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发言材料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心得体会交流发言三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3862613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发言材料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心得体会交流发言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发言材料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心得体会交流发言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发言材料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心得体会交流发言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发言材料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心得体会交流发言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发言材料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心得体会交流发言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发言材料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心得体会交流发言三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心得体会交流发言三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施行乡村振兴、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的的重要任务。近年来,_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化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得了显著成效。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平衡、不充分、不彻底等问题仍然存在。 一些地区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时,“重外在、轻内涵”,大搞形象工程,看似整治效果明显,实那么虚有其表,脏乱差问题仍然突出;一些地区“重建立、轻管护”,投入大量资金搞建立,村湾环境焕然一新,可一段时

2、间过去,又被打回原形; 甚至还有一些经济欠兴旺地区,“重理想、轻现实”,不立足实际,不因地制宜就提出不实在际的目的,导致财政资金捉襟见肘,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走停停,推进难度越走越大。必须看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期盼有较大差距,仍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破题前行。 把握好“外在”与“内涵”的关系。改变一个村落的“外在”,仅需半月之功,即可白墙黛瓦,绿树成荫;而改变“内在”,促使乡村彻底辞别脏乱差,重在打破束缚思想的坛坛罐罐,提升农民自身素养和意识,并非一年半载就能达成。外在形象的改变固然需要,但农民自身素养提升的意义更加深远。因此,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3、时,必须把握好“外在”与“内涵”的关系,将改变村落外在形象与提升农民素养有机结合,搞好外在整治的同时,提升村民生态意识,人居环境改善便可事半功倍。 把握好“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从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成效和经历来看,改善人居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作,必须结合本地区开展阶段和财力状况,把握好“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不提超越开展现状的目的,否那么将陷入“理想很饱满,现实很骨感”的温顺陷阱。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必需要充分结合本地区现状,坚持问题导向、目的导向和效果导向,不搞照搬照套,不搞千村一面,针对不同开展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和阶段性工作任务,确保农村人居环境与地方经济开展程度相匹配、相适应。 把握好“建立”与“管护”的关系。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区借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立的东风,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效劳设施、改善农民消费生活条件。如今,不少通村公路两侧四季花开,公厕、百姓舞台等公共效劳设施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是,路谁扫、厕所谁来管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把握好“建立”与“管护”的关系,要坚持建立与管护并重,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好“德治法治自治”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政府要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其中,对于贫困地区还要将人居环境改善与脱贫攻坚相结合,通过购置效劳,解决局部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问题,实现环境改善与脱贫双赢。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