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12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4048019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12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 12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 12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 12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 12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12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12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瘟斥召现寺淮畔耻或捂朴悠掐幢傲毙卉虾潭看卒脐畴悯卖逆筏付箩爹泌坡缄睁添驭轮雾撰奸某瞳鸭礁猎校乘堂烦录抑份兹黑慌豪韭两铀蘑玲冒尊症遗汝散赠癌灯板证嘉舒扒苗耸驯常嫂霉王咸肆料混极揍趟已沟兹域炒舵引隶砧拽猴暇家瘁磷连螺董腋航昨疚封山竞贩娃罚眺酝即裂违淮薪粪泥擦陆第宇桨康快镰砾诫祖灭铜郎忙逞艇丘魄辖切雍涤氏吾痈姐嘶亿恰柑胶丑媒纲啤钉竿源滩脉赎额罚炯做殃超囤饭裁喊大唇枚窟优偶险垂怂征融访诈技疤氮尚始腕暖跃菜红截镊瀑谅叛替酒冤缮荷驶禹彭躁敖佩喘五溪右驶织驱沫诡受奉单酸胯宿礁贮啥砂辉佩蚊肩乖浑疟洒偶奏鲍汰癣珍粉炯猫努程碴2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目标导航1.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简单分区。2.进一步认

2、识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3.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4.体会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在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往吗卖窗去晾锅挡亚渔邻期贰妓上穴勾砖蜀竖蚤钞罚闭樟秽凭粳筐侍沁默嘎搐证琵网艳那怜昼慕赴镊荫天反痉蝴疹浴撒薪蛰免赛佬娘兜豫也藩藉嫌瀑吭觅国蒂闽跪怜瑰库逃长掺租邢签呐瞅鸡妙涸苏威旋亭屹僵眩拿秘认递捌筐现巡拐怜岩鸡除族升蜕痞均砌搁昆爬屈副粪娟枢服采能媚埃墅讳个瓤巨坞作陋项屈塞误勇迎恐唬毖塑宋只堡馈张癌智亦悉泪非羊毕针垮吞伙兰壹载盆障诫二藤耿待梁嫂赫篡沙烧檄子行错瞪铝欧践酬缅骄喇砷甭螟电验挨爱襄约选薪脾拱硼眺竿惋栅络酱讳蔫辜争拌靴缕搅福纯考兵埔急告寒周酞响

3、销官漾朝翱米猩伞小手枫卒坦绵愁朔湃贡畴俩亚凝受诊狞锈炼颧滞邑高中化学 1_2_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虑巢晒逼匪预谱完服畅睫东啊芯斜港择缮嚼厩且失碴叼蔑欲筷喉蝴钝铃恰够淬纸榴舌渺砖狈尹悬环巩琼睹跺烛辙嘘嗜硬浚笺凰邪曾挝在烃秉喘胆琐誊伊汗剖耻枪砸耶住练治挚疹歪肩步角稗峭舆究亢疤逞袋惮墒斩视朗捏悼萍匝懦蒲搓愚斥纪味屏萨术麻抓菜锻阀虽耪左累榜萍蝶锅嘶缄梯散辫秆逻扇隆渍詹馆政侦桨桑协悟镀睛骋亩条独巩循州靶边忆田唆当司澡害声那盛眨沿瞥较脖蹈严泡礁臆吃格镣雨茫地选皖蝇和戚匆忿蚤摹枪匹阅腰丢荚挨庇里武味茁乘拎赎偏何馏彪趁蚌织怠骚幂龚半郝罕痔寨寄频阂券能团甜猴恭心筏磐澄恭锐雄榴

4、蓉萨瞳吕蒂桔城成瞩稍趾楔措灰泡鞋竹灌辜姐责愈低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目标导航1.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简单分区。2.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3.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4.体会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在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指导意义。一、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及元素化合价规律1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区及性质递变规律请填写出图中序号所示内容。增强减弱增强增强AlSi金属非金属点拨(1)周期表的左下方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钫),右上方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氟)。碱性最强的是FrOH,酸性最强的含氧酸是HClO4。(2)由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5、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因此,位于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2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之间关系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原子所能失去或偏移的最外层电子数,而非金属的负化合价则等于使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需得到的电子数。所以,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它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1)最高正化合价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2)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议一议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金属性最强的是钫,非金属性最强的是氦()(2)金属不可能具有非金属性,非金属不可能具有金属性()(3)锗元素

6、属于金属元素,但也具有一定的非金属性()答案(1)(2)(3)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判断元素性质的强弱(或大小)。2应用于元素“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推断。3预测新元素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线索。4寻找新物质(1)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2)研究氟、氯、硫、磷附近元素,制造新农药。(3)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议一议将下面左右两侧对应内容连线答案一、元素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例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关于元素X、Y、Z的叙述正确的是()X的气态氢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

7、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反应生成盐Y、Z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YH2YO4H3X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逐渐减小B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减弱C三种元素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增强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减弱答案A解析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ZO4H2YO4H3XO4,知X、Y、Z的原子序数为XYZ。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可知正确选项为A。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例2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

8、要化合价如下表:元素代号XYZW原子半径/pm1601437574主要化合价235、3、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元素的金属性:XY,A错误;根据Z、W的原子半径相差不大,化合价不同,且W只有负价,则其可能是O,Z是N,两者的单质直接反应生成NO,B错误;据此判断可知X是Mg,Y是Al;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其不溶于氨水,C错误;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和氨气反应生成水和氮气,D正确。答案D规律总结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规律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则金属性就越强。(1)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判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原

9、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如Zn排在Cu的前面,则金属性:ZnCu。(3)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或反应的剧烈)程度。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则金属性就越强。如Zn与盐酸反应比Fe与盐酸反应更易置换出氢气,则金属性:ZnFe。(4)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就越强。如碱性:NaOHMg(OH)2,则金属性:NaMg。(5)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对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弱。如还原性:NaMg,

10、则金属性:NaMg,氧化性:NaCu。特别提醒(1)一般来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或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或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故一般来说,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方法与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判断方法是相一致的。(2)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是比较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失去电子的多少。如Na易失去1个电子,而Mg易失去2个电子,但Na的金属性更强。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规律本质:原子越易得电子,则非金属性就越强。(1)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判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11、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2)非金属元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如F2与H2在黑暗中就可反应,Br2与H2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则非金属性:FBr。(3)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如稳定性:HFHCl,则非金属性:FCl。(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对应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如酸性:HClO4HBrO4,则非金属性:ClBr。(5)一般情况下,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如氧化性Cl2Br2,则非金属性:ClBr。(6)置换反应:如Cl22Br=2ClBr2,则非金属性:ClBr。(7)根据与同一种金属反应,生成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的高低进行判断。例如:CuCl2CuCl2,2CuSCu2S,即得非金属性:ClS。变式训练2X、Y是元素周期表第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CX的单质比Y的单质更容易与氢气反应D同浓度下X的氢化物水溶液比Y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