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城市化率发展路径探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阴城市化率发展路径探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阴城市化率发展路径探微(初稿)【前言】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并且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不能简单的用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全市域人口,来计算。应该更重视城市功能、特别是城市生活设施的完备、为市民提供更高水平的生活享受。城市化率测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人口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人口指标法中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是人口比例指标,我国公安部门采用认定的非农业人口与全部人口的比重来测算城市化率。而复合指标法是采用多个指标综合评价城市化水平。一
2、、城市化率测度的方法(一)人口指标法1、人口指标法的含义按照人口指标法的含义,城市化率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中国,城市人口统计的基础是户口登记,它包括行政管辖区域、常住人口户籍登记和非农业人口户籍登记三个基本因素。中国城镇人口的演变,主要也是围绕着这三个基本因素。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方面的原因这三个因素会发生变化。城市化率综合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现状。2、现状分析2009年底,按照常住人口统计江阴市域总人口为180.43万人,城镇人口为138.91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77%;按照户籍人口计算,江阴市域户籍人口120.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8.84万人,城市化水平为65.5%
3、。2个口径统计的城市化水平均快于预测水平。(二)复合指标体系1、复合指标体系的含义建立城市化综合评价体系最重要的工作是选择合适的指标,这些指标应能在不同方面反映我市城市化水平状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体系。社会保障水平、经济水平、科技能力、环境和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社会保障指标社会保障指标最为重要,一个城市社会保障水平是它的综合能力的象征。城市与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有着极为巨大的差异,如果某地区的社保水平比较高,必然需要其他方面来支撑。因此,社会保障指标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2)经济水平指标 经济水平包括经济基础,生活和人口。人口因素是各方面因素的主导因素,劳动者的主观能动行
4、制约着其他因素的发展。另外,经济基础决定了其他方面的发展,经济发展对其他几个城市化要素水平的提高起基础性作用。城市化的精髓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不断提高生产力物质文明生活和精神文明生活逐步改善,生活指标综合反映了城市化的成果及其带来的各种变化。生活指标是整个城市化指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3) 科技和环境指标科技和环境指标的重要性排名相对靠后,科技和环境是评价城市化水平的内涵性指标,更侧重于对城市化品质的深层评价, 科技方面的指标,尤其是环境方面的指标,其重要程度会不断提升。因为在城市化的成熟期,城市化品质的提高比范围的扩大更为重要,而品质的提升离不开科技引擎的推动;与此同时,环境保护方面的问
5、题也会日益显现出来,并会逐步由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制约着城市化向纵深发展。可见,科技和环境方面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2、现状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市综合实力大幅增强、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城乡面貌全面提升、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社会事业跨越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生态建设持续加强。全市城市化水平快于预测水平,但是江阴市各镇(街道、区)由于发展基础、区位条件的差别,城市化进程有所差异,呈现沿江地区、东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特点。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当前,江阴市已处于工业化后期,但城乡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还不协调。对城市经济发展过度重视,而对城市功能完善和社会建设重
6、视不足,直接影响整体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市化发展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从江阴城市化发展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粗放城市化:空间拓展速度快于人口集聚速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江阴中心城区的发展框架逐步拉开,城市建设空间沿江、沿交通轴线迅速展开。2001年江阴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为44.6平方公里,到2010年达117.04平方公里,2001年至201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增长了162.4%,年均增长率为11.3%。相对于城市空间的快速拓展,2001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35.4万人,2010年为76.33万人,同期中心城区城市人口增长了115.8%,
7、年均增长率为8.9%,人口城市化速度滞后土地城市化速度,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不够集约,发展方式有待转变。(2)隐性城市化城市化水平主要靠外来人口推动,但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不高。此外,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经济发展水平。2009年,江阴市二三产业占GDP比重高达98.1%,二三产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达92.2%。按常住人口统计,城市化水平为77%,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符,但江阴现状户籍人口城市化水平为65.5%,滞后经济发展水平。(3)农村居民城市化动力不足大量稳定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长期居留在农村,会造成城乡资源浪费、社会管理成本增加等问题。江阴市现状长期稳定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居民比例高达84.
8、5%,但是由于以村为主体的集体经济实力较强,他们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宜人的居住空间,能够享受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进城动力明显不足。尤其是一些工业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农村居民基本全部从事非农产业,如长江村(100%)、三房巷村(99.6%)等,这些工业强村在建设模式、居民生活生产方式等方面与城镇已基本无异,需要探讨一种适合这类地区城市化的创新模式,通过有序推进“村改居”工程,实现就地城市化。当然,在“村改居”的过程中,需要对转变方式、相关政策等进行研究,尤其应处置好村民与村集体资产的关系,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总体而言,人口发展的规模和城市化水平均提前实现了上牌总规远期目标,但是人口结构和城市化
9、质量方面仍有待提升。要通过科学实施“村改居”工程和有序促进长期稳定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进城进镇两种手段,稳步提高江阴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三、如何提高江阴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一)、鼓励农村就地城镇化,完善农村的功能、设施,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科学实施“村改居”工程1、村镇在住房、交通等问题上不像城市那么紧张,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华西新市村示范效应,全力推进“幸福镇村”建设,提倡有农村特色的城镇化。推动城区、新市镇、新型农村社区联动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有序开展村庄布局调整和土地整理,积极引导农民向新市镇集中,统筹规划建设农村市政基础设施、道路设施和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改善村庄景
10、观,对整体环境以及建筑单体进行改造,打造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新农村,提高农民享受公共服务水平。2、提倡大力推进现代农业。高水平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留住农民。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竞争力为目标,以信息、生物等现代科技和现代化生产设施为支撑,积极实施“以工哺农”、园区带动、“接二连三”发展战略,推进空间布局的集聚集约与农业高效化、品牌化、特色化。深化农业产学研合作,全面推进生物农业、感知农业、设施农业、安全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等产业业态发展,培育农业发展新增长点。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速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
11、收和农村稳定。逐步科学实施“村改居”工程,稳步提高江阴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二)、突出城市特色,提升新市镇建设1、通过富有创意的城市设计和建设工作,对城区的自然、人工及人文景观进行发掘和梳理,塑造“特色城市”,突显山水人文、彰显历史文化;强化“山、水、城、林”的城市特色,以区域性基础设施和流域性河道为公共开放空间,打通城市重要景点与自然景观的视线通廊。提升城市客厅区域、科技新城核心区、临港商务区、敔山湾区域、西组团区域;改造江阴西门、北门、南门等区域;打造江阴外滩区域、锡澄运河两岸、地区总部经济园、外滩、火车站等都市地标区。为市民提供舒适、宜人的绿色活动空间。2、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特别是进入小
12、城镇,只是城市化的第一步。如果没有城市发展质量的提高,城市将长期停留于小而散、以传统产业为主的阶段,要转移、压缩、放弃传统技术领域的生产,扩大先进产业与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培育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另一方面,调整小城镇布局,促进小城镇的适当集中,避免城市化重蹈工业化重复建设的覆辙,这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所以要鼓励新市镇在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方面与中心城区无缝衔接。支持有条件的镇高起点规划设计、高质量开发建设,积极形成彰显特色、专业发展、功能配套的新型卫星城。充分发挥徐霞客镇、华士镇等省、无锡试点镇的带动作用;明确夏港、南闸、云亭、城东街道的功能定位,加快推进职教园区、工业集中
13、区、现代物流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整体环境风貌,。注重保护传统民俗、文化遗存、特色风貌,积极创建现代文化特色名镇。提升城镇组团的集聚能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市镇。(三)、提高城市人居水平、保障城市畅通、完善基础设施、实施无障碍建设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优化空间布局,努力形成“一个中心城区、四个卫星城区”的空间形态,实施港口枢纽带动战略,大力提升城市辐射能级,通过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安全便捷的居住条件和人性化管理的建设,提升社区品质;打通断头路、建立健全交通网络体系,发展公交优先,完善停车设施,营造良好的城市出行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形成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城市无障碍设施,实现城市环境全方位无障碍化;利用自然生态条件,开展生态休闲的绿道建设,加快区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江阴市已处于工业化后期,要按照科学发展关的要求,认真研究城市规律,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切实担负起江阴城市化发展的历史使命,逐步破除长期制约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制度障碍,统筹好市、街道、村关系;规划、建设、管理的关系;服务业、工业、农业的关系,为江阴城市化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确保江阴在城市化进程发展方面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