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902121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生物教学设计1初中生物教学设计生态系统1.1知识目标(1)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4)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L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4)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L3情感目标(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3)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2教学重点和教

2、学难点的确立既考虑到新课标的具体内容标准中要求“理解”的知识点,难度较大,又考虑到学生升入七年级以来进行的探究活动还不够多,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2)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4)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考虑到学生往往对生产者的社会学概念和生物学概念的不同之处把握不到位,对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食物关系判断不准确,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立为:(1)理解生产者概念的内涵;(2)正确书写并分析食物链

3、。3课时分配2课时4教学设计思路(见表1)表1教学内容基本策略生态系统的概念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某个生态系统,通过分析实例来理解其内涵。生态系统的组成结合插图进行“资料分析”,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帮助学生寻找其中的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观察与思考”时,让学生尝试连接食物链,数图中食物链的条数,并写出所有的食物链;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把自己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播放有关动物和植物之间关系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动物、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进行“资料分

4、析”,比较出哪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多,分析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的原因。形成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播放关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实例的课件,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意识。5教学实施程序(见表2)表2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生态系统的概念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蒙山森林公园;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分析该公园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该公园内所有的松树可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吗?蒙山森林公园1可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吗?观看课件,并分析讨论作答。蒙山森林公园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草丛里、树林间栖息着动物,还有细菌、真菌等生物,阳光、空气、水

5、等非生物部分“养育”那里的所有生物,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所以,蒙山森林公园可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可见,要判断某系统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就要分析其组成成分,只要具备了生物和非生物部分(其中必须成分是:非生物部分、生产者、分解者,但在日然界中不具有消费者的生态系统是很少的),就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个池塘、一片树林等引出教学课题;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通过分析实例来理解其内涵;过渡到“生态系统的组成”这一内容。生态系统的组成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进行“资料分析”,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帮助学生寻找其中的关系板毛生态系统的组成

6、。认真进行“资料分析”,讨论:1 .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细菌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分配角色并且讨论发言,阐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练习观察插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深刻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引导学生尝试完成 课本”观察与思 考”,然后用课件 展示正确的连接 图;食物链和讲解:你的连接 和书写或许肩些偏 差,通过尝试你要 明确:食物链只由 生产者和消费者两 种成分组成,它们 之间只是吃与被吃 的关系;物质和能 量沿着食物链和食 物网流动。食物链 通常写

7、成“甲一乙 一丙”(一般不 超过6个营养级) 的形式,其中对乙 而百,乙以甲为食, 同时又被内所捕 食,正是由于吃与 被吃,甲、乙、丙 被相互美联在起 而构成了一条食物 链;食物网食物链的起点总是 生产者(绿色植 物),数食物链条数 时,要从绿色植物 数起,然后按箭头 指向依次下去,直 到最高的营养级 别,而/、能中途停 止。在一个生态系 统中,生物种类多4干、2%电人。种绿色植物可能是 多种食草动物的食 物,而一种食草动 物既可能吃多种植 物,也可能成为多吗?通过听讲、讨论学会:描述生态 系统中的 食物链和 食物网;练习书写 食物链, 数食物链 条数,分 析食物链 中某种生 物的增减 会引起

8、其 他生物怎 样的变 化,树立 生命现象 是运动 的、普遍 联系的观 点,突破 教学难让学生认 识到生态 系统中的 物质和能 量是沿着 食物链流 动的,人 类是自然 界中的一 员,人类尝试连接图中的食物链,数一数共有多少条?并写出所有的食物链。然后与课件展示的正确食物网比较,你连接的完全正确1 .数食物链条数:数食物链条数时,要从绿色植物数起,然后按箭头指向依次下去,直到最高的营养级别,而不能中途停止;2 .正确书写食物链: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一乙一丙”(一般不超过6个营养级)的形式,其中对乙而言,乙以甲为食,同时又被内所捕食。起点总是生产者(绿色植物),“一”表示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3

9、 .尝试分析食物链中某种生物的增减会引发其他生物怎样的变化:分析时,运用动态的、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例如,在“草一鼠一蛇一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其后一段时间内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鼠的数量会增加;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随着种肉食动物的捕食对象,致使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关联着,这样就构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蛇食物的增多、天敌的减少,蛇的数量将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引起猫头鹰的数量增加,鼠的数量减少。做练习,发现自己处在食物网的最高位置。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生物,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生态系统具有止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

10、间是相互关联的,假如某种生物数量大量减少,其他生物的数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在右图中,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其后一段时间内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加;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把自己近一段时问所吃的食物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提问:在一片草木茂盛的草原上生活的兔子,其数量能不能无限制地增加?为什么?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怎样的特点?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被破坏?讨论交流后认识到:兔子的数量不会无限制地增长。因为,当兔子的数量急剧增加时,食物就会减少,兔的天敌也会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只有那些生物种类多、数量多、自然条件

11、好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才强,才不容易被破坏;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比较出哪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多,分析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要使我们的环境变好,就要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认真观察插图,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毒物质越多?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为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

12、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随着甘赤级的开局用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合作交流的能力;能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断积累;树立保护生态赛统、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保护生态系统的息识播放有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实例的课件,介绍一些著名的后毒物质富集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事件。提问: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实例?若布的话,请举例。你对此持何种态度?有何建议?观看课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汇报。联系实际,进行环保教育,认识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形成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巩固小结小结: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不应该随意把后毒物质排放到生态系统中!出示巩固练习题;小结反馈。做思考练习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