主流,这种主流到19世纪6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时已达到顶峰,很多艺术家也已经厌倦了这种写实传统,希望寻求另辟蹊径。因此从艺术发
5、展自身,浪漫主义代替古典主义也是时代的呼唤,艺术自身的要求。二、思想特征 繁荣时期的浪漫主义艺术作品,不同程度的具备三个方面的共同特征:第一,主观性强,偏重于表现主观思想,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和挖掘内心的生命之源,把情感和想象作为艺术家的主要灵魂。他们往往不注意真实的描绘某一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图景,而是着重表现那个时代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心理,酣畅淋漓的抒发带有特定时代烙印的主主观感情。到达繁盛时期甚至讲艺术家的整个思想和注意力都转向了仅仅能加以暗示的领域,把揭示人类心灵深处最深刻和最富暗示性的东西作为自己的任务。第二,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着力描绘自然风光。由于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反感庸俗丑
6、恶的现实,对工业化的恐惧和憎恶便成为浪漫主义诗人共有的特点,而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则成为浪漫主义作家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他们以对大自然的讴歌和赞美表达对虚伪丑陋城市生活的反感厌恶。他们标举卢梭的“回归自然”的主张,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第三、特别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的传统,因为她想象丰富、感情真挚、语言通俗表现方式自由,没有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从司各特开始,至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许多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他们目的不在于再现还原历史,而是借助中世纪来自由表达自我的情感。甚至有些艺术家在对待中世纪时甚至有了美化的倾向,把它当做“黄金时代”与中世纪对立。三、
7、艺术特色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理想的面貌来表现生活,把客观对象理想化成或塑造成理想的形象。第一、惯用强烈的对比、非凡的夸张和奇妙的想象,用词也倾向于华丽一路。浪漫主义艺术由于热烈向往理想的境界,营造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这些都离不开对比、夸张和想象的手法。第二、浪漫主义文学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成就最突出的在于诗歌,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诗体长篇小说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视野宽广,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 如歌德浮士德,第三、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8、忧郁是浪漫主义者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而产生的精神状态,既有贵族的怀旧式的忧郁,也有资产阶级不满现实的忧郁,“世纪病”即是忧郁病,勒内乃其典型。 四、积极浪漫主义、消极浪漫主义原因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现实,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当时的作家都对现实不满,企图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但由于作家所持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
9、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定性 前者是进步的潮流,它引导人们向前看,后者属反动的逆流,它引导人们往后看。这种区别,实质上是对当时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表现 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满反抗、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于未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有的赞成空想社会主义。 代麦作家有英国的拜伦,雪莱,法国的雨果、乔治桑,德国的海涅,俄国的普希金(早期),波兰的密茨凯维支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等。他们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都是同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与各国的民族解
10、放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大多数作家是这些民族解放运动的积极参加者。消极浪漫主义者则不然。他们不能正视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他们的思想是同那个被推翻了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单命运动出发,反对现状,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 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史雷格尔兄弟,即奥史雷格尔和弗史雷格尔,诺瓦里斯,法国的夏多布里昂,拉马丁维尼,俄国有茹科夫斯基,英国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五、在相关艺术门类中的体现 浪漫主义在音乐、文学、绘画、雕塑等艺
11、术门类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在艺术创作中,浪漫主义强调艺术家的主观创造性,表现出对于历史的兴趣和对社会现实中重大事件的关注,另外在对历史怀念的同时又表现出对东方异国情调的向往。浪漫主义美术 在艺术表现上,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学院派是完全对立的,它反对纯理性和抽象表现,强调具体的、具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的传达;反对类型化和一般化,主张表现个性化,描绘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状态;反对用古代艺术法则来束缚艺术创作,主张自由奔放热情的主观描绘,使艺术家的感情在创作中得到充分的传达;反对刻板的雕刻般造型和过分强调素描为主要表现手段,竭力强调光和色彩的强烈对比上的饱和色调,以动荡的构图、奔放而流畅的笔触,有时以
12、比喻或象征的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借以抒发画家的社会理想和美学理想。 代表艺术家及作品席里科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希阿岛的屠杀自由引导人民但丁之舟米勒拾穗者柯罗林妖的舞蹈蒙特枫丹的回忆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作曲家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癖好,这与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格格不入。古典主义音乐象线条一样鲜明;而浪漫主义音乐则偏重于色彩和感情,并含有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代表
13、艺术家及作品过渡 :贝多芬:悲怆月光田园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早期: 舒伯特野玫瑰、鳟鱼、菩提树中期:李斯特前奏曲和塔索晚期:理查施特劳斯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的理论策源地在德国,但在文学上成就最高的却是英、法两国。浪漫主义文学里经常可以发现的特色在于对于过去历史的批判、强调对妇女和儿童、对于自然的尊重。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通常注重于情感和想像,其他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经常出现的题材还包括了旅行、自然、以及古代的神话。代表作家及作品最知名的浪漫主义文学早期作家之一是歌德,代表作 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雨果巴黎圣母院拜伦、雪莱、玛丽雪莱、济慈、普希金(早期) 以上是ppt补充内容,作为十几分钟的论述可能有些精简,在论文撰写方面,我决定吸取老师上课给的建议,从一个具体的艺术作品切入,来谈浪漫主义的特色及优缺点等等。 感谢老师上课给的高屋建瓴的指导! 祝老师新年快乐!参考文献: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张玉能:艺术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滕守尧:艺术社会学描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何平:西方艺术简史,四川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张同道:艺术理论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