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采访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775501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采访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视采访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视采访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视采访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视采访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视采访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采访期末复习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视采访期末考试范围题目重点复习第一章 第二节第二章可不看第三章 考题:如何寻找选题的角度,选题的原则(P59)第四章 全部为重点 特别注意:结构电视节目的思路方法 “3C”原则 (P108 必考) 电视新闻节目的动力机制第五章 全部为重点 第四节可略看 注意问题:动态采访过程,方式(全部记,必考) “细节是金”三个层面的理解(必考) 电视采访中“挑、等、抢”如何理解 (P127) 连续画面(P126) 全感采访(P182) 镜头意识(P181)第六章 现场报道的技巧与方法(P160)教材第一章一、电视采访 教材P7给出了电视采访的界定:电视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形式,其定义可以概括为:电视记

2、者综合运用电视技术手段,为报道新闻而进行的素材采集活动。电视采访工作可分为三个部分:1拍摄:电视记者使用摄像机摄录声画一体的现场形象;2出镜采访报道:记者出镜提问、访谈、交流等动态过程;3画外采访:记者围绕事件所进行的文字、背景、资料等非形象素材的采集等。二、电视采访的内涵体现电视采访特点的主体活动主要聚集在第一和第二部分。1电视记者基于摄像机与采访话筒,把现场信息转换成可视可听的信息符号,传达给观众,这是电视采访最基本、最有效的信息表达与传递方式,也是电视采访的核心工作方式。2记者的出镜采访报道实际上是围绕着拍摄而展开的工作环节,是通过人性化的交流过程引导、激发、传递事件信息。精选文档3电视

3、采访收集资料的方式体现出于其他媒介采访的相似性,但这种相似性又是相对的。电视采访的文字、背景、资料的收集与选取仍然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建立在为形象叙事服务的基础上,即记者的素材收集要围绕如何以视听媒介形象来传达信息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围绕这一核心点,记者在挖掘背景和人物关系、选取影响素材等方面才能更好地发挥电视媒介的特性。三、电视采访的媒介特征与个性 大点记住教材P7P331技术手段(P8)2报道信息形态(P17):现场信息的形象性;理性、抽象信息的形象性;内心感受、氛围的形象性;再造想象,引发联想3信息采集方式(P23):亲历现场;尽快给观众现场;“视点”的亲历性(独特的新闻价值点,独特的

4、拍摄视角,立体而丰富的视角)。4人际采访方式(P26):如何体现互动 如何还原自然的交流状态5信息综合程度(P28)6采摄工作方式(P30):采摄分家协同工作教材第三章四、电视采访策划(P52) 电视采访策划是指电视记者为了迅速准确地采访到新闻事实,而在采访报道之前所制定的方法与对策。五、选题(P52)六、如何寻找选题角度(很重要,P59)1. 从现场中寻求选题角度2. 从事物变化中寻求选题角度3. 从历史延展中寻求选题角度4. 从事物特点中寻求选题角度精选文档5. 从事物对比中寻求选题角度6. 从事物联系中寻求选题角度七、选题的具体要求1. 以事实为基础2. 以独特为方向3. 以可视性为要求

5、4. 以观众的兴趣点为参照5. 以具体的核心人物作为承载八、策划的基本要求 掌握几个大点(P80)1. 策划要以调查研究作基础2. 策划必须尊重新闻规律3. 策划方案要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4. 策划要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要有应变的多个方案教材第四章(重点)九、新闻报道的分类(P94)事件类新闻、现象类新闻、主题类新闻十、结构电视新闻节目的具体方法(P95) 提示:展开叙述1新闻事件化以真实的事件作为依托和承载2事件故事化故事化的叙述方式举例:60分钟、20/30、美国探索发现频道故事的要素:主题结构:传统电视新闻报道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即上大下小,适合于短、平、快的消息类模式;沙漏式结构,两头大、

6、中间小,可以持续吸引观众的眼球悬念:结构性悬念、兴奋性悬念、冲突性悬念、抑制性悬念; 悬念的3S原则:悬置(suspense)、惊奇(surprise)、满足(satisfaction)精选文档 悬念的视角:全知的视角,即观众是以一种旁观者全知的视角去关注节目中主人公的命运或事件的发展程度;观众与节目中的人物或记者同处于未知未觉中,由记者或节目主人公带领观众去释疑解惑。3故事人物化中心人物的设置十一、3C原则(P108)Compelling Central Character,“引人注目的中心人物”中心角色的设置是节目传达信息、讲述故事的重要机制。十二、中心人物的功能(P110)1中心人物具有

7、典型性和代表性,代表一个群体或者一个集团的整体形象,中心人物具有以个体反映整体,以个性反映普遍的功能;2中心人物能够推动事件向前发展,报道通过展示中心人物的行为动态、矛盾冲突使事件往前推进;3通过中心人物的语言、行为等动态因素,报道以人际交流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信息;4中心人物使节目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而摆脱概念与说理的简单状态,呈现出生动而丰富的人文信息。十三、中心人物的判断标准(以上五条见教材第四章)(P110)1中心人物首先是事件当事人、核心人和见证人,是离现场最近、对事件细节信息最为了解的人物。2中心人物具有典型性。3中心人物具有个性。4中心人物具有命运感。中心人物能在镜头前讲故事、表达

8、情感。教材第五章(重点)前三节为重点十四、电视画面形象的动态(P122)1寻找采访中的动态因素2把静态的素材变为动态的因素十五、采访过程的动态(P123)1确立“早开机、晚关机、中间不停机”的意识精选文档2具备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掌握随机拍摄采访的能力3与事件同步,多做伴随式的采访拍摄4拍摄连续画面 (P126)5掌握“挑”、“等”、“抢”三字技法 (理解:挑选、等待、抢拍)十六、电视新闻中的细节“电视采访现场中富含新闻价值、人物情感和意义象征的细微之处”特征:具体、细腻、生动、富有个性、逼真、加强主题十七、如何刻画采访画面中的细节1刻画画面形象细节:细节一般是通过近景或特写景别来表现的;用细节

9、刻画人物形象;用画面细节展示证据。2选取细节场面3提升细节 依靠解说词及音乐音响等其他形象手段和表现元素十八、同期声客观的声音与音响,是从现实生活中摄取并源自电视画面自身的声音与音响。包括:人物的有声语言,人与环境碰撞发出的声响,自然环境发出的声响,现场的有源音乐与音响特点:客观性;现场性;实证性十九、结构同期声的方法技巧1利用同期声开拓形象素材2利用同期声求证并为叙事创造节奏3使同期声成为节目的结构性因素4利用同期声创造空间感5运用同期声调动现场氛围、人物情绪教材第六章二十、现场报道精选文档 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观众)以采访者、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做报道。二十一、

10、现场报道的特点、要求、技巧方法特点:时效性强;现场感强;动态感强;信息量大;可信性强;可视性强;统领新闻要求:敏锐的观察力;充实的背景材料;良好的语言表述能力 (不用看)技巧与方法(P160):1突出出镜记者与事件、现场的关系 2以动态的人际传播形象化地展示现场信息 3利用现场环境和物件 4使现场信息条理化、秩序化 5注意背景环境信息 6注意时态二十二、现场采访的特点1采访过程公开化2纪实性与表现性兼容:现场信息的采访与传播融于一体;充分调动声画兼备优势,生动、形象地强化、突出现场信息,从而使报道重点突出、可视性强。二十三、现场采访的注意事项1记者要有镜头意识(P181):镜头意识是指电视记者

11、在采访报道中,要始终想到自己的采访是在摄像机前的采访,因此记者采访的时候要想到镜头的拍摄位置以及镜头里可能出现的内容。注意:照顾摄像师的拍摄;深化镜头的内容;从现场信息切入采访与报道。2运用全感采访3“明知故问”4同类替换二十四、全感采访(以上五条见教材第六章)(P182)指记者在采访时,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获得对事物全面的感性印象,并由多种感觉综合为对事物整体的本质的认识。全感采访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是从感觉、感性认识开始,最终归结到理性认识上的一种采访过程。二十五、专门提问的方式与技巧(见教材P239) 1. 正面提问,开门见山。精选文档 2. 侧面提问,迂回采访。 3. 追问。 4. 带背景的采访。 5. 假设性提问。 6. 概述性提问。 7. 反面激问。 8. 观点求证式的提问。 9. 启发引导式提问。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精选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