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人主体地位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3921720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持续发展与人主体地位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可持续发展与人主体地位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可持续发展与人主体地位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可持续发展与人主体地位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可持续发展与人主体地位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持续发展与人主体地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持续发展与人主体地位(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持续发展与人主体地位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有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层次,“主客”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方面,但不能涵盖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部。所以,人与自然的“主客”关系的确立也是有范围的,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一般地说,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能够从两个角度加以确证,一是从存有论( 事实 )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界中其他存有物 ( 生命的、非生命的 ) 一样,同属于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中的一份子或一个组成部分,人与其他自然存有物就是一种“平等”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人与其他自然物之间难以区分谁为主、谁为客关系。二是从价值论( 价值 ) 的角度看,人类具有不同于其他自然存有

2、物的特殊属性,具有其他存有物所不具备的自主性、创造性,人源于自不过又超越于自然,人能够把人以外的自然物作为理解、利用和改造的对象,使直接的自然物或被人改造过的自然物为人所用、为人服务。同时,人还具有理解和改造自身的自觉性和水平,也就是在人类针对自然界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中,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和对人类自身的自觉改造是一致的,在改造自然中使人类自身得到改造。“自觉地”改造自身与“积极地”改造自然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与互利。可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主要是在“价值论”的意义上构成的“主客”关系中得到确证的。但是,人的实践和自然科学研究证明,即

3、使是在“存有论”的意义上,人类的活动也表现出一定水准的主体性,“因为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非常广泛,持续地改变或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生物生态系统中的主导性生态因子” 1(P43) 。概来说之,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内涵主要表现为: (1) 人依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主体客体化; (2) 人通过实践活动将外在于人的自然“内在化”以充实、完善和发展人自身,实现客体主体化; (3) 人的主体地位的实质在于人是目的。就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来说,人具有目的价值,自然界具有手段价值。因为就人类来说,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准确理解与有效地处理,都必然以是否符合人类的生存与

4、发展的客观需要,作 为最终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当然,这并不否定自然界在人们活动 面前确证它存有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即自然界能够独立于人而存有, 它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本质。但是,自然界的存有 及其规律的“价值”是人的存有及其需要所赋予的。一方面,自然界 存有及其规律对人作为目的及其实现有制约作用,也就是说,人在自 然界面前不能“为所欲为”,必须承认自然界的真实存有,尊重自然 规律;另一方面,自然界存有及其规律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为人 的生存及其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人的活动服务,为人的目的实现服务。 这就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基本涵义,也是人与自然之间“主一客”关系 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定

5、,正是人的主体地位确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性 质,确定了人的活动和自然界作用的范围。二、可持续发展观的本义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从发展观上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存有着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种基本观点:一是传统发展观的“人类中心主 义”观点,这种发展观把社会发展仅仅归结为单纯的经济水平和经济 标准,偏重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略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在人与自然关 系方面,仅仅把自然界作为人类获取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料的源泉, 作为人类“征服”、“改造”的对象,没有看到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 限制和人类对自然界依赖性的一面,对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给予 不恰当的夸大或歪曲,这是造成今天人类面临诸多“生态问题”的根 本

6、原因。关于这个点已获得世界性共识。二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观 点,这种观点主要是针对传统发展观及其导致的“生态问题”而形成 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的主要理论支持是“深生态学”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以外的所有自然物都有其“内在价值”和“自身利 益”,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物种都是“平等”的,人仅仅“生态系统” 中的一份子,自然界的“普通公民”。“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的积 极意义在于,它从根本上否定了 “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是自然界“主宰”的狭隘观点,但同时也把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消解了。 所以,“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必须面对人类要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什么的理论困境和实践难题。三是可持

7、续发展观。在时间的维度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的形成都是对传统发展观及其负面效应反思的结果,但它们对待“人类中心主义”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辩证地否定而后者则是彻底的否定。在可持续发展观看来,以“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为其理论基础的传统发展观,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以自然界的“立法者”自居,认为人在自然界面前能够为所欲为地“征服”自然的观点是非科学的、不可取的。但是,传统发展观注重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这个点又是值得肯定的,而且它作为人类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中的一个逻辑的“必然”环节,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观点形成中的一个历史“必

8、经”阶段,既有它存有的理论根据,也一定有它体现价值的历史作用。可持续发展观对“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也是采取辩证否定的态度,一方面充分肯定“非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同大自然中其他物质、生命共同体及生态系统的存有方式和客观属性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的观点,认为强调这个点有利于人类科学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树立尊重生命、善待自然、自觉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及良性运行的环境意识和伦理责任感,这是人类的生存与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另一方面,认为“非人类中心主义”把人降低到自然界其他物种的水平,根本否定人的主体地位,这是不能接受的。诚然,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但要

9、准确理解和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明确两点,一是如何使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二是实现两者和谐的目的是什么?这里能够有两种和谐的方式及目的:一种是“非人类中心主义” ( 消极的和谐 ) 观点主张的人与其他自然存有物一样,在各种自然力 ( 包括人在内 ) 的相互作用中“自发地”达到和谐,因为在人类出现之前的自然界自身的演化就是如此。这种方式是把和谐本身作为目的,即和谐的目的就是为了和谐而与人无关。另一种是可持续发展观( 积极的和谐 ) 主张的,在确证人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 即人在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通过人的能动活动“自觉地”实现和谐。在

10、这种和谐方式中,和谐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人的合理生存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最终目标和目的。而且,可持续发展不但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要实现人类自身代际之间和代内的和谐、持续的发展,即当代人( 或一部分人)的活动不能破坏或损害后代人( 或另一部分人) 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水平。可见,可持续发展中既包含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也包含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一再证明,在人类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起支配作用的人与人的关系。“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践排除在其理论视域之外,仅仅“存

11、有论”、“泛自然主义”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可能透过表象的“自然问题”把握具有本质意义的“人的问题”,所以不可能科学地回答人与自然和谐的本质和目的。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片面性,整合了其中的科学、合理的成份而确立的更科学的发展观。从方法论层次上看,“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的缺陷,不是它看重人的需要、人的利益和人的实践能动性,而是它没有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主仆”关系,未能重视和恰当地把握自然界的存有及其对人的价值和意义;而“非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的偏颇之处,也不在于它强调自然界的价值和意义,而是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在自然界面前的主体性和人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

12、主体地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主主”关系,对自然物实行“拟人化”描述和“人格化”的理解,在所谓“平等”原则下彻底否定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这样一来,人与其他自然物能够不分彼此地称兄道弟了。与前两者不同,可持续发展观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主客”关系的框架内实行分析理解,认为人与自然是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 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规定) 中分别获得了主、客体的地位、作用。这里,人与其他自然物不同之处在于,人除了与其他自然物构成主、客体关系外,人类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也构成主、客体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说,人有“内在价值”而其他自然物只有“外在价值”,即属人

13、的价值。三、人的主体地位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促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准确理解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这几个关系能够分为理解和实践两个层面:1. 在理解的层面上。第一,准确理解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这里的目的和手段的含义是指可持续发展( 包括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人与人关系和谐及社会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的目的和对达到此目的具有价值意义的手段。那么,人与自然关系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与手段关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终极、抽象的意义上,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自然界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条件;从当下、具体的角度看,在实现可持

14、续发展过程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则表现为互为目的手段的关系,即人们活动 ( 理解和改造自然或理解和改造自身 ) 的目的所指,有的是为了人的某种利益需要而改造和利用自然,也有的是为了保护自然以维护生态平衡而转变人的某些观点或对人的某些物质欲求实行限制。正是人与自然之间在具体时空中的互为目的手段的相互作用,使人类得到发展,也使自然环境得到保护,进而实现自然界演化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持续。正是人对自然在具体时空中的互为目的手段关系,构成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是人对自然物负有道德责任的现实基础,也是“环境伦理”的存有根据及其作用范围和限度。必须指出,当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作为目的时,这个“目的”仍然是为了

15、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终极目的的“手段”,这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第二,准确理解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发展观,既是工业文明的观点基础,又是它的意识产物。其基本特征是把人类理性“分化”、“片面化”,在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中夸大理性作用,蔑视非理性的地位;在理性自身中片面强调科学理性作用而忽略价值理性的意义,而且又把人的科学理性过度“工具化”,看不到理性的价值性一面。这种过度相信理性特别是工具化了的理性作用的结果,就是把人变成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自然界则成为理性任意“征服”的对象。而“非人类中心主义”则把人的理性和非理性人为地、无原则的“泛化”,把本属于人的理性和非理性人为地“推广”到整个自然界,进而又把本属于自然物的固有属性加以“人性化”描述和理解,再“强加”给人类,这是对人的理性的另一种歪曲。所以,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必须科学、全面地理解人的理性,把理性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在人的意识中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就是要从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结合、统一上理解问题、评价事物。具体地说,对在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既要实行科学和技术上的分析与理解,又要实行价值和意义上的判断和评价,尤其要重视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