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1(必修3)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4051331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1(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1(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1(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1(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1(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1(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1(必修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复习资料1(必修3)专题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1.了解区域的含义背诵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显的区位特征。(区域非自然存在) (1)了解区域划分有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 单一指标:如热量带、气候类型 综合指标:东亚文化区、中东与北非文化区、欧美文化区(语言、宗教) (2)了解区域划分按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自然要素:青藏高原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 人文要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长江中下游地区(历史) (3)了解均质区:指自然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

2、致的区域。 自然要素的相似性: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地形) 人文要素的相似性:方言区(语言)、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农作物) (4)了解功能区:指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如城市经济区、浦东新区、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5)区域的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考点2: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区域要素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位置和范围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背靠内陆高原,面向海洋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一线以北北起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线,南抵喜马拉雅山,东起横断山脉,

3、西至国境地势海拔较低,其中东部平原多而广海拔最高,但差别显著、高原、山脉、内陆盆地交错海拔最高,主要为山系、高原气候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突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气候严寒。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太阳辐射强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主要为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土壤多为在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淋溶作用强主要是在荒漠、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发育程度差,土层浅薄生物种类繁多种类比东部季风区少动物稀少,只有少数耐高寒的物种,如牦牛等水文河流多为外流河,湖泊为淡水湖。地表水以雨水补给为主多为内流河,河流短小。湖泊较多,多为咸水湖多

4、为内流河,湖泊较多,多为咸水湖农业重要农耕区,以种植业为主,但需要注意避免水旱灾害牧业、绿洲农业为主,但需要注意解决灌溉水源问题畜牧业为主,还有河谷农业,需要解决热量不足问题城市众多较少很少人口稠密较少很少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阶段主要特点人地关系问题案例:匹兹堡的发展初期阶段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匹兹堡位于煤田中心地带,阿巴拉契亚山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其兴起的基础;苏比利尔湖附近丰富而优质的铁矿;五大湖和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廉价水运条件成长阶段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

5、和空间结构逐渐趋向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重,环境受到明显破坏该城市又称“芝匹带”,从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城开始,经过“交通枢纽”芝加哥、“汽车城”底特律、“钢铁城”匹兹堡,以及布法罗到纽约州的奥尔巴尼。区域内产业结构复杂,主要产业部门有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等转型阶段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人地关系矛盾加剧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制造业为主的五大湖沿岸工业带,经济发展陷入困境,许多工厂

6、倒闭,工人失业,大量人口外迁,被称为“锈蚀带”,又称为“冰雪带”再生阶段由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使区域产生新的增长活力,促使区域经济复苏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产业结构从重工业到高科技产业发展,被誉为“知识城”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地貌温度带植被土壤农业熟制主要作物东部季风区北方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平原广)寒温带中温带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肥沃黑土一年一熟春小麦、玉米、大豆华北地区以平原、高原为主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黄土发育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棉花、花生秦岭淮河南方华中地区以山地、丘陵、盆地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贫瘠红壤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油菜华南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热带常绿雨林砖红壤一年三熟

7、橡胶、油棕、咖啡、可可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考点3.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区域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各异,人地关系也经历了从基本协调不协调人地关系矛盾加剧走向协调的发展历程。具体情况如下所示:考点4:结合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1)三大产业(了解) 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通常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即广义的农业。 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8、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如商业、金融、保险、运输、公务(其他公益事业),即广义的服务业。 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第三产业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2)记忆产业转移产生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资源分布不平衡内容第一次第二次时间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原因因经济发展水平低,也是珠江三角洲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越来与小产业转移从香港转移来服装、纺织、塑料制品、电子元件等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类型劳动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结果珠江三角洲的生产成本虽然比香港低,但在全国已经处于相当高的水平珠江三角洲初步确立

9、在华南经济圈的中心地位环境影响使珠江三角洲环境污染严重产业转移,加上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质量开始好转(3)了解从地域分布看,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会带来不利的环境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居住、治安等社会问题。(4)了解在产业转移中,逐步实现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主的产业类型向以知识、技术、服务为主的产业类型过渡,产业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5) 背诵影响国际产业专业的三大因素:a劳动力成本;b内部交易成本;c市场(6)阅读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7)产业转移对移入地和移出地的影响(背诵)内容产业移出地产业移入地对自然环

10、境的影响积极影响:减少环境污染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对社会经济影响积极影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消极影响:失业率业率上升积极影响:促进生产力,加快城市化进程考点5:结合实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方案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方案路线基本沿京杭大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送水到北京、天津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水源区长江下游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长江上游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评价优点利用京杭大运河河道,工程量较小,水量大可自流供水自流供水、水质好缺点需逐级抽水,耗能多,水质差工程量大工程量大,水量小(1)背诵我国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

11、线的工程方案比较(2)背诵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1)积极意义主要在供水区社会会效益:可以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效益: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促进经济发展生态效益:改善华北地区生态环境;控制地面沉降。(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在水源区长江径流量减少,影响长江下游水质。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对沿线水生生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引起调出区土壤次生盐碱化: (3)背诵西气东输工程的深远影响 A对调出区(西部):a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b增加就业机会c改善基础设施d改善生态环境 B对调入区(东部):a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专题二、区

12、域可持续发展考点6:结合实例,说明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说明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区域环境问题一:水土流失(1)背诵黄土高原的范围: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2)背诵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a使耕地土层变薄,养分流失,产量下降;b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悬河”;c生态环境恶化。(3)背诵水土流失的原因:A自然原因:a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脆弱(处于从平原向山地、湿润向干旱、森林向草原、农业区向牧区过渡);b土质疏松,易受流水侵蚀;c降水集中且多暴雨;d地质灾害频繁。B人为原因:a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撂荒;露天开矿;无计划的建窑洞、修路、建设水利工程等);b破坏植被。人为

13、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4).背诵水土流失的治理A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佳措施。B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必须因地制宜,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坚持“林草、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C具体措施:工程措施(固沟、护坡、保塬)、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沟谷发育是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区域环境问题二:荒漠化(1)背诵我国荒漠化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2)了解荒漠化表现:耕地、草地、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3)背诵荒漠化产生原因: A自然原因:a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b植被覆盖率低c大

14、风日多d沙质沉降物多 B人为原因: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不合理利用(4)背诵荒漠化防治措施: a合理利用水源b营造防护林体系c控制人口增长d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e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考点7:结合实例,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说明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上中游为山地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季降水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对全流域河道进行梯级开发,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以电力工业为龙头,建立起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完整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大力发展林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旅游业。3、治理经验:设置全流域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提高流域的开放度。考点8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湿地: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