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凌云图记》阅读答案及翻译原文及翻译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3816630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凌云图记》阅读答案及翻译原文及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游凌云图记》阅读答案及翻译原文及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游凌云图记》阅读答案及翻译原文及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凌云图记》阅读答案及翻译原文及翻译(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凌云图记?阅读答案及翻译原文及翻译游凌云图记刘大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非山水之能娱人,而知者仁者之心常有以寓乎此也。南方固山水之奥区,而巴蜀峨眉尤为怪伟奇绝,昔苏子瞻浮云轩冕,而愿得出守汉嘉,以为凌云之游。古之杰魁之士,其纵恣徜徉而不可羁縻以事者,类如此欤!吾友卢君抱孙以进士令蜀之洪雅,地小而僻,政简而明,民安其俗,沉着就理。于是携童幼,挈壶觞,逶迤而来,攀援以登,坐于崇岗积石之间,超然远瞩,邈然澄思,飘飘乎遗世之怀,浩浩乎如在三古之上。于时极乐。既归里闲居,延请工画事者,画?卢公载酒游凌云?也。古今人不相及矣;昔之人所尝有事者,今人未必能追步之也。乃子瞻之有志焉而未毕者,至卢君而遂能见之

2、行事,那么夫卢君之施泽于民,其亦有类于古人之为之邪?于是为之记。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借指官位爵禄。汉嘉,蜀地名。凌云山,蜀中名山之一。18(1分)作者刘大櫆和方苞、姚鼐等都是清朝_;(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19(2分)文中与卢君之施泽于民;相照应的语句是_;。20(2分)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知者仁者的快乐,都得之于山水并寄寓在对山水的观览中。B作者认为理想中的士大夫应该既施泽于民,又寄情于山水。C苏轼作为古之杰魁之士;,只能做到钟情山水而轻于轩冕。D卢抱孙政务之余曾畅游凌云,其友刘大櫆写此文专记其事。21(2分)从语言运用角度,赏析画线的句子。_22(3分)

3、作者说子瞻有志焉而未毕;,其中志;指什么?请根据你对苏轼的理解,对这句话作简要评析。参考答案:18桐城派(1分)19政简而明,民安其俗,沉着就理。20B(2分)21(2分)参考角度:句式上,整散结合。运用动词如携;、挈;、攀援;等生动形象地表现登山之乐;运用对偶如超然远瞩,邈然澄思;,音韵和谐,富有节奏;化用苏轼名句,文意典雅,如飘飘乎遗世之怀,浩浩乎如在三古之上;,表现登游凌云的超然洒脱,心旷神怡。223分愿得出守汉嘉,以为凌云之游。(1分)因为苏轼仕途屡遭坎坷,怀才不遇,无法实现经世致用之志,即使畅游山水也无法真正释怀;但他仍以积极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寄情山水(意思对即可。)(2分)【译文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不是山水能使人娱乐,而是智者、仁者的思想感情常常寄托在这山水里面。南方本来就是山水幽深玄妙的地方,而四川峨眉的风光尤其怪伟奇绝。从前苏轼把官位视为浮云,却愿意担任汉嘉太守,以便成全游览凌云山的愿望。古代出色的士人,他们纵情游览山水却不被世俗的事务羁绊,大都像这样啊。我的朋友卢抱孙凭进士的身份担任四川洪雅县令,洪雅地方小而且偏僻,政治简洁明了,人民安守当地的风俗,卢君沉着治理洪雅。于是他携带着孩童,带着酒,逶迤而来,攀着草木登上山峰,坐在高山堆积的山石之间,超然远望,邈然静思,飘飘然有分开尘世的情怀,浩浩然好似处在三代之上。在这时卢君感到非常快乐。卢君回到家乡闲居之后,请擅长绘画的人,画了一幅?卢公载酒游凌云?图。古人前人曾经做过的事情,如今的人不一定可以仿效它。昔人曾经做过的事,如今的人不一定可以比得上啊。然而苏轼有志于此游览凌云寺却没有实现的,到了卢君却可以用他的行动理论了,那么卢君先生给百姓施加恩惠,大概也类似古人曾经做的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