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381762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五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五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五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五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第五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教学目标:1、熟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2、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各内容的设计要领3、学习设计符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需要的教具教学课时:十八课时教学方法:观摩、讲授、练习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 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教学目标:1、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2、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及年龄段要求3、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常用方法教学内容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1、数学教育目标 数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2、年龄段目标 以小、中、大班为界,指一年内的阶段发展目标3、数学教

2、育活动目标 指一次教育活动中所应追求的主要目标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1、认知方面的目标 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初步的、粗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以及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地形成一些初步的数学概念。 培养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和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2、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培养幼儿自己独立选择和参与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有热自我意识的建立。在这样的过程中,也会让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协商。3、操作技能方面的目标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 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养

3、成做事认真、仔细、有条理、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不仅是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幼儿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准备。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及年龄段要求(一)、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1、感知集合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进行物体的分类 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以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数量的相等和不等初步感知集合间的交、差集关系和包含关系2、10以内的数概念10以内的基数(包括数的实际意义、认数、数的守恒、相邻数和10以内 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10以内的序数10以内数的组成认读和书写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3、10以内的加减运算4、认识几何形体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

4、形、椭圆形、梯形立体图形: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5、量的比较及自然测量比较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宽窄、轻重、容积等量的特征量的正、逆排序量的守恒量的相对性和传递性自然测量6、空间与时间概念初步认识空间方位:上 、下、前、后、左、右、里、外、远、近等空间运动方向: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等区分早晨、晚上 ;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星期、年月的名称及顺序认识时钟(长针、短针及其功用,认识整点和半点)(二)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与要求见书p25-27四、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一)操作法1、操作法的含义 指提供给幼儿何时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幼儿

5、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方法。 2、运用操作法的注意点 (1)明确操作目的 (2)创设操作条件为每个幼儿提供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可以选择、利用自然物或廉价的实物,也可以发动幼儿自己动手自制一些简单的材料 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合适的场地及足够幼儿摆弄物体并思考、探索的时间 操作中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讨论 (3)交代操作规则 在幼儿动手操作之前,先向幼儿说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及具体的操作方法 (4)评价操作结果 (5)体现年龄差异 (6)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二)游戏法1、游戏法的含义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中,让幼儿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各种游戏活

6、动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数学教育中的游戏是有规则的游戏,游戏中有一定的规则和动作,教师可以将要求幼儿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渗透到规则和动作中去,使幼儿在操作游戏规则和动作的过程中引起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至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从而使游戏成为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和发展思维的有效方法。2、种类(1) 操作性数学游戏(2) 情节性数学游戏(3) 竞赛性数学游戏(4) 运动性数学游戏(5) 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游戏(6) 数学智力游戏 3、运用时的注意点 每种游戏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请参见书上的案例介绍。(三)比较法比较法是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的比较,让幼儿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

7、,从而获得相关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比较有对应比较和非对应比较两种,参见书上的图例。 (四)讨论法讨论法是教师与幼儿,也可以是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讨论,它能够起到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探究的作用,从而促进分析、归纳,有利于幼儿初步数概念的形成及思维的发展。讨论应该以幼儿的操作体验为基础,讨论中要注重过程,鼓励幼儿积极开动脑筋参与讨论,教师要注意倾听,了解幼儿的思维形式和活动过程,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他们自己得出结论。 (五)发现法发现法是教师不把数学的初步知识和概念直接向儿童讲解,而是引导幼儿依靠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并获得初步数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运用发现法的前提是教师必须为

8、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发现创设一个合适的环境,能让幼儿在一定材料中操作、发现、讨论、验证,从而学得概念与技能。 (六)讲解演示法讲解演示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和运用直观教具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加以说明和解释,具体呈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方法的语言必须做到:突出讲解的重点,语言简练、准确、形象、生动;演示的教具要直观、美观、稍大些,但不宜采用过于新奇的教具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七)寻找法寻找法是让幼儿从周围生活环境和事物中寻找数、量、形及其关系或在其接触感知的基础上按数、形要求寻找相应数量的实物的一种方法。寻找法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可以在已准备好的环境中寻找、还可以运用记忆表象来寻找。 运用寻找法

9、要利用游戏的口吻、游戏的情节及游戏的场景启发儿童寻找,教师进行必要的启发和引导。第三、 四课时 第二节 幼儿感知集合的教育之一物体的分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分类的含义及常见的分类形式 2、掌握分类教学在不同年龄班的内容与要求 3、掌握分类教学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教学内容: 一、分类的含义及常见的分类形式(一)分类的含义分类是根据事物的某种特征将其集合成类的过程,也就是把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特征)的物体归并在一起。 分类活动是幼儿数概念形成以及正确计数的基础,同时,分类活动所涉及的思维的分析、比较、观察、判断等基本过程也能够对锻炼和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助于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

10、的培养。(二)常见的分类形式 1、按物体的名称分类 2、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即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分类 3、按物体量的差异分类 即按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轻重等差异分类 4、按物体的用途分类 5、按物体的材料分类 6、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7、按事物间的关系分类 8、按事物的其他特征分类二、物体分类教学的要求(一)小班:按范例和口头指示从一堆物体中拿出按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大小、颜色、形状)数量在5 以内(二)中班 能按否定方式分类 能按物体量的某一特征(高矮、粗细、厚薄)分类 能按物体的数量分类(三)大班 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学习自由分类 学习按标记进行逐级分类 三、各种分类

11、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小班分类教学的设计1、把相同名称的物体放在一起 目的:学习从一堆物体中,找出相同名称的物体,并放在一起。程序:拿出和老师拿的一样名称的物体排除物体的大小、颜色等干扰,拿出和老师拿的一样名称的物体按语言要求,独立地从一堆物体中拿出相同名称的物体。基本步骤:教师介绍所有的物品教师示范,拿出范例幼儿操作分类幼儿用语言描述分类的结果 2、按物体的一个外部特征进行分类材料的提供:除了要分类的特征存在差异,其余特征要相同,每一类数量不超过 5 个。基本步骤:整体出现材料,介绍其特征提出分类的要求,简单示范幼儿操作,进行分类教师指导幼儿用语言描述(二)中班分类教学的设计1、教学要求:2、

12、材料提供:需要幼儿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3、步骤:与小班基本相同,示范可以减少(三)大班幼儿分类教学活动的设计1、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分成后的类别要具有两个同样的特征。2、幼儿自定标准分类3、按物体用途的分类分类时应注意分类后的物体摆放要相对集中,并用手划圈,表示一个集合 。教师对小班分类教学进行示范讲解,请学生注意语言的组织及教具的运用。第五课时 两个集合元素的一一对应比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一一对应教学的意义 2、掌握一一对应教学的方法 教学内容一、两个集合元素的一一对应比较的意义1、有助于对元素及数量的正确认识2、有助于掌握计数这个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学习将两个集合中元素进行一一对应放

13、在一起进行比较,这是幼儿学习计数及理解数概念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准备。因为计数活动的过程就是将集合中的元素与自然数列的集合建立一一对应的过程。 3、有助于感知理解对应法则 见书114-116页图示 二、两个集合元素一一对应教学的活动目的帮助幼儿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培养幼儿初步的比较能力。三、两个集合元素一一对应教学方法:1、重叠比较将一组物体摆成一行,再将另一组物体逐个一对一地重叠到前一组物体上面,让幼儿观察发现并比较它们的多少。2、并放法两组物体是并排摆放 四、两个集合元素一一对应教学的组织一、教学步骤:1、先出示一组物体,用重叠、并放的方法,摆放第二组物体,教师用语言表述

14、对应关系。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区别两组物体的多少,说出“一样多”“不一样多”“多些”“少些”。3、幼儿用操作材料进行操作比较。注意:1、所比较的两组物体应有一定的相关性,2、排列方式要多样化,并注意摆放时的对应关系,3、要尽可能采用游戏的情节。第六课时 区别1和许多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1和许多的教学目标 2、掌握区别1和许多的方法 教学内容一、区别1和许多教学的目的1、能区别1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2、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即许多个物体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物体,一个一个-物体可以合成许多物体二、区别1和许多教学的组织1、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具,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区别1和许多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材料和环境,让幼儿通过视觉的观察比较来区分和判断物体是1个还是许多个,初步理解1个和许多都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在理解基础上,教师可以提供颜色、大小等不同的材料让幼儿区分判断,以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1和许多请同学们思考,除了视觉,其他还要哪些感官可以感知判断1和许多。听觉:触觉: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